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17160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英章老师培训班课堂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英章老师面授课堂笔记翼之今天是田英章老师生日(在田英章工作室发了祝福帖子,望众学友能跟帖祝福田老师) ,在老师生日这天把他的课堂笔记整理放在网上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让更多的人学习书法,了解书法,我想这是送给田英章老师最好的礼物,而且这样做相信会对学书者们有所帮助。这个想法得到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昨晚老师发短信过来肯定此做法) ,我和老师开玩笑:“生日应该大家送礼物给您的,想不到却是您给大家送礼物,都沾了您的光啊!”发这帖的目的只有一个,和广东砚田书友会的主题是一样的“认真能把字写对,用心才能把字写好,一起交流达到共同进步。 ”记得雪松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书法没人教是学不会的(这道理和老师说的

2、书法是学出来而不是练出来道理是一样的) ,但有人教还不一定能学得会。 ”所以为了能让大家少走一点弯路我把课堂笔记整理贴出来,加上自己的一点体会(既然是体会肯定会有误解) ,好的地方大家共同学习,不对的地方请方家指出,在此先谢过课堂笔记共十堂课,我一边整理一边发上来,可能有点慢,望众书友能谅解。第一课一、横。 写完后老师说:“行,记住起笔不能粗。 ”(横容易犯的毛病是起笔过粗)二、悬针竖。 写完后老师说:“还行。 ”(悬针竖有个变化过程:头粗腰细,然后变粗再细下来出锋,很多人写这竖是从重到轻然后出锋,没有经历过粗细的变化)三、垂露。 “不对,您这叫填墨,应该是一笔下来,等于您写不好,修一下。 ”

3、(垂露分很多种,有一笔直接下来写成的,有左靠右回锋的,后者和横回锋的道理是一样的,到最后回锋的感觉都是像写不好,修一下,慢慢体会)说到横和竖,首先想到的是陈 乃中大哥,他的 长横长竖笔力惊人,看过他写这两笔有种入木三分的快感。单论笔力,此论坛目前只有祝金廷老哥可以和他匹配(个人 认为,并没有其他意思)。四、右点。 “行,以前练过。 ”(右点个人体会是顺锋入,侧锋行笔,直扑下去然后向右下角拉笔,其中刚扑完到拉有一个向左很微妙的动作,慢慢体会)第二课一、撇。 写“人”字的撇时,老师说“还行” 。(撇,很容易写,应该是所有笔画里面最好写的一笔,但正因为它好写,所以大家都容易忽略,少用功,所以看很多人

4、写撇写对,但写不出味道,包括我以前也不重视撇的写法,现在才发现它的重要性,很难写出味道,大家要慎记,不要对这笔掉以轻心)写到撇,不能不提易志勇。田老师有种撇有意无意间出锋时是有点交叉的,很有立体感,特有味道(不知有几个人注意到?),而易志勇为了练这一笔花了三个多月,专攻这一笔,所以看他后来写的“ 野岸” ,这一笔表达得非常有味道,大家可以去临摹与创作版块找他的字出来看看。交叉撇请看田英章老师的视频兰亭序技法精解 ,里面的“相”和“于”有这一笔的写法,请慢慢体会!二、捺。 写平捺时老师说“出锋不对,应调笔锋,出刀大胆拉长,再长一点,不怕” 。平捺:“起刀朝上,别扭,方法不对,应稍用侧锋,然后出刀

5、时平走,结束时有个向下的动作。 ”田老师比喻“就像停车,停好了还要回正轮胎。 ”直捺:“出刀时要顿一下,作用是有一个角,但这角不能太锐太明显,但一定要有这动作,否则平滑出去,不精神且难看。 ”体会:写捺时中锋行笔后顿笔,然后保持笔锋上不动,下动,有点捻管,逆时针动作,出锋时向下有一细微的动作,把锋压平行。写到捺要提一下王丽,很多人 觉得王丽写得很好,其 实她是个天才,她的手感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好的一个,她 06 年才开始学 书法,不 过要照顾网上的生意,只能抽空闲时间写字(听志勇说有时忙起来 N 久都 动不了一次笔),学书时间短又少动笔,但能写成现在这水平,不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呵呵。当时她看

6、完我笔记, 马上把捺写得非常好,最重要的是她直接出锋就把锋压平了,不需要多余的 动作,吓了我一跳,那么好的手感 让我羡慕啊,希望她能好好用功,别浪费那么好的手感。第三课一、心钩。 “您这笔不好写好,我讲讲座时试了很多笔,最后用了一支五块的笔写好,五块这笔写啥都不好,就写心钩好,现在的笔就这样,没办法。 ”(心钩出锋的地方不是水平的,是稍微往上翘的,出 锋时有一个很微妙的提笔 动作,个人认为本质上是两笔,但用了一笔写成的笔法,所以难度就变大了,表达不出我的意思,慢慢体会)二、斜钩。 “一笔写成功很难,要看写到最后笔锋顺不顺,顺的话就一笔起,不顺的话还是分两笔。 ”(老师分别示范了一笔和两笔的写法

7、)体会:想一笔完成很重要的一点是最后有一向右的大动作,顿笔后笔锋上动下不动,向右上捻管出锋,上有一弧度,下直推而上。这一笔一定要提的是田雪松老师,他 这一笔得太有味道了(其它笔画他写得也很有味道,但我觉得这笔特有代表性),大家可以找他的古今名句楷法精解 这本书好好体会。第四课一、竖钩。 “写法不对,应跪笔弹锋,这笔不好写,可能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掌握。 ”(下一次去上课,田老师很惊奇“写得不错啊,一周就学会了?” ,这要多谢廉新民大哥,周六上完课周日跑去请教他,他告诉我经验,就四个字:驻,切,跪,弹)体会:出钩是在竖的中心线下面,不能偏左或偏右,普遍人犯的错误就是偏左,和竖的左边在一条垂直线下,所

8、以钩不稳。写直钩最关键就是在弹,跪时大胆往里跪,弹时不是直接往上弹而是往左前方弹,所以有一个很细微的从外往里撩的动作,掌握不了这动作,就写不好这钩,但这动作用语言表达不出来,手不授心,慢慢体会。说到竖钩不能不提夏梁,她写 竖钩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一竖笔下来“ 啪”的一声钩就出来了,速度够快,钩够潇洒,连万寿居士大哥和陈乃中大哥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想而知夏梁这一笔多么动人心魄,不愧 为田老师门下第一高徒。二、竖弯钩。1、底下的横(姑且叫横吧)要平,不能向下,而且有一点点往上的趋势。2、出刀是朝右上,不能朝左,朝左不是欧公的笔意。3、要求外方内圆,用笔很关键。4、转弯后横不是由小到大,而是顿

9、笔变大,一气呵成.体会:竖向左行笔,转弯后马上变粗,横是平行而且有点向上,顿笔后往右上方行弧笔,要流畅不能停顿,一停顿就有个死疙瘩,不行。切记竖写完转变后马上变重,而不是先轻后重,这是这笔写不写得出味道的关键所在。竖弯钩可以看“北京砚田书友会”里面“ 文兄进京,众友聚迎-第三次活动掠影”这帖,11楼里面第一个字“ 光” ,万寿居士李贵元大哥写的,那 竖弯钩 从起笔到收笔都合适法度,从这一笔可以看出贵元大哥是学到田老师真传的。我当 时看到 这一笔,拍案叫 绝啊,套用田老师的一句话“先不管它好不好,他能写准了,这就是好”。第五课一、弧弯钩。1、钩上下有弧度,中间稍直,并不是全钩都弯,那样太软了。2

10、、出钩分两种方法,其一,跪笔弹锋,和直钩方法一样;其二,拖笔出锋。体会:跪笔弹锋出锋和直钩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是出钩偏平,稍长;拖笔出锋时有一个回锋的动作,目的是调顺笔锋,这样拖出去下面那角就出来了,如果直接拖出去下面那角是圆的而不是方的。二、小弯钩。1、转折后往下走不是平走。2、收笔有一个明显的动作,不是一顿笔就收笔。体会:写这一笔时我一顿笔就完事了,感觉差不多,但老师看了说一点味道都没有,要有一收笔动作,没有这动作这笔就没味道。三、折。举横竖折为例,写时分两种,一种是横完后提笔顿完往下走;另一种是提笔顿笔后往左有一细微动作,再往下走,缺了这动作,味道全失,老师说“就差一毫米就完全没味道了。

11、 ”,精髓所在。(其它竖折,撇折道理相同,老师分别作了示范)这堂课的体会:1、对于执笔,执之要紧,运之要活。2、要擅于运用笔锋。课堂小插曲,魏国平老师的爱莲说 挂在教室,有学生 说这 字有点板,田老师这样说:“您们看,他能把 这么多字都写在了格子中间,单单这点,没有几十年的功力做不到,您 们当中没有人可以做到这点。 ”一句 话说得大家都汗颜,从 这点可以看出魏老 师的功力有多高。第六课前面学的是笔法,从这节课开始正式练字。笔法其实并不止上面五节课所列出来的,差不多还有一半没有写出来,原因是有些笔画当时写给老师看,老师看了觉得可以所以并没有细讲,交待了几句就过去了,个人觉得没啥所以课后懒得整理(

12、现在后悔了,想也想不起来了) ;第二是回去后再作笔记,并不是课堂上作的笔记(课堂上要练字没时间作笔记),我住的地方到上课的地方要坐一个半钟车,摇啊摇的,回到一部分还真的给摇掉了,所以只能说声抱歉。 ;这节课学的是“逝”字(三国演义开篇词) 。当时问老师“为什么学这个字?” ,老师回答:“这篇词最难的就是惯和逝这两个字,一开始就从最难的学起,是对您要求高,其他人都是学滚字一路下来的。 ”当时听得我心花怒放,现在才明白,因为我学完十节课就走,所以老师挑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教我,学生愚笨,现在才明白。逝:1、竖起笔要平(提手旁)2、提稍向上(和竖相交的地方) ;3、 “斤”首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4、走

13、之起刀在竖下面;5、 “折”要写紧凑,不要写宽了,而且要写得稍高一点,注意三笔横向的距离。第七课“水”1、竖不能粗,一定要写得细长,而且要注意竖左边是直的,右边是有弧度的,这样才有力度。2、提笔起笔的位置大约在格子中间,不能太往上。3、折后写撇,撇是竖撇,这样写出来才有味道。3、注意左边和竖钩的距离,不能碰上.4、右撇要直。5、捺可以穿过竖笔。6、左撇右捺的最低点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第八课“浪”1、三点水的写法;.2、 “良”第一笔有三种写法,右点,横点,撇点;3、注意“日”的形状。4、 “良”竖稍左斜,提要长,不能太短;5、注意撇起笔的位置,不能远.6、反捺的角度和长短。第九课败 “败”:“贝”

14、窄,两竖相背(内凹) ,相比左细右粗、左短右长,但都属轻巧型;诸横抗肩较大、等距;最后一点与竖虚接。 “文”首撇高起,横大抗肩,起笔在首撇下端,次撇起笔在横左端,捺起笔与首撇尾部相接。临写体会:.1、 “贝”右竖比左竖长出的位置要到位,一撇一点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2、 “文”首撇像雷电霹雳直往下劈,距离“贝”不要远;次撇形态大大不同,弯点,向右挺着肚,最后一捺笔穿肚脐眼(中部最凸处)而过。捺底与“贝”撇、点之底基本平齐。3、反文首撇及捺的交汇区域可能就是所谓的“中宫” ,所有笔画指向此处,或者说所有笔画由此向外散发。写完后有此景象,应该说 OK 了。 (第九课摘自万寿居士)第十课到此,十节课的内容基本整理完毕,虽然不太尽人意,但手上的笔记就这些,如果有什么缺陷或理解错的地方,请同仁们帮忙指正。其实为什么参加过老师特训班的同学都想继续参加第二,第三,甚至更多次呢?那是因为跟老师面对面可以学到正宗的方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少走弯路,有句话叫”积习难改“,当您的写法是错的,每天都努力的写那等于重复错误,等您真正学到正确的方法时想改都改不了。所以老师说宁愿教一些没有基础的也不愿意教乱学过书法的,就是这道理.最后,希望学友们能在这帖里面悟到点什么出来,预祝学友们书艺进步,更上一层楼!2009 年 5 月 7 日翼之湛圣游于广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