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9357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宗族家长制。 )中国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鸦片战争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前的中国 乾隆朝后期, 1. 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购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清王朝 2. 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需要寻找新出路的民不鸦

2、片战争前 由强盛转向衰落 断增加.地租剥削、賦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的中国和世界 的主要表现: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暗,一片死寂;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鸦片战争 西方资本制度的确立 :1640 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前的世界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1.军事侵

3、略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领土(1842,8 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勒索巨额赔款在战争中(1894,11 日军: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 俄国:黑龙江:惨案)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1860 英法联军北京放火烧“万园之园” )外国列强 2.政治控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资本帝国 如何侵略 3.经济掠夺: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主义对中国 中国? 4 文化渗透:外国列强利

4、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鼓吹侵略有功论、 “种族优劣论”为侵华制造舆论。的侵略 及 5.综上所述,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某些新变化的同时,又为控制和掠夺中国的目的而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 近代中国 共同阻碍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它们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并非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社会的演变 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政治并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封建势力和外国勾结成为压迫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 中国半殖民地 治支柱虽然自然经济破坏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在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和严重障碍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近代中国 半

5、封建社会的特点 文化生活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力量很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近代中国存在外国争斗中各地成半殖民地 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半封建社会 社会阶级关系变动 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由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 1.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为避免亡国灭种危险,内部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至次要地位民族矛盾升到主要

6、地位两大历史任务 关系 2.外侵者同中国封建政权勾结镇压中国革命,尤其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但人民用战争形式时,阶级矛盾升为主要矛盾3.国内战争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统治,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此刻帝国主义同封建主义完全在一条站线上。主要矛盾决定中华民族始终面临 2 个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关系 区别 前者改变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及状况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及状况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在于,只

7、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人民群众 1.鸦片战争时 1841,5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多次重创近代中国人民 反侵略斗争 外国侵略者 3.1884 年中法战争,香港中国造船工人和码头工人罢工拒修法国舰艇 4 台湾人民多次反抗侵略者(1895马关条约日)如何进行反 5.1900 年义和团和部分清军与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侵略斗争? 二、爱国官兵 1.鸦片战争期间 1841 年 2 月关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 1842 年 6 月江南提督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 7 月

8、副都统海岭(满族)江反侵略斗争 在镇江战死疆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战死;3.中法期间,冯子材镇南关大捷扭转中法战局 4.在中日甲午战争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黄海战斗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战斗中国捐躯。三、近代中国人民包括统治阶级的爱国任务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魂。抵御外来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解难、屡遭侵略而永不灭亡。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中日甲午战争后, 马关条约割辽宁给日本,俄国不满法、德 迫日本归还辽宁;的斗争

9、 粉碎瓜分 19 世纪末法分云南、广东、广西;1889,911, ,美国召会各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中国的图谋 义和团运动& 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财产反侵略斗争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原因:18401919 中国人民反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失败了,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的失败和民族 意识的觉醒 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近代史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禁烟;1839 他组织翻译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1843 年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95 年严复在救亡绝论喊“救亡”并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

10、族意识。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政权 建立: 1851 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9 月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1853,3 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1853 年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内容: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 9 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16 岁以上分一整份,16 岁以下分一半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颁发纲领文件:确定平均分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鳏寡孤独废残免疫,皆颁国库以养

11、”(他们希通过该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农民群众斗争 太平天国 评价: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风暴的起落 农民战争 有制的普遍要求。与以往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和“迎闯王,不纳粮”等相比, 天朝田亩制度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应该说这个纲领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口号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不过,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追求的理想天国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

12、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他表明即使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尽管给腐朽的封建制度以严重冲击,却难以建立起足以替代腐朽制度的新的社会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1859 年被封为“干王”正确评价: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该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段基础和社会条件。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1856,9 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有盛到衰的转折点,后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年轻将领)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

13、政。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二章 多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864,6 洪秀全病逝 7 月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战争失败。太平天国历史意义:农民群众斗争 农民斗争的 风暴的起落 意义&局限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教训:洋务派形成:恭亲王奕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1861 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上海&天津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最先作出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洋务运动兴起 洋务新政兴办:1.兴办近代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洋务派办民用企业的目的:为了解决军事工

14、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交通运输的需要企图为民用企业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2.建立新式海陆军; (19 世纪 90 年代建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主力)(李鸿章)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自救”活动的兴衰洋务运动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百日维新:维新运动的 戊戌维新运动兴起 维新变法活动: 进行和夭折 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要不要变法;2 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第二章 多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他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太平天国军所到之处毁掉孔庙砸碎孔子牌位,洪秀全还设立“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4.太平天国战争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