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465260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微型课题(新)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泗阳县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 学困生转优的策略研究主持人姓名: 陈 军 工作单位: 泗阳县新袁中心小学 申报日期: 2015年11月 泗阳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制一、基本信息姓 名陈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3月职 称高级手机13815744605电子邮箱1.过去体现自己思想的论文论文名称级别或等第日 期报刊名称或评奖单位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二等奖2010.5现代与经典组委会2.未来要实现的主要学术目标(1)针对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转化已存在的学困生,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低分率,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2)通过研究,制定一套适合本班特困生

2、学习的方法,并能进行推广。(3)撰写有关特困生转优这方面的论文,争取在报刊上发表或获得优秀的荣誉。3.目前工作岗位上想解决的问题由于当前留守学生很多,针对学生缺乏父母有效地监管和呵护,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影响了学习,从而出现学困,如何针对这一实际,探索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1.核心概念界定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要求的学生。它是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本课题将重点研究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

3、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2 研究的目标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设计学困生转化的策略。2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困生。3课堂教学中,如何照顾到学困生。4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3. 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1研究学困生形成的成因。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学习习惯,研究转化学困生的对策。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4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4.研究过程与方法一、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

4、6年3月)1. 相关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确定研究的对象。 2对学困生形成原因以及教师的解决方法进行调查。3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和进行课题的申报工作。(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6年7月)1实施既定的活动方案。 2开展系列评比活动:(1)学困生学习进步奖(2)学困生品德进步奖(3)学困生行为习惯进步奖等等。 3不定期实施检测,检验试验效果。4举行家长会,争取家长的配合。 (三)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1月)1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材料并进行汇编。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为成果鉴定作好充分准备。二、研究方法 教师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

5、,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具体的方法有:1文献法: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困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3行动研究法:在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成绩。4个案研究:选取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5经验总结法: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5.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问卷调查2015年12月典型案例观察与分析观察笔记教育随笔2016年5月学困生的转化研究策略论文2016年10月三、课题评审结果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2.专家评审意见(校级课题此项免除)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3.县教育科研部门意见(校级课题此项免除)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