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90751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学基础中医学诊断学考试资料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 年中医助理诊断辅导:实脉类脉象实脉类脉象包括实、滑、弦、紧、长等 5 种脉象。实脉脉象特征 三部脉充实有力。实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临床意义 实脉见于实证。实脉也可以见于正常人,但必兼和缓之象,若两手六脉均实大,而无病者称为六阳脉,是气血旺盛的表现。实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象无力的象征。机理分析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脉管内充盈度较高,脉管呈紧张状态,故脉来充实有力。滑脉脉象特征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滑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形态应指圆滑

2、,如同圆珠滚动流畅,可见于寸关尺三部或某一部。临床意义 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此外青壮年滑而和缓,妇女怀孕脉滑也为常脉。机理分析痰湿留聚、食积饮停,邪气内盛,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脉见圆滑流利。火热之邪波及血分,血行加速,则脉来亦滑但必兼数。之脉为平人之脉,多见于青壮年,张景岳说:“若平人脉滑冲和,此是荣卫充实之佳兆。 ”紧脉脉象特征: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其具体特点是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张度、力度均比弦脉高,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临床意义:紧脉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机理分析:因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困遏阳气

3、。所以寒邪侵袭机体,则脉管收缩紧束而拘急,正气未衰,正邪相争剧烈,气血向外冲击有力,则脉来绷急而搏指,状如切绳。寒邪侵袭,阳气被困而不得宣通,气血凝滞而不通,不通则痛。宿食积于中焦,气机失和,脉管受阻亦可见紧脉。长脉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其具体特点是脉搏的搏动范围显示较长,超过寸、关、尺三部。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 脉象特征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其具体特点是脉形端直而长,脉势较强、脉管较硬,切脉时有指下挺然,有直起直落的感觉。临床意义 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此外春季平人脉象多稍弦;健康人中年之后,脉亦兼弦,

4、若无病也为常脉。弦脉弦硬,其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机理分析 弦脉的产生与肝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肝主筋,脉道的柔软、弦硬与筋之弛缓、强劲之性相同;肝病多郁滞,肝气失于条达则脉多弦劲,故称弦脉“在脏应肝” ,多主肝胆病变。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脉管失去柔和之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故脉来强硬而为弦。2010 年中医助理诊断辅导:沉脉类脉象沉脉类脉象包括沉、伏、牢、弱等 4 种脉象。沉脉脉象特征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

5、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此外胖人见沉脉,冬季脉象偏沉,部分人两手六脉皆沉细而无临床症状,也为常脉。沉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深沉的象征。机理分析沉脉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伏脉 脉象特征: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下

6、载:http:/ 年中医助理诊断辅导:迟脉类脉象迟脉类脉象包括迟、缓、涩、结等 4 种脉象。迟脉脉象特征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 60 次以下) 。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频率明显小于正常脉率。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 ,其具体特点是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临床意义涩脉多见于气滞、血瘀、痰食内停和精伤、血少。机理分析涩脉有有力和无力之分,脉涩而有力者,为实证;脉涩而无力者,为虚证。气滞、血瘀、痰浊等邪气内停,阻滞脉道,血脉被遏,以致脉气往来艰涩,此系实邪内盛,正气未衰,故脉涩而

7、有力。精血亏少,津液耗伤,不能充盈脉管,久而脉管失去濡润,血行不畅,以致脉气往来艰涩而无力。结脉脉象特征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其具体特点是脉来迟缓,脉律不齐,有不规则的歇止。临床意义结脉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此外正常人也有因情绪激动、过劳、酗酒、饮用浓茶等而偶见结脉者。机理分析因阴寒偏盛,脉气凝滞,故脉率缓慢;气结、痰凝、血瘀等积滞不散,心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 年中医助理诊断辅导:浮脉类脉象浮脉类脉象包括浮、洪、濡、散、芤、革等 6 种脉象。浮脉脉象特征: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

8、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临床意义:浮脉一般见于表证,也见于虚证。此外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浮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表浅的象征。机理分析: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外出的表现。外邪侵袭肌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见浮脉。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者,脉多浮大而无力。洪脉脉象特征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其特征主要表现在脉搏显现的部位、形态和气势三个方面。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由于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加,且充实有力,来时具有浮、大、强的特点。脉来如波峰高大陡峻的波涛,汹涌盛满

9、,充实有力即所谓“来盛” ;脉去如落下之波涛,较来时势缓力弱,即所谓“去衰”,其脉势较正常脉为甚。临床意义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此外夏季脉象稍现洪大,若无疾病也为平脉。机理分析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证。此时邪热亢盛,充斥内外,且正气不衰而奋起抗邪,邪正剧烈交争,气盛血涌,脉管扩大,故脉大而充实有力。若久病气虚、或虚痨、失血、泄泻等病证见洪脉多属于邪盛正衰的危候。濡脉 脉象特征:濡脉浮细无力而软。其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浅层,形细而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故又称软脉。临床意义:濡脉多见于虚证或湿证。机理分析:濡脉多见于精血阳气亏虚者。脉管因气虚而不敛,无力推运血行,形成松弛软弱之势;精血虚而不荣于脉,脉管不充,则脉形细小应指乏力。另外,湿困脾胃,阻遏阳气,脉气不振,也可以出现濡脉。 上学吧:http:/上学吧为您提供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资料下载:http:/ 。临床意义:散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的危重病证。机理分析:散脉多由于气血虚衰,精气欲竭,阴不敛阳,阳气离散,以致脉气不能内敛,涣散不收所致。芤脉脉象特征: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其特点是应指浮大而软,按之上下或两边实而中间空。说明芤脉位偏浮、形大、势软而中空,是脉管内血量减少,充盈度不足,紧张度低下的一种状态。临床意义:芤脉常见于失血、伤阴。机理分析:芤脉多因突然出血过多之时,血量骤然减少,无以充脉,或者剧烈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