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588068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兴触控技术主要厂家的技术特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兴 触 控 技 术 之 主 要 厂 商 的 技 术 特 点产业调研 2014-11-05 : 旭日移动终端产业研究所所长 孙燕飚纳米银线主要厂商及其技术特征1.TPK(宸鸿)TPK 是电容式玻璃触控的最大厂商,2013 由于品牌厂商导入 NB触控的不顺,加上陆厂低价薄膜触控的抢市,TPK 的策略朝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包括以纳米银线材料为主的 ITO 替代技术。TPK 是目前整体手机、平板电脑供应链中,唯一主打纳米银线触控技术的厂商,特别在今年,将加速具价格竞争力的纳米银线产品推出脚步。宸鸿是于三年前开始与美国 CambriosTechnologiesCorporation合资成立一家 TPK

2、FilmSolution,并于 2013 年再与日本写真进一步宣布策略结盟,将为该合资公司引进塑胶薄膜触控制程与卷对卷生产技术(roll-to-roll)进行整合,以提升纳米银线触控技术与改善制造能力,进而加速纳米银线触控的应用与商品化。TPK 与 Cambrios 先前合资成立的 TPKFilm,目前资本额为 1500万美元,引入日本写真(日写)后,将增资到 2500 万美元,TPK 加码投资 400 万美元,日写投资 625 万美元,TPK、日写及 Cambrios三方的股权比例分别为 65%、25%及 10%。外传 iWatch 针对性别推出男女两款不同尺寸的设备,男表是1.7 英寸、女

3、表是 1.3 英寸,采用韩国面板厂商 LGD 所生产的柔性AMOLED 面板。由于手表是曲面设计,所以需搭配使用 3D 保护玻璃以及可挠性触控材料。据媒体进一步报导,苹果已经选择 iPhone和 iPad 触控模组的供应商,亦即 TPK 所拥的纳米银线技术作为iWatch 的触控技术供应商。针对触控技术的百花齐放,宸鸿表示,不同触控技术都具备不同优劣势,该公司目前持续发展 OGS、TOL、G/G、Film 等各种触控解决方案,也不排斥在 MetalMesh 技术方面有些特定的合作方案,若因客户需要,该公司仍可随时推出。2.ShinEtsu(信越)日本信越聚合物(Shin-EtsuPolymer

4、)开发出了使用纳米银线油墨的透明导电薄膜,该技术是将美国 Cambrios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纳米银线油墨技术和信越聚合物本身开发的触控面板薄膜生产技术做一整合而实现的。该薄膜可用于柔性触控面板以及 15 英寸和大尺寸触控面板的透明电极,在 2012 年 4 月之前,日本信越聚合物即建立按 10 英寸换算相当于每月 10 万张的生产线。日本信越聚合物所开发的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光透过率为91,表面电阻率为 80/,雾度为 1,即使是大尺寸面板也可实现卓越的操作性及透明性。信越聚合物决定在开展触控面板材料业务时,亦曾与按键开关代工业务出色的韩国 HansungElcomtec

5、公司共同开发,展开生产和销售合作。HansungElcomtec 已经启动新工厂,开始生产触控面板使用的强化玻璃保护罩,并将在新工厂内建成从薄膜加工到玻璃制造、触控面板模组组装的一条龙生产线。3.3M3M 公司宣布与 CambriosTechnologies 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纳米银线薄膜新产品3MPatternedSilverNanowireFilm。3M 在2014 年度将以月产 60 万 m2 以上的规模量产,包括该产品在内的各种触控传感器用薄膜。3M 的纳米银线薄膜是利用 3M 自身技术、加上 Cambrios 的银线油墨ClearOhm,在 PET 基板上形成图案的新产品。预计光

6、透过率在 89以上,薄膜电阻值为 40100-。该薄膜除了预定用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触控面板之外,还将扩及游戏机及数字标牌用途的 46 英寸以上的触控面板。4.Hitachi(日立化)日立化成于 2013 年 1 月 29 日宣布,为了量产用于触控面板的转印型透明导电薄膜TransparentConductiveTransferFilm(以下简称 TCTF),该公司已决定在山崎事务所(茨城县日立市)导入生产线,于 2013 年 10 月投产。日立化成将美国 CambriosTechnologies 开发的纳米银线导电涂层材料“ClearOhm”以及日立化成的印刷布线板用感光膜技术进行整合,并

7、于 2011 年即开发出基于纳米银线和感光层双层构造的TCTF。据了解,TCTF 完全不需要真空工序就可在基板上进行转印和粘接,能够通过曝光和硷性显影而形成精细图案,因此可以缩短加工流程。日立化成介绍,TCTF 还可以抑制因触控面板大型化而出现的布线电阻值增加问题,可同时兼顾与 ITO 同等级的导电性和高透明性。5.Cambrios综上,几家发展纳米银线材料有关的厂商,其材料皆来自Cambrios 并有合作关系;但除了 Cambrios 之外,美厂康世(Carestream)、Cimananotech、及韩厂 Nanopyxis 等亦力图打入。金属网格主要厂商及其技术特点1.Wintek(胜华

8、)胜华和 TPK 同为电容式玻璃触控的主要厂商之一,2013 年也面临由于品牌厂商导入 NB 触控的不顺,加上陆厂低价薄膜触控抢市的影响。虽然 2013 年 NB 市场衰退,不过一年仍有超过 2 亿台的规模,以 1020%的市场渗透率计算,触控笔记本一年出货量高达2,0004,000 万台,数量仍然相当可观。因此胜华除了发展 ITO替代技术之外,原有电容式玻璃触控业务仍将设法维持。胜华发展的 ITO 替代技术以 MetalMesh 材料为主。继大陆触控厂欧菲光、台厂介面在 2013 年底推出 MetalMesh 触控面板之后,胜华也宣布推出 MetalMeshOGS 面板。进一步地,针对轻薄化

9、的趋势,胜华同时祭出了 GFG 可挠式触控面板,预计 2014 年上半年量产。胜华表示,2013 年成功开发 MetalMesh 技术及推出纳米金属网格 OGS 面板之后,将纳米金属网格直接做在保护玻璃上,不仅提升了触控灵敏度,而且因为电阻降低,还可以达到表面悬浮(hovering)的触控效果。胜华表示包括手机大厂、以及 NB 厂都很有兴趣,目前已经送样给客户验证中,最快 2014 年上半年可望导入量产。2.O-film(欧菲光)欧菲光早期是一大陆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制造商,以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精密光电薄膜镀膜技术为基础,长期从事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几年更极力发展低价触控方

10、案,从研发能量、客户开发、专利申请数量及技术联盟方面多角度观之,欧菲光目前的企图心相当旺盛。欧菲光已是大陆目前最大的触控面板厂,主攻薄膜式触控技术,特别在 2013 年因为小米等低价手机的大量需求而快速成长。2012 欧菲光子公司南昌欧菲光公司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建一“柔性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2014 年 2 月,南昌欧菲光特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崔铮博士(原纳格光电董事长)负责筹建新一代以MetalMesh 材料为主的 ITO 替代技术。就目前技术开发进程观之,欧菲光发展的 ITO 替代技术是以MetalMesh 材料为主,除了锁定手机和平板之外,也想将金属网格推至 NB、All-in-on

11、e 电脑等品项。针对欧菲光积极推展薄膜式金属网格(metalmesh)技术,欧菲光表示,2014 年上半将陆续量产 G1M及 MOL(MetalmeshOnLens)触控面板,藉以对决 OGS 触控面板,且其标榜成本更加低廉。再者,该公司在 2014 年第 1 季也将推出第二代的金属网格新产品,以大举进军 NB 领域,该新产品不仅拥有更出色的产品性价比,更有助于缩短品牌客户终端产品上市时间,现阶段亦已开始量产 AIO(All-in-one)产品,将供应联想、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华硕等品牌大厂。依据业内人士表示,欧菲光目前打样产品也已出现在 GFF 结构样本中。欧菲

12、光表示,该公司的纳米金属网格已经布了约莫几百项专利,在 2014 年春台湾电脑展众家 PC 品牌厂所展出的纳米金属网格机种,涵盖全球前六大 PC 厂商,包括:联想(Lenovo)、惠普(HP)、戴尔(Dell)、华硕(Asus)、宏碁(Acer)、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等,均为欧菲光的客户。随着触控市场应用多元化,欧菲光一向采灵活的行销策略,先低价取得陆厂的少批订单(因为少量低接,可以不在乎良率与成本),并宣称快速量产的进度来积极争取国际品牌厂商的认证,当逐步获得主要品牌厂商大单时,先前试样的改良期程,应可赶上量产的进度。或许,近期欧菲光自主研发的纳米金属网格技术已有

13、开花结果的态势,其纳米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膜触控面板尺寸由小到大,可由小尺寸 5 寸一路向上延伸至最大尺寸 65 寸,但产品良率及实际量产能力方面一直没有公开获得利多的明朗讯息。依据业界实际使用欧菲光产品经验可知,欧菲光触控产品报废率有偏高趋势,业内人士表示单就欧菲光目前新公开专利所布局重点或由崔铮移转而来的相关专利看来,并不能表示欧菲光从量产角度已具备能有效利用印刷法制备透明薄膜元件的实力,更不表示现阶段已可突破制程上存在金属网格线幅(宽)制备的极限(小于 5 微米线幅制备良率不佳)的瓶颈;对此,倘若欧菲光因金属网格线幅极限问题无法提升,将难使金属网格的莫瑞波纹效应与网格显眼问题获得全盘性的改善

14、,后续在中小尺寸的触控应用上恐难摆脱被定位为低阶应用的问题。3.Samsung(三星)三星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厂商,包括品牌与制造等各种领域,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显示器产品无论是传统液晶屏幕或AMOLED 屏幕皆位于领导地位。为了搭配 AMOLED 屏幕并掌握可挠式显示器趋势,其触控技术研发乃着重于 ITO 替代品的材料与技术,包括石墨烯触控面板与单层金属网格材料的触控面板。三星电子在 2013 年内完成了产品可靠度测试,最快 2014 年上半年将推出搭载金属网格触控面板的平板电脑。搭载该金属网格触控面板,不仅可取代 ITO 透明导电膜,且能以印刷电子等成本较低的制

15、程,取代真空蒸镀制程,确保品质和性能不会有太大差异,强化平板电脑成本竞争力,同时也能解决中大尺寸触控面板良率问题。该金属网格是在薄膜上制造出格状图案,并在其中涂布银、铜等金属物质的技术,因表面的电阻值低,适用于平板电脑等面积较大的显示器产品,且其可弯曲的特性,也能应用在可挠式显示器上。然而,金属网格面板易与 200ppi 以上高解析度显示器的画素整合会出现有如水波纹的莫瑞效应(Moireeffects),在商用化上而形成规格障碍。因此目前为止,该金属网格触控面板只适用在 AllinOne 电脑、监视器、笔记型电脑等的原因。为克服莫瑞效应,三星研发更微细的线幅和图样化(Patterning)技术

16、。过去金属网格感测器的线幅约 56.um,而三星则缩减到 3.um;假此微细线幅可以缩减到 1um,则智能手机也能搭载金属网格触控面板而优化莫瑞效应。同时,三星电子为解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金属网格触控微细线幅化的讯号与感度问题,则强化内建的数位板感测层和驱动晶片来加以解决,例如三星的 GalaxyNote 便是代表性的技术应用案例。4.介面台厂介面主要从事薄膜式触控面板,产品包含从 2 寸-3.5 寸全平面电阻式触控面板、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1.8 寸到 23 寸之传统电阻式触控面板。为争取 ITO 替代品材料与技术的一席之地,自2007 年开始,即成立纳米金属网格研发团队,企图自主完成材料与模组的研发,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NB、AIO 等机种。介面的金属网格触控面板与胜华的技术雷同,但触控面板线宽可控制在 4um 以下,似乎更为领先。其结构采单层双面设计,使用原物料为相当普遍的光学级 PET,透过该公司自行开发的生产技术,而可提供超窄边框 50um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