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617024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台一中 20152016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焦俊丽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1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 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这一制度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 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

2、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3. 据考古研究表明,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隋唐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而唐都长安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 时代赋予坊市制度不同的内涵 B. 历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C. 汉代的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D.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4. 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这反映了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传统的自然经济形式 C农业生产水平的发达 D.统治者注重节俭治国5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

3、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6.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A. 兴修水

4、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 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 D. 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7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对材料现象解释最准确的是A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C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D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8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质上说明了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C建设

5、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向南方9. 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平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A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B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D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10.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内容极为广泛。从该书中可以查阅到A.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 B.水排、翻车、筒车等灌溉工具的制作工艺C.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D.耧车、曲辕犁等农具的制作和使

6、用技术11. 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唐代洛阳南市有齐朗宅,北市有王孙宅、曹琳宅和曹义宅。长安东市也有私人住宅。这反映出唐朝A市的娱乐功能不断加强 B政府加强对市的监管C城市布局强调天人合一 D市出现商住复合功能12.“在货币机能上,金属货币可以由别种材料造成的记号或象征来代替”。纸在北宋最早成为金属币的“记号或象征”,是因为A纸价昂贵,与金属币价值相当 B交通便捷,纸币更便于流通C经济繁荣,票证信用得以发展 D政局动荡,政府进行货币改革13.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几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

7、是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 B出现最早的纸币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近代工业的出现14.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A B C D15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

8、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A. 仅仅是区域性商人群体 B. 经济活动没顺应历史潮流C. 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 D. 没有充分地利用海外市场16. 1840 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D.对外贸易居

9、出超地位17.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8据史载,在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了一道奏章并得到天王的同意,不久,太平天国施行了“照旧交

10、粮纳税”的政策。此举反映A“照旧交粮纳税”是革命运动的现实需要 B封建地租关系仍是中国社会发展趋势C农民领袖意识到天朝田亩制度的不足 D解决财政问题是当时天国的核心问题19.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认识方法的是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201878 年,美国商人托马斯诺克斯写到:外国人同中国人这种交往的结果并不是完全有利于外国人的。中国人学会了外国人无形中教给他的生意经,并且学得很好。现已证明,他是一个比他的

11、导师更强的对手。在所有的中国口岸,都有华人的企业,都由华人主管,为华人资本所支持。诺克斯这段话表明,到 19 世纪 70 年代A外商主动向华商传授经商经验 B华商企业超越了外商在华企业C外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华商逐渐成为在华外商的最有力竞争者21“超国民待遇”原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对外企来华投资给予的一种优惠政策的说法。其实,这种待遇在近代中国就已经出现。史学界认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取得了超国民待遇。据此解读,下列条款中外国取得“超国民待遇”典型的表现是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B在沿海沿江增开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

12、国驻兵保护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22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此现象反映了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 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 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23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

13、础24. 19351937 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25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理26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

14、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这说明当时的政策是A联合地主阶级 B消灭私有制 C搞合作化经营 D保护工商业27.1950 年,对苏南 1772 个乡的统计显示:“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总数的 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 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 1.07%的土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 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C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 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28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

15、,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29.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30. 1955 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