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75863509 上传时间:2021-03-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习题整理打印w(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绪论A型题1. 现代免疫的概念是E. 机体识别自身和非己,对自身耐受,对非己排除的生理反应2. 机体抗病原体感染的能力称为D. 免疫防御 3.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称为A. 免疫监视4. 机体免疫防御反应异常增高易引发 E. 超敏反应5. 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易引发 B. 自身免疫病 6. 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易引发A. 反复感染 7.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引发A. 肿瘤 8. 下列淋巴细胞中属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是 D. T细胞9下列免疫细胞中属固有样淋巴细胞的是DNK T细胞 10. 属于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是 B. 树突状细胞 11. 具有抗原提呈作用的适应性免疫细胞是A.

2、B2细胞 12. 人类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 阑尾13. 人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B. 骨髓 14. 人类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 B. 胸腺 15. 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A. 巨噬细胞 B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免疫缺陷病B. 适度免疫应答C. 自身免疫病D. 病毒持续感染E. 抗感染免疫作用1.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可引发:A 2. 免疫自稳功能正常,可引发:B3.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引发:D4. 免疫防御功能正常,可引发:E5. 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C(610题共用备选答案)A.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 模式识别受体C. 泛特异性

3、抗原识别受体D. 杀伤细胞活化/抑制受体E.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6. T细胞表达7. 巨噬细胞表达8. NK细胞表达9. T细胞表达10. 病原微生物表达第二章 抗原A型题1. 免疫原性是指A.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2. 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D. 半抗原 3. 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 青霉素 4. 半抗原D. 只有抗原性 5. 抗原分子中能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表位称为A. 共同抗原表位 6.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E. 抗原决定簇(表位)7. 通常诱导机体产生最佳免疫效果的抗原注入途径是B. 皮 8.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D. 异嗜性

4、抗原9. 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E蛋白质10发生交叉反应是因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中具有D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11. 释放后容易诱发自身抗体产生的物质是D. 功能性抗原表位12. 抗原分子中的顺序表位D是由一段序列相连的线性氨基酸残基组成13. 抗原分子中的构象表位 D. 是B细胞主要识别的表位14. 胸腺依赖性抗原 E. 是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的抗原15. 下列物质中属TI抗原的是B. 细菌脂多糖16.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MHC抗原是B. 同种异型抗原17. 下列物质中属隐蔽抗原的是E. 眼葡萄膜色素蛋白18. B细胞表位所不具备的特征或作用是E. 也可被T细胞直接识别19.

5、 超抗原所不具备的特点是C. 发挥作用无需APC参与20. 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的丝裂原是C.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21. 佐剂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B. 可特异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B型题(14题共用备选答案)A. 构象表位B. 线性表位C. 隐蔽性抗原表位D. 功能性抗原表位E. T细胞表位1.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B细胞或抗体直接识别的表位称为2. 位于抗原分子部不能被B细胞直接识别结合的表位称为3. 位于抗原分子部经APC加工后能被MHC类分子提呈的线性表位称为4.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由空间位置相邻而序列不相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表位称为(58题共用备选答案)A. 共同抗原B. 隐

6、蔽抗原C. 同种异型抗原D. 超抗原E. 异嗜性抗原5. 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6. 人类ABO血型抗原称为7. 可多克隆激活T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的抗原称为8. 正常情况下与机体免疫系统相对隔绝的某些自身成分称为第三章 抗体A型题1.抗体的基本结构是C. 由两条相同的H链和两条相同的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2.抗体超变区位于B. VH和VL区3.抗体分为和两型的依据是D. CL抗原性的不同4.抗体分为五类的依据是A. CH抗原性的不同5. IgG的重链称为E. 链6. 抗体铰链区位于A. CH1与CH2之间7. 抗体独特型表位存在于B. VH和VL功能区8.不含铰链区的抗体是D.

7、 IgE类抗体9.以多聚体形式发挥作用的抗体是C. IgM类抗体10. 具有J链的抗体是C. IgM和SIgA类抗体11. 可将IgG裂解为二个Fab片段的酶类物质是D. 木瓜蛋白酶12. 具有补体C1q结合点的抗体是B. IgG和IgM类抗体13. 产妇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 SIgA类抗体14.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的抗体是D. IgG类抗体15.能够介导NK细胞产生ADCC效应的抗体是B. IgG类抗体16.能与肥大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其致敏的抗体是A. IgE类抗体17.宫感染导致胎儿脐血中含量增高的抗体是D. IgM类抗体18.能够介导吞噬细胞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是A. IgG类

8、抗体19.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抗体是E. SIgA类抗体20.免疫接种后首先产生的抗体是B. IgM类抗体B型题(16题共用备选答案)A. IgG类抗体B. SIgA类抗体C. IgM类抗体D. IgE类抗体 E. IgD类抗体1. 分子量最大的抗体是:C2. 血清含量最高的抗体是:A3. 血清含量最低的抗体是:D4.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抗体是:A5. 具有J链和分泌片的抗体是:B6. 过敏反应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升高的抗体是:D(712题共用备选答案)A. IgM类抗体B. SIgA类抗体C. IgG类抗体D. IgE类抗体E. IgD类抗体7. 可介导产生调理作用的抗体是:C8. 可

9、介导产生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D9. 在黏膜局部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的抗体是:B10.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产生的抗体是:A11. 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是:A12. 可介导产生ADCC作用的抗体是:C(1317题共用备选答案)A. 链 B. 链C. 链 D. 链 E. 链13. IgG的重链称为14. IgM的重链称为15. IgA的重链称为16. IgD的重链称为17. IgE的重链称为第四章 补体A型题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组分B. C32.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顺序是C. C1423567893.IgG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C. CH34.IgM分子中能与C1q结合的功能区是C.

10、 CH35. 具有过敏毒素和趋化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D. C5a6. 降解后可产生激肽样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E. C2b7. 具有调理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B. C3b8. 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B. C3b和C5b9.启动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A. 抗原-抗体复合物10.启动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B. 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11. 启动补体旁路途径活化的主要物质是D. 细菌脂多糖12. 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A. C1(C1q:C1r2:C1s2)复合体13. 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D. MBL-MASP1/2复合体14.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

11、所不涉及的补体组分是B. C415.补体经典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B. B因子裂解为Ba和Bb 16.补体旁路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D. C2裂解为C2a和C2b17. 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过程中所不涉及的事件是A. C1q构象改变使C1r和C1s相继活化18. 一个完整的C1q分子是由C. 6个C1q三聚体亚单体组成19. C1抑制物缺陷可引发E. 遗传性血管水肿B型题(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B. C. D. E. 复合物1. 补体旁路途径稳定态C3转化酶是2. 补体凝集素途径C3转化酶是3. 补体旁路途径液相C3转化酶是4. 补体经典途径C5转化酶是5. 补体旁路途径C5

12、转化酶是(610题共用备选答案)A. 病原体表面乙酰化低聚糖B. MBL-MASP1/2复合体C. C1(C1q:C1r2:C1s2)复合体D. 抗原-抗体复合物E. 细菌脂多糖6. 补体旁路途径激活物是7. 补体凝集素途径激活物是8. 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物是9. 补体凝集素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10. 补体经典途径活化的第一个补体组分是(1115题共用备选答案)A. C2b B. C3aC. C3d D. C3b E. C5a11. 对嗜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激活作用12. 其裂解产物具有激肽样作用13. 是B细胞辅助受体中CD21识别结合的分子14.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而无趋化作用的分子15

13、. 具有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的分子 第五章 细胞因子A型题1细胞因子不包括B过敏毒素 2 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E促进造血功能3 IL-2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D可抑制Th1细胞形成4可诱导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的细胞因子是EIL-45IL-17所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C具有抗胞病原体感染的作用6-干扰素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C可诱导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 7接受刺激后主要产生IFN-的细胞是ANK细胞 8对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是CTNF-/ 9可刺激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分化的细胞因子是BSCF 10可诱导巨核祖细胞增殖分化为血小板的细胞因子是DTPO11可诱导成红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EPO 12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和活化作用的细胞因子是E IL-8/ CXCL813可抑制Th2细胞形成和增殖的细胞因子是DIFN- 14对巨噬细胞和NK细胞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胞因子是 BIL-10 15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是 B特异性 16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是B一种细胞只能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