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的组织管理2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6045883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管理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管理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管理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患者的组织管理2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科患者的组织管理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管理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开展医疗护理工作的关键。精神疾病患者因为症状的特殊性和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要求病房的设备、结构与病房管理除具备一般内、外科病房条件外,还要有适合患者特殊需要的组织管理方法。做好患者的组织管理,对改善医患、护患关系、开展医疗护理工作、保证病区秩序、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患者的组织管理是一项科学性、艺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精神科的医护人员除了必须具备熟练的业务能力、高度的献身精神和极强的责任感之外,还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全体的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患者的组织管理工作,

2、为患者提供一个和谐、安宁、舒适的环境,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一、 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患者的组织是在病区护士长的领导下,由病区内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护理人员担任专职护士(组织护士),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参与患者的各项活动。患者的组织有病区工体委员会、修养小组等。工体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组长的人选是从恢复期、病情稳定的患者中挑选有一定工作能力,在患者中有一定影响力且热心为病友服务的患者担任。主任负责全面工作,委员分别负责学习、生活、宣传、文体、工疗等方面的工作,小组长配合委员,关心组内病友,带头和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加病区的各项活动。专职护士负责监督检查,定期与委员会成员开会,研究、讨论、制订

3、学习计划和开展各项活动,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意见,及时对表现优秀的患者进行鼓励和表扬,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任职的患者出现病情复发或康复出院可及时推荐补充,保证工体委员会工作的持续进行。二、 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在精神科,做好患者的管理不亚于药物治疗的作用。我们要根据患者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病情程度等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实行开发或封闭管理原则,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护理,尽可能使患者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也利于病房环境管理。1、 统一管理,严格制度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必须把患者统一起来,整体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患者作息制度、住院修养规则(包括进餐时、睡眠时、服药时、测体温时、工娱疗时、外

4、出活动时等)、会客制度、修养会议制度等,并经常宣传制度和规则的内容,让患者明了遵守制度和规则的意义,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对慢性退缩和记忆力差者,予以重点关心、耐心帮助和进行强化训练,督促他们遵守。2、 重点患者,集中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集中管理。将患者安排在离办公室最近的病房或ICU病房(精神科的ICU病房与其他综合科的ICU病房不同,后者是对危重患者抢救和监护,而精神科ICU是对失去理智、精神异常的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和心理护理,避免他们伤害自身或他人),由专人观察、护理。3、 丰富生活,促进恢复组织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痊愈。有计划的安排文娱、体育健身、劳作、学习与健康教育活动,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病态行为得到纠正,确保精神与机体的完整统一,并使之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让患者在集体活动中和良好氛围内获得信心和希望。4、 学习与信息交流由于现代社会推陈出新、发展迅速,而精神疾病患者始终还是要走入社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患者在住院期间得不到很好的学习和信息交流就无法走出病房。因此,组织患者学习新的知识,安排患者读书、看报、看电视等,使患者了解外界状况,关心国家大事并发表看法。患者通过学习与交流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对走入社会充满向往而不是抵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