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93671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word版(历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市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 (A 卷)第 I 卷 (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2唐代诗人陆龟蒙曾写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此诗句赞美的陶瓷品种是A唐三彩 B青瓷 C粉彩瓷 D白瓷3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

2、 “草市”的出现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4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B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C “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D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柜坊 B银元 C飞钱 D交子6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实行的政策是A闭关锁国 B倡节俭C抑制土地兼并 D抑商7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迅速发展阶段,被史学家称为“短暂的春天” 。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过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

3、工生产水平居金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中工人的辛勤劳动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8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关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状况中记到“民国 7 年增加资本为五百万元” ,如果按照要际通行的公历纪年法, “民国 7 年”应当为A1916 年 B1917 年 C,1918 年 D1919 年9下图所示是民图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C工人阶级的诞生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0 “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

4、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 ”这首歌谣体现的时期是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 “大跃进” D “文化大革命”11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历史的最恰当评价是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亚性发展C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D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挫折,也取得了成就12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中共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十四届三中全会 D十五大13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出自 19

5、78 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D企业股份制改造14 “橙绑”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C实行全蕊公私合营D对企业迸行股份制改造15小 D 是某中学的学生,他迷恋于网络,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自有番道理。你认为他的下列哪一观点是错误的?A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B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C网络从要本上否定了学校教育D引起工作方式的重大革命16下列农作物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由美洲辗转传到中国的是A土豆(马铃薯)、玉

6、米B小麦、甘蔗C葡萄、土豆D甘蔗、水稻17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 B达伽马C迪亚士 D哥伦布18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城乡入口比例为 l:2,19 世纪初上升为 2:3,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城市生活的吸引C殖民地人口大量迁往城市 D工业革命的扩展19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坚定地认为,需要进行“大胆的、持久的试验” 。这里的试验”是指A实行“新政”B提出“新边疆”的建设纲领C奉行自由放任主义D推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20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新”的主要含义是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B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禁止商品买卖D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21有人认为

7、,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在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管理机构的措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留下宝贵的经验。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B完全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束缚D明显增强了苏联的经济力量22西方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以缓和社会矛盾C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社会矛盾D改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威望23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期确立的资本主

8、义世界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具有“等同黄金”的特殊功能的货币是A欧元 B美元 C英镑 D法郎24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的体制的是A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25有研究显示,2001 年全球有 6 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B区域集团化趋势C全球化趋势D多极化现象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26 题 l0,27 题 l2

9、分,28 题 l6 分,29 题 12 分,共 50 分26(1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因耕地被沟洫划分为面积相等的方块田,构成形似“井”字形而得名。(隋唐时期)它是以国家名义“均给天下民田”的,但实际上只有国家所能掌握而直接用于分配的那部分土地才是国有土地。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曾实行的两种土地制度。(2 分)材料二 明时为民厉者,莫如皇庄及诸王、勋戚、中官庄田为甚。太祖赐勋臣公侯丞相以下庄田,多者百顷,亲王庄田千顷。又赐公侯暨武臣公田,又赐百官公田,以其租入充禄。张廷玉明史卷七七食货志一(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现象?针对该现象,明末

10、农民战争提出了怎样的口号?(4 分)材料三 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抑止)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明太祖宝训卷三理财材料四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 分)27 (12 分)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观察下列我市市民、城市景观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回答问题。(1) 图片中的市民为何穿着列宁装?

11、(2 分)(2) 图片 2 中的学生为何穿着绿军装?(4 分)(3) 列举由图片 3 向图片 4 变化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6 分)28 (16 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发展模式不尽相同。请回答:(1) 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 分) (2) 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3) 为克服“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全面突破“计

12、划经济”模式主要表现是什么?(6 分)(4) 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突破有何共同之处?综上,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 分)29(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 1492 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

13、的全球社会。白海军大预言:2049 年的世界材料二图 1 19 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 2 上海世博会会标材料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四个阶段的核心国家。(4 分)(2)材料二中的图 l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推动英国大规模海外贸易和全球殖民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 分)(3)依据

14、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得照抄材料)。1851 年英国举办了首届世博会,联系图 2,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6 分)石家庄市 2009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 一 历 史 A 卷参考答案1.A 2.B 3.A 4.A 5.D 6.D 7.B 8.C 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16.A 17.D 18.D 19.A 20.A 21.C 22.B 23.B 24.B 25.C26 (1)井田制(1 分)、均田制(1 分)(2)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 分)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2 分)(3)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

15、(2 分)、闭关锁国(海禁)政策(2 分)等(答出 2 个即可)27中苏友好、 “一边倒” (2 分)左倾思想的影响;国际形势(中苏、中美关系紧张)(4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国企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答出 3 个即可)(6分)28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1 分)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1 分)(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 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2 分)(3)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2 分)1992 年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2 分)经济的发展模式要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2 分)29 (1)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美国。 (4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