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175479505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与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c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范围:全册)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20 小题,共40 分) 1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 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评论的是() A都江堰和李冰父子B灵渠和秦始皇 C大运河和隋文帝D大运河和隋炀帝 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即位时年龄最大(67 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 岁)。武则 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以下关于武则天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武则天建立了唐朝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C武则天通过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 D武则天是唐太宗的皇后 3英国大百科

2、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 行的考试。”你认为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从世家豪族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加强皇权 C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D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安定,政治清明B唐朝经济繁荣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包容D唐朝文教昌盛 5“万国尽征战,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留学川原丹。”杜甫的名作垂老别描写的社会现 实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五代十国D宋金之战 6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

3、分裂的局面,为巩固统治,北宋釆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在官员的 运用上其特点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领兵权 cc B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大幅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D重文轻武 7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首领都对民族交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夫西夏声明文物,诚不能与宋相匹, 然观其制国书、厘官制、定新律、兴汉学、立养贤务彬彬乎质有其文,固未尝不可与辽金比 烈 ! ”材料中所评价民族首领属于() A契丹族B羌族C女真族D蒙古族 8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正 确并立的示意图是() AB CD 9下表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4、由此可知()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C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10辽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的政策; 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 国号大金;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这反映了() A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 B辽、西夏、元学

5、习宋朝治国 C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11元史 ? 桑哥传记载:1264 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 年) cc 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奏请 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材料说明() 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 B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 D元代宜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12邓广铭教授说: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下列解读最合适的是() A宋朝社会等级分为士、农、工、商,士人

6、地位很高是源自于重文轻武的国策 B宋朝的节日很多,最受重视的是元旦 C宋朝的交通比较发达,百姓的出行陆路以马车为主,水路以舟船为主 D宋朝的商业比较发达,大部分地区开始使用纸币,方便结算 1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 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B促进了西欧新式武器的制造 C推动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4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到:“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构大加

7、改革, 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家服务。”使朱元璋走向独裁的改革措施是() A设立六部B设立军机处C废丞相D修筑长城 15黑格尔曾评论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和贸易。可是太平洋邀请来的中国人,竟是所谓正其 义而不谋其利的谦谦君子。”他认为郑和的航海壮举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国对太平洋国家了解 B开辟“丝绸之路”海上航线 C大力宣传中国儒家仁义伦理 D皇帝“施恩于海外”的政治秀 16下面图示为石浩同学在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主流形式变化”时所做。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 () cc A统治阶级文化需求 B市民阶层壮大后的文化需求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 17民国学者

8、、历史学家郭沫若这样评价李自成:“他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从陕北发动 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他的主要事迹不包括()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B建立了“大顺”政权 C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D为了抗击清军而起义 18明清时期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朝代人物事件结果 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康熙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的叛乱行动 C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19番

9、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大错”的理 解最为深刻的是() 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 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 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D白我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20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注重加强皇权。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c A汉武帝时期建立了中外朝制度,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B隋唐时期,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C北宋将相权分解为行政、军事和财政三个互不统属的平行机构,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D清朝雍正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在中央设立军机处 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题(共4 小题,共60 分)

10、21( 12 分)读图说史。 材料: ( 1)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什么?(2 分)其南端余杭和北端涿郡分别是今天的哪里?(2 分) ( 2)隋朝大运河是由哪些河段连起来的?(3 分) ( 3)唐朝诗人皮日休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你同意这个观点 吗?说说理由。(5 分) 22( 15 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 来自淮南地区”, “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 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 1)材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2 分) cc 材料二两宋

11、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 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2)材料二中两宋时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具体在什么地方?(2 分)“手工业取得巨 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 ( 3)材料二提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叫什么?(2 分)它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2 分) 与之前的货币相比,它最大的优点是什么?(3 分) 23( 15 分)对外交流的范围和方式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领域宽泛的科技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三大发明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再次在航海方面,改

12、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 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论 材料中所言的我国古代“在学术上”、“在战争中”、 “在航海方面”的重大发明分别指什么?(2 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共同影响。(2 分) ( 2)规模浩大的主动交流。观察下面地图回答问题。 上图为明成祖时期的一幅航海路线图。请结合此图,指出图中人物的姓名及其船队最远到达的范 围。( 2 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航海壮举的历史意义。(2 分) ( 3)范围狭窄的自闭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 天朝尽善尽

13、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人为地隔绝于世界”是指哪一政策?(2分)试概括该政策对当时国家发展的负面影响。(2 分) (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对外交流带给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3 分) 24( 18 分)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于是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 榜录取:“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 南取六分,北取四分。” cc 任晔明代科考中的南北分卷 (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朝改革科举考试的

14、措施,并简析该措施的积极影响。(5 分) 材料二清代来华的西方人对科举制大为赞叹。1755 年,英国绅士杂志在一篇关于中国的文 章中提道:“写作是一个有理性的人惟一愿意接受的考试方式所有作者一致认为,中国的行 政管理水平远在其他国家之上他们的功名头衔均非世袭每年一度在中国的都城开科取 士。”同一时期,中国著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17921841 年)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 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猛烈的批评。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为什么在西方 备受推崇,而龚自珍抨击科举导致了“万马齐喑”的现

15、实局面?(3 分) 材料三雍正年间,朝廷设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 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教材 ( 3)从材料三看,军机处的设置,反映出清朝君主制政治制度怎样的特点?(2 分)这一特点在 思想文化领域表现为什么现象?(3 分) 材料四 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 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 4)你如何理解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择对中国的发 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3 分)

1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 小题) 1【解答】“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 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至今发挥着沟通南北的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巡游江都,功 劳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故选D。 2【解答】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大力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故选B。 3【解答】科举制度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故选D。 4【解答】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 交通发达,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但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唐朝经 济繁荣。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故选B。 cc 5【解答】“万国尽征战,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留学川原丹。”杜甫的名作垂老别描 写的社会现实是安史之乱。755 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