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75863428 上传时间:2021-03-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从容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 水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重要规律,因此该节在本章乃至全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节教材主要围绕“水的运动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来编排,第一部分“相互联系的水体”教材首先介绍了地球水圈中的各种水体类型,并指出淡水的储量不足及其巨大作用,然后以“读图思考”的开式,说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从而阐明了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系着的,是运动变化的。第二部分“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水循环的类型、过程,主要环节,发生的领域及其意义;二是以“活动”的形式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维教学 1、了解水圈构成和特点,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地

2、理意义,并可起用水循环知识分析常见人类活动与水资源关系。 2、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学会用图说明问题,通过水循环三种类型的比较,感受地球各圈层,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性 3、通过学习淡水的有关知识,树立水资源优患意识,树立科学资源观通过水循环知识学习,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地理意义 二、数学思路设计 1、长歌引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及学生学习兴趣。 2、相互联系的水体该部课标虽未做要求,但它是水循环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水圈构成图,找出我们平常用到的淡水类型及其占水圈的比例培养学生科学的资源观。读图思考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水体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河流量如何随补给水源变化而变代。 3、根据相互联系的水体来说明水循环过程,并注重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绘图、回到课前问题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并引出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流不尽?导入水循的意义,并据此分析人类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可以施加影响?水循环持续不断更新? 4、学习延伸设计:收集家乡河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相关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