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588681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形势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形势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 胶州四中 政治组 马俊英一、新形势下中学生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大背景 当今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使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也包括了道德方面的。首先,开放使学生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具有了开放的境界与眼光。他们接受各种信息的途径多样化了,许多旧的伦理和道德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了转变。 比如:男学生留长发、染黄发的问题,几年前教师可以理直气壮地叫他去理掉,而现在他可能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不可以? 再如:学生中传唱的流行歌曲、阅读流行小说,我们的教育者又看过多少,熟悉多少?学校元旦演文艺节目,各班自排自演,报上节目单一看,大都是劲歌劲舞。面

2、对这份节目单,老师们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容易堕入道德相对主义。事实上我们许多德育工作之所以缺乏实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者在思想上存在的道德相对主义。所以,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教育者要适应开放大背景这一态势,克服道德相对主义,针对文化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现实,努力提高学生进行道德选择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道德自制能力。 二、新形势下的学生德育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大背景。 随着观念的变化,唯义无利的传统观念将被破除,利益多元化对学生人际关系日益渗透,在青年中历史虚无主义与精神失落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而我们的传统德育中又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伦理理论资源。目前在职校

3、生中所经常发生的大量的违反校纪校规事件,说明我们在今后德育工作中,需要把尊重法律,尊重公共生活规则的公德意识的培养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一方面要努力培养现代道德意识,如前所说的规则意识等,另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教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价值观教育业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首要问题。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三、我们的探索与思考“八字”方针 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实效,我们的经验是:“体制、机制、师资、班子”八个字。 (1)制定出一套价值目标把教育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由于高中学生一般在 1619 岁之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自我意识膨胀

4、,要求社会给他们以尊重和物质上的满足,而不愿意履行自己对集体与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由此,我们学校的德育内容把“三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辅之以日常行为的养成性教育。 (2)“黄金”法则以人为本,体现关爱 在我校德育工作中,首先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率先垂范,做到举止文明,以人为本,对学生体现关爱。我们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问题需要得到关爱的学生。通过尊重学生人格的教育方式来改变学生。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所有的人包括我们不喜欢的人的尊严和我们自己平等的权利。这是教育学生的“黄金法则”。 (3)学生对学习的漠然“多元智能”的实验。 高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厌学

5、后面隐藏的一个重要性格特征就是,没有抵御眼前诱惑的能力。因此,他们很难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纪律要求。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认识到,学生不好好学习,不仅仅是学校教学安排问题,而且与德育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在德育改革方面,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以下的条件: a、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我们在学校中开设了文学社、书法兴趣小组等多个社团,以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发展个性,努力培养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使他们对学习愿望充满信心。 b、对原有教学安排进行改革尝试,从二年级开始,进行学习分层教育,开展“多元智能”教育的实验。“多元智能”始于 1983 年,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

6、理论,按学生需要,人的发展有八种智能:语言、数理、逻辑思维、肢体语言、空间想象、反省能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等。 基于这种理论,我校在克服学生厌学情绪方面,学生科、团委大胆地广泛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外,教务科还大胆地进行了原有课堂教学的改革。 我班有一位同学,理论学习不行,但他“肢体语言”方面有发展前途。我们就着重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在老师与个人的努力下,他在今年校运会上也获得了长跑第一名,使他对自己的学习感受到了自豪,充满自信,从差生一跃成为一名优秀学生,这一例子,也可以说是解决广大高中生“厌学”情绪的一种有益尝试。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中的德育工作,不能把德从智、体、美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被割裂开来的教育,德育离开知识的载体必然会使其丧失应有的生命力,必然会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007 年 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