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93516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8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二中 实验 学校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每题 1.5 分,共 50题,总计 75 分)1、春秋时期宋国的司马子鱼公开抨 击宋襄公用人作为祭品的行 为,他 说:“ 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这说明A.宋襄公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B.春秋时期已经存在轻天重民的思想C.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存在冲突 D.儒家学者极力维护西周的祭祀制度2、先秦的“百家争 鸣”可以被看做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史实可以作为依据的是A.产生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B.儒家思想取代神权观

2、念成为主流思想C.对传统宗法“ 礼治”观念的彻底否定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特征的法治思想出现3、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 ”,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 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 B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D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4、老子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约 81 对)的对立范畴来描述普遍的 对立现象,如 “有无”, “美恶(丑)”,“善不善(恶)” ,“难易” 等,同时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3、。 ”,据此可知A.老子的思想来源于生活,缺乏必要的理性思维 B.老子只看到了事物的对立,忽视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C.老子的思想中蕴含着统一与 对立的辩证思维D.老子首次尝试用朴素唯物主 义思想解释问题5、春秋战国时期有人提出:“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 诛, 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 下疑、俗 险而百姓不一。 ”这 个人最可能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6、战国时期的庄子, “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 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 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 “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B民为贵 ,社

4、稷次之,君 为轻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7、黄帝内经提出了 “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 ”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与此相吻合的思想是A人定胜天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 应 D存理 灭欲8、董仲舒说:“ 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 爱及封内,危者爱及独身”这反映的思想主张是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民贵君轻 D.仁政8、汉武帝对诸子学说及六艺之文皆命充之秘府,有功于古代思想之流传(汉书 艺文志)。武帝以后,学者犹兼治诸子百家之学。 (汉志)独尊儒术 的名下,融汇法、道、阴阳诸家。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汉武帝未

5、能实现思想的大一 统 B.儒家学说不断吸收各家思想C.汉武帝时的儒家学说取代独尊地位 D.汉武帝后百家争鸣的局面消失10、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佛教更加发展,而以 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B思想 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C唯心主 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11、产生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 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

6、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12、唐代的韩愈把经学家们一直不太重 视的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专门抽出来,作 为载道的重要经典详加注释,大力宣扬 其中的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到宋代更把修齐治平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 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 并列为“四书”,成为儒家原始经典中的经典。上述材料典型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儒家学者A认为“心”在理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B将纲 常伦理注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C积极排斥佛道之学对于儒学体系的影响D面临着如何创立儒学新体系的时代课题13、史学家陈寅恪认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 ,造极于 赵宋之世。 ”宋代文化高度

7、繁荣,在科技领域的表现有A. 发明造纸术 B. 发明司南 C发明火药 D发 明活字印刷术14、北宋程颐说道“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 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 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 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15、一日某思想家辗转难眠,突然他在恍惚之中,呼喊狂叫,从床上跳了起来。然后他回 顾心中记得的“五经”中的话,印证他的新认识。他 发现“ 五经

8、”之言与他的认识完全相合。该思想家由此得出的认识是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16、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的进 步思想家“ 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他们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言 论中能用于 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 亡,而在万民之忧乐”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 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

9、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反对 理学空 谈心性的弊端 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胸怀 天下的文化自 觉 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A B C D 18、“明末清初( 17 世纪前后),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更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也不同于近代民主,而是二者间的中间形态”。 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A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B以“贤人政治” 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 专制制度C“民”具有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 业者、市民、新 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D其思想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19、明

10、朝有学者言:“ 负惟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匹夫匹 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 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 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否定君主专制 B、主 张建立法制社会 C、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20、温家宝总理曾在一封私人信件中高度 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 (16101695)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的著作,在于这位学 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温家宝总理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 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 统地位

11、21、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 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 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先秦 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D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22、道光年间,魏源曾对经世致用作了具体的解释:“士之能九年通经者,以淑其身,以形为事业,则能以周易决疑,以洪范 占变,以 春秋断事,以礼乐服制兴教化,以周官致太平,以禹贡行河,以三百五篇当谏书 ,以出使 专对,谓之以经术为治术。 ”由此可知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源自儒家经典B.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因其封 闭性已落后时代C.经世致用思想的存在严重阻碍了 “向西方

12、学习”的新思想萌发D.儒家思想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 提供了有效的指导23、颜炳罡评价某一历史事件 时称其“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 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其)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他 评价的是A新思想的萌发 B资政新篇的提出 C百日维新 D辛亥革命24、康有为在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已孔子 纪年而废 淫祀折中提到:“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 对康有为的主张正确解释是A.利

13、用孔子的权威推进变法 B.利用儒家学说制约君权C.宗教形式更有利于儒学发展 D.学习西方建立政教合一国家25、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 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由此可知A.小说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B.明代小说主要有喜剧和悲剧两种形式C.小说在劝人向善方面没有实际 作用 D.小说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26、对下面两幅绘画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 1 1482 年桑德罗波提切利 春 图 2 唐伯虎(14701523)春游女几山图图 1 对人物的描 绘以写实为主 图 2 作品对山水的描绘以写意为主 两幅作品都开创了全新的绘画风格 两

14、幅作品都体现了画家极高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情趣A. B. C. D.27、对下面唐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分析正确的是A.唐朝书法经历了楷书行 书草书的发展历程B.草书是因书籍快速抄写的需要而 产生的C.楷书的书写因讲求工整所以 实用性不强D.三个作品体现了唐代文人审 美标准的多元倾向28、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灶火等民俗活 动,成 为民间文化娱乐 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 间,递相演唱, 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 明清戏曲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大力的提倡 B.儒家信仰的崩溃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9、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由此可知A.京剧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B.京剧特点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C.京剧是汉调与徽调融合的结 果 D.京剧在清代广受大众的欢迎30、“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柳公权玄秘塔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张旭古诗四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