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9253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要略练习第一章 简论第二章 泰勒的文化定义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中国文化的特点:外在特点(4)和内在特点(3)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三是繁荣文化创作生产,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五是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六是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七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第二章 地理概况强调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

2、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

3、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世界屋脊 四大盆地 四大平原 西藏在_元朝_归入中国的版图。明代设_奴儿干都司_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从秦汉到隋代实行_郡县制_,从唐宋到辽金实行_道路制_,元明清三代实行_行省制_。汉武帝将国分为_十三刺史部_,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

4、特殊的州改为_府_,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_都督府_,在边疆地区设_都护府_。元代初年,以_中书省_为中央政府。第三章 历史发展_元谋猿人_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_北京猿人_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从_新石器_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_仰韶文化_,又称_彩陶文化_,最早发现于_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_;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_龙山文化_,又称_黑陶文化_,最具有代表性的是_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_。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_黄河流域_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三皇五帝。_伏羲_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

5、时代,_神农_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_黄帝_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三王。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_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_。_夏代_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夏代在每个州设立的地方官称为_九牧_。_司母戊鼎_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卜辞;从_西周共和元年_即公元前_841_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西周通过实行_封建制_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_井田制_。西周农业生产已有了_百谷_之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王嬴政建立_皇帝_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和都城。五胡。草木皆兵出自_淝水之战_战争。南朝均以_建康_为都。_五代十国_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_元

6、_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_明_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_明_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清朝政府在_康熙,雍正,乾隆_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南京条约开放_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_五个通商口岸。洋务运动。 马关条约割让_台湾_等地。辛亥革命。第四章 姓氏和名、字、号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_血缘关系_的符号。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_母系氏族时代_。姓。氏。姓氏最初的区别(3)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_统治者赐封_而得来的,这时,_氏_已经是_贵族地位_的标志。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

7、在_秦汉_时代。姓氏的主要来源(11) 。郡望。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_社会发展_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_社会变动_的反映。姓氏混杂的原因(4) 。封建社会修谱的目的及其作用。全国姓氏中以_李姓_最多,其次_王_和_张_。名有五。名和字的关系(6) 。号的流行是在_唐宋_以后,_明清_时为盛。第五章 汉字_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认得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积累成为精神财富。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_图画_和_象形符号_。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_甲骨文_和_金文_。甲骨文最早是由_王懿荣_首先发现的。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_原始甲骨文_和_殷墟甲骨文_。金文(钟鼎文) 。篆书分

8、大篆和小篆,大篆以_石鼓文_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_,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_仓颉篇_。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_说文解字_,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_许慎_的名称,_班固_的次序。 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解释。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3) 。第六章 学术思想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_哲学思想_和_学说_。孔孟之道。老庄思想。墨家学说。_儒学_和_墨学_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法家学说。经学。六艺。今文经和古文经。今文经学家西汉以_董仲舒_为代表,尊_孔子_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_微言大义_。古文经学家尊崇_周公_,认为六经不过是孔

9、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_名物训诂_。孔颖达等人合编_五经正义_,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玄学。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_得意忘象,得意忘言_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宋初年的_胡瑷_和_孙复_,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经世济人”,两人实开理学先河。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_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_。北宋理学四大家。_朱熹_集理学大成。四学。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_知行合一_的观点。朴学。乾嘉学派。_顾炎武_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_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_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黄宗羲的_明儒学案_是第一

10、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_明夷待访录_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后人把王夫之的作品集结为_舟山遗书_,总结了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四存之学。清代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_古文经_,而晚清的朴学则重视_今文经_,其代表人物有_龚自珍,魏源,康有为_。第七章 宗教信仰中国人对_天地,祖先,君师_的崇拜最为突出。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_封禅_最为重要。封禅。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_秦始皇_,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_宋真宗_。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_汉文帝_。往泰山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_庙祭_和_郊祭_。

11、五岳。五镇。四渎四海。从_秦始皇_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_太庙_。庙号。帝王祭祀祖先用_太庙_,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_宗祠_。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_裴氏宗祠_。北京阜成门现存的_历代帝王庙_,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_师_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_孔子_和_关公_两个人。_汉高祖刘邦_亲祭孔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_汉平帝_追封孔子_褒成宣尼公_,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_东汉光武帝_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到_唐贞观四年_,开始全国性的祭孔。佛教是由_释迦牟尼_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_古印度_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_释教_,管和尚

12、叫_释子_。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_四十二章经_,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佛教在_西汉末年或两汉_之间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5) 。_鸠摩罗什_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_朱士行_,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3) 。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3) 。佛教宗派(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 。_禅宗_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_密教_经典为主,吸收了_苯教_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_藏密_,后流传于_青海,内蒙,_等地。_葛举派_又称_白教_,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_萨迦派_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_格鲁派_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成问题。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