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点火源及控制2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504868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点火源及控制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常见的点火源及控制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的点火源及控制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点火源及控制2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8.14燃烧三要素:点火源、可燃物、氧化剂常见的点火源:1、 明火:炉具加热 焊接等。 控制方法:易燃易爆场所内动火作业时,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清洗和清理;配备消防器材;清理周围可燃物品;现场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在可能积存可燃气体的位置(管沟、下水道等)除了置换外还应采用非燃体进行遮盖(石棉板)。现场可燃气体的下限大于4%,将浓度降低到0.5%以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小于2%,将浓度降低到0.2以下。存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所,禁止使用蜡烛、火柴以及普通照明灯具等,在醒目地点张贴标记以引起注意,车辆禁止入内,如必须要进入的,则在排气管上安装火花熄灭器。 2、 摩擦和撞击:机器轴承、铁器机件撞

2、击、钢制工具相互撞击、设置铁桶容器裂开也能产生火花。 控制方法:易燃易爆场场所内,工人禁止穿钉鞋;不得使用铁制工具;机器运转设备不能用发生火花的金属制造的,应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操作。机器的运转部门应用两种材料制造,其中之一是不发生火花的有色金属材料(铜、铝)。机器的轴承等转动部分,应该有良好的润滑,并经常清除附着的可燃物污垢。3、 电气设备:设备或线路出现危险温度、电火花、电弧时,就成为引起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着火。爆炸的一个主要火源。 控制方法: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能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能力及良好的连接等;电气设备和电线的绝缘,不得受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及气体的

3、腐蚀,电线绝缘材料要具有防腐蚀的性能;固定接头时,特别是铜、铝接头要接触紧密,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可拆卸的链接应有防松动措施,铝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压接、熔焊、钎焊,不得简单的采用缠绕接线。电气设备应保持清洁,因为灰尘堆积和其他脏污即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又妨碍通风和冷却,还能由此引起着火。4、 静电放电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静电的电压可达几万伏以上,可能引起多种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还可能造成电击。 控制方法:1)流速控制。流体在管道中流速必须加以控制。易燃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宜超过4-5m/s,可燃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宜超过6-8m/s。灌注液体时,应

4、防止产生液体飞溅和剧烈的搅拌现象。向储罐输送液体的导管,应放在液面之下或者将液体沿容器的内壁慢慢流下,以免产生静电。易燃液体灌装结束时,不能立即进行取样等操作,因为液面上的静电荷不会很快消失。 2)保持良好的接地。下列生产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输送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管道及各种阀门、灌油设备和油槽车(包括灌油桥台、铁轨、油桶、加油用鹤管和漏斗等);通风管道上的金属网过滤器;生产或加工易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设备储罐;输送可燃粉尘的管道和生产粉尘的设备以及其他能过产生静电的生产设备。为消除部件的电位差,可采用等电位措施。例如在管道法兰之间加装跨接导线,即可以消除两者之间的电位差,又可造成良好的电气

5、通路,防止静电放电火花。3) 人体静电防护。特别注意防止其他人过分接近正在操作有爆炸危险品的工作人员;生产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为了导除人身上积累的静电,最好穿布底鞋或导电橡胶底胶鞋。工作地点宜采用水泥地面。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一般不允许用平皮带传动,可采用三角皮带传动。最好的办法是安装单独的防爆试电动机,采用皮带传送时,为防止产生静电,可每隔3-5天在皮带上涂抹一次防静电的涂料。此外,应防止皮带下垂,皮带与金属物的距离不得小于20-30CM。另外,在相对湿度为65%-70%以上时,能防止静电的积累。对于不会因空气湿度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可用喷水或水蒸气的方法增加空气湿度。4) 化

6、学能和太阳能。 有些物质在常温下能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引起自燃,因此,应保存在水中(液封),避免与空气接触;有些物质与水能够分解放出可燃气体,如电石与水作用可分解出乙炔气体,金属钠与水作用放出氢气,五硫化磷与水作用分解放出硫化氢等。 直射的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圆形玻璃瓶、有气泡的玻璃灯会聚焦成高温焦点,能够点燃易燃易爆物质。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必须采取遮阳措施,窗户采用磨砂玻璃,以避免形成点火源。 燃气火灾事故控制的管理措施:1、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消防组织机构、内部巡查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定记录,各种台账,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桌面演练、实战演练等提高应急能力。2、 加强安全宣传、管网巡查、确保警示标志的有效,并公布报警、报修电话,保障沟通渠道畅通无阻。3、 管网铺设的资料确保真实,并到规划部门备案,防止其他施工或二次施工队管道造成破坏形成火灾。4、更新观念,及时掌握、学习与燃气安全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