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61247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温州市 2009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09.1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 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绝境,无 论黑夜多么 mn (1) 长,黎明总会降临人间;无论风雪如何肆虐,阳光总会照 yo (2) 大地;无论灾难怎样深重,希望总会 mng (3) 发新芽。生命的旅途中,只要我们坚持不 xe (4) ,崎 岖道路也能成 为壮美风景。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 分)生活中,我们需要爱心。爱心使 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使 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使 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使 的人感受人间

2、的温暖。A.孤苦无依 B. 饥寒交迫 C.濒临绝境 D.心灵枯萎3、古诗文名句默写。 (8 分)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八百里分麾下炙,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中国古典诗歌往往用生动鲜明的形象寄寓抽象深刻的道理,如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使说理含而不露,意蕴丰厚。请再写出这样的一句诗:.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4 分) 傅雷家书,让我们感受到一个

3、严厉、尽责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 ,让我们感受到流落荒岛的鲁滨逊积极乐观、永不放弃的精神;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感受到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勇气与毅力; ,让我们感受到 。5、走近温州文化。 (7 分)(1)温州秀丽的山川,深厚的文化曾吸引了历代名人深情眷恋和倾情歌咏。徐霞客三游. , 二赏梅雨潭,陶弘景钟情楠溪江,因为他们温州带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令人神往。 (2 分)(2)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称“拦街福” ,为地方性传统节日。拦街祈福,表达了人民 的良好愿望。 (2 分)2(3)温州民间十分重视居住的环境,对房屋的选址非常讲究。房

4、屋要背山面水朝阳,顺山势,背风向,靠水源,避灾祸等。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有一定的生活依据。请你谈谈对温州人选房要旨的认识。 (3 分)5、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7 分)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材料 1:2007 年 12 月 16 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 1 天。材料 2:2008 年初,浙江省确立了 14 个传统节日标志地:绍兴(春节看祝福) 、海宁(元宵看灯会) 、余杭(端午赛龙舟) 、开化(

5、中秋舞草龙)材料 3:温州市有 20 多处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有些面临失传的危险。探究结论: 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观点 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观点 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观点理由: 活动三:我的体验温州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期它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登高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集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

6、享受春光的惬意。体验感受: 二、现代文阅读(一)等待是美丽的李 愚曾有人 问德川家康: “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 ”大仲 马的巨著 基度山伯爵中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 4000 多米人迹罕见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普雅花的花期仅有两个月,花开之 时极为美丽,花 谢之时也是整个花株枯萎之 时,然而谁能想到,普雅花为了两个月的花期竟要等 100 年!用一百年等待一次花开,等待一次两个月的美丽, 值吗 ?神奇的普雅花也许从来不曾思考过这个问题,它只是静静地 伫立在高原上,默默

7、的用叶儿采集阳光的芬芳,默默地用根3儿汲取大地的养料,默默地等待 100 年,只是 为了用百年一次的花开来 证明生命的美丽和价值。畿米 希望井 中有这样一段话:“掉进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畿米用 诗意盎然的 语言写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人生不会风平浪静,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困境,这个时候你应该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你也许会发现生活的另外一个出口。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只要等待就有希望,而希望是生活的源泉和动力。希望到来之前是等待,希望到到来之后还是等待,因 为那时又有了一个新的希望了。其实生命就

8、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我们的一生就是在等待中度 过的。雨什么 时候下? 风什么时候起?一个字等!(选自意林2008 年第 11 期,文章有改 动)链接材料链接材料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 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链接材料二:汶川大地震中,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 31 岁的 马元江在废墟中被困 179 个小时后被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 分)答: 7、阅读全文,说说第(1)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 分)答: 8、结合语境,简析第段划线文字的表达效果。 (3 分)答: 9、你怎样理解第段中划线的文字?请结合链接材料作答

9、。(3 分)答: (二)爱无灵犀 沧州老朱国庆节,因要接待几个俄罗 斯客户,他打 电话回老家,跟母亲说自己 6 号才能回去,公司越做越大,回老家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事实上,俄罗斯客人 4 号就走了,5 号一大早,收拾停当,他开车带了妻儿踏上了回家的路。他撒了谎,因为他知道,只要说自己回家,母亲一定会到村口接。前些天下了雨,虽然这会儿天已放晴,可山里气温低,加上雾气正浓,一早一晚很是阴冷。母亲已经 78 岁了,腿脚又不好,总在风口里站着,身体哪受得了?然而车还没下公路,他便远远 地看到了站在村口的母亲 。母 亲站在那棵大槐树下,不时地踮起脚,向公路方向张望。(A )一头披散的白发在风中 摇曳,整个

10、身子像一株深秋被摘去了果实的玉米秸,看上去单 薄而脆弱。4母亲的左眼去年查出了白内障,医生 说老太太岁数大了,不适合开刀,再说也不敢开刀,怕老太太的身体吃不消。母亲自己也不肯再治疗了,说好歹还有一只眼,将就着得了,况且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可他知道,母亲是心疼钱。母亲总说他们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他想等再过一段时间,母亲的眼睛适合手术了,就带她去市里做了。他告诉母亲,手术的几个钱对自己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 说这话时,母 亲笑了,笑得很灿烂。儿子出息了,做母亲的一辈子盼的,不就是这个 吗?村口离公路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 这么远,母 亲昏花的老眼根本看不清,可母亲依旧固执地伸长了脖子,不时向这

11、边张 望着。他的眼有些潮湿,远远地,他停了车,妻子和女儿下车,一溜小跑过去。(B )女儿大声喊着奶奶,犹如天籁,喜得老太太合不拢嘴。把母亲扶到车上,他问母亲:“ 不是打电话说 6 号才回家 吗,今天才 5 号,怎么就知道我回来了呢?”“我是你娘,你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不就是怕我出来接你 们会染了风寒,故意跟我撒 谎吗 ?我这掐指一算,就知道你 们今天回来”“奶奶,您真是比如来佛 还神,不用猜就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女儿撒娇似的挽着奶奶的胳膊。“这还用说,要不,怎么叫母子连心呢。”一家人都笑了。这一刻,他忽然就相信了妻的话。妻说,爱,是有灵犀的。

12、以前,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十回倒有九回是母 亲接的。家里的 电话没有来 电显示,他一直纳闷儿,怎么每次不等他开口,母亲便知道打 电话的人是他呢?莫非这爱 的灵犀就真的这般灵?不知不觉中,车进了胡同,嫂子迎了出来。哥哥比他大 9 岁,两个孩子大了,已在外地工作。 女儿拉了奶奶去表姐家串门儿,妻和嫂子 择菜做饭,他无所事事,一路闲逛着去菜园找哥哥。哥哥正在园子里侍弄白菜,见到他,喜上眉梢。哥 俩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问及母亲的近况,哥不觉叹了一口气:“ 娘越来越糊涂了,天天守着电话 ,不管 谁打进来,张嘴就是一句二小儿啊,娘就知道是你,弄得俩孩子都不敢往家打电话了,怕娘一听打电话的不是你,失望”他愕然

13、,怪不得每次打电话 母亲一猜一个准呢。“有些话,我都不知道 该怎么说。”哥哥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接着说,“娘岁数大了,腿脚又不灵便,身边不能离人了,可你嫂子总不能啥活儿都不干光跟着娘啊。这不,自从去年你去省城办事顺便回了趟家,娘想起来便到村头儿站会儿。国庆节这 7 天假,你明明说6 号才回来,可娘愣是从 1 号起便天天去村口等 ”他的心一阵阵痉挛。他一直都以 为母亲接电话和去村口等他,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者如妻子所言,是一种母子间的灵犀。原来,这爱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犀,那不过是一个母5亲,日复一日固执的牵挂与守候。他眼前不由浮现出秋风中母亲翘首企盼的身影,那颤颤巍巍的身体,令他的心,刹那间,一片濡湿。 (选自 2008 年第 10 期小小说选刊)10、小说主要是通过写“母亲”的哪两件事表现主题的?(4 分)答: 11、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笑”的原因。 (4 分)(1)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答: (2)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