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504861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6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多媒体教学 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中山西路小学 刘素娥摘要 :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练习说话 突破难点 演示过程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科技产品、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越来越多地进入教育领域。电化教育是当前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活动,是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育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

2、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一种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具有的环境,使视觉等多种感觉并用,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学生的时空,提高和加宽了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度和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各种电教器材,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这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特别重要。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 语言是一种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对那些缺乏生活经历的孩子们来说,要他们面对一大堆的抽象符号去理解、体会,可真是件苦事!怎么才能使学生愉快地学?兴趣是学生产生求知欲的动力。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学生在自

3、己的课堂上,能在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中从事学习和思考,那该多好啊!有一次,我听同行上课,他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聚精会神。这才是我认识到电教媒体的效果。靠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被动。 于是,在教学中我尝试选择一些适当的时候,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 “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荷叶圆圆一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描写了夏天小池塘里的美丽荷叶,小伙伴们都喜欢荷叶,把荷叶当成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荷叶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

4、,学生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动态的池塘荷叶,学生看到生动美丽的动画,都忍不住发出了呼喊“哇!”然后我将画面定格在一片荷叶上,让他们观察荷叶的形象,由此展开对荷叶的认识。根据荷叶的特点,学生便很容易了解小伙伴们为什么把荷叶当成“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设想自己能把荷叶当成什么,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

5、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二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的兴趣,会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其对学习内容的有效感知。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在

6、讲草原的早晨一课时,学生对草原比较陌生,我在教学中播放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牧民赶羊出圈,牧民在草原骑马奔腾,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对羊儿的欢乐和牧民的策马奔腾感受很深,以至读书读得非常到位。教月亮湾一课,在讲课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听一段感受大自然多么美丽的优美音乐,然后再出示投影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的美丽的景色,“同学们,看图上有清清的小河,一群群的鱼儿,绿油油的农田,这个地方美不美啊?你喜欢这个地方吗?”引导学生感受月亮湾山清水秀、红绿相映、充满生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愿意自主学习这篇课文。再比如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我给学生听课文录音并伴有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并根

7、据录音再想象。“丹顶鹤是什么样子的?你用颜料笔把它画出来好吗?”这样教学中学生非常有兴趣,也促使了他们认真自主地去学课文,即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三、运用电教媒体,培养说话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 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

8、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一种方法。在教学秋天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

9、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广柑黄澄澄,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长”;“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

10、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四、运用电媒体,突破重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重点词语、关键句子和主要段落,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并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即使暂时记住也不能很好地运用。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量大、声情并茂的特点以及快速、方便的优点,在课前可先把一些内容制成投影片等,再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的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教锄禾一文,讲解新课时,设计一组动画: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勤劳的农民

11、拿着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人稻田里。”让学生对此情此景,先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刚才“明于口而不明于心”的心理状态,立刻解决带点字锄、汗、粒等的解释已是一触即发了。五、运用电教媒体,能演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些好的灯片及课件,在教学中运用恰当,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就了解事物是如何发展的,并不需老师费太多口舌。如狐狸和乌鸦,我在讲“乌鸦嘴里的肉为何会掉下来时”,出示灯片,演示一遍,学生就了解到:嘴里的肉要用牙齿咬住,一张嘴,牙齿没咬住,肉就会掉下来。这样一个简单的演示过误,比花长时间的讲解,效果好得多。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使用,必须从实际出发,把电教手段放在适当的位置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小朋友才变得聪明伶俐,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显而易见,效率才会事半功倍!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让语文教学更生动、活泼,富有激情,让课堂更精彩。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本第一册到第四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