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428695 上传时间:2021-03-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知识框架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一、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发展心理学定义心理发展(狭义):个体从出生到衰亡整个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和规律性(普遍性和特珠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各年龄阶段的特征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橫断研究、纵向研究、纵橫交叉研究记忆窍门:橫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橫断研究的优点就是纵向研究的缺点,纵向研究的优点就是橫断研究的缺点二、心理发展的动因心理发展的动因理论代表人物观点遗传决定论高尔顿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作用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环境决定

2、论华生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环境共同决定主张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但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社会文化因素决定(文化学习理论)维果茨基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受社会文化和历史所制约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有成人指导下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学习的最佳期限:在个体发育成熟的前提下,心理特征处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时

3、候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智力的本质是适应。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性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年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特点年龄阶段年龄范围最主要特点婴儿期03岁动作的发展幼儿期36岁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童年期611岁、12岁(小学阶段)以学习为主要活动青春期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初中阶段)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性青年期十七八岁至三十五岁身心成熟、进入社会、恋爱结婚中年期3660岁生理成熟、心理稳定老年期60岁以后衰退与毕生发展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阶段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图式前

4、运算阶段(26岁、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不可逆、缺乏守恒具体运算阶段(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守恒性、摆脱自我中心性、思维可逆性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进行假设和演绎推理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阶段年龄主要发展任务克服良好人格品质婴儿前期02岁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婴儿后期24岁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幼儿期47岁主动感(初创感)内疚感目标童年期712岁勤奋感自卑感能力青少年期1218岁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孤独感爱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感停滞感关心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感失望感智慧、贤明第二节婴

5、儿期的心理发展婴儿期的(03岁)心理发展新生儿反射行为第一类无条件反射行为(有生存意义)和第二类反射行为(无生物学意义)新生儿生活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主要动作手的抓握动作(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动作发展方向和顺序: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学习模仿、条件反射学习,偏好新颖刺激感知觉发展最早发生,最早成熟,最早衰退深度知觉:吉布森视崖实验说明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言语发展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句法的发展气质类型巴斯等分类: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托马斯和切期的分类: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和发展缓慢型情绪的发展兴趣发展三个阶段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

6、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哭的发展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分离焦虑最初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社会性依恋依恋定义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婴儿依恋发展阶段(鲍尔比)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对母亲产生特别依恋)第四阶段:互惠关系形成阶段母婴依恋类型(艾斯沃斯)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焦虑性依恋)。后两者属于不安全型依恋(消极依恋)自我意识的发展主体我的自我意识(1岁前后出现)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两岁左右出现)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36岁)的心理发展项

7、目内容具体内容幼儿的游戏游戏的作用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游戏的理论古典游戏理论和现代游戏理论游戏发展机能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幼儿游戏特点象征性游戏的五个特点游戏社会性发展非社会性游戏、平行游戏、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记忆的发展发展特点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迅速以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发展迅速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幼儿的记忆策略视觉“复述”策略、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思维的发展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可塑性、动态性、趋向性、自我中心(三山实验)、计划性和预见性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是什么”变成“为什么”幼儿概括能力(实物概念、类概念)和推理

8、能力的发展想象的发展发展特点无意想象经常出现,有意想象日益丰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会使想象得到显著发展言语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词汇量增加,词汇范围扩大,词义的深化句法结构发展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汇多的短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语用技能的发展早期沟通的手势,听的语用技能,说的语用技能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个性初步形成明显的气质,兴趣爱好差异、能力差异、最初的性格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自尊增长,自尊可预测以后情绪发展和适应性影响因素(父母教养、同伴

9、关系)认同的发展意义和对象第一逆反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要求行为活动自由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发展中的正常现象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童年期(712岁、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项目内容具体内容学习发展小学生学习一般特点学习是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教和学是师生双向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会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任务学习促进心理积极发展认知发展记忆策略复诵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巧妙加工策略思维发展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具体运算阶段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转折年龄:910岁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词语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新的思维结构形成、自我中心

10、表现、脱自我中心化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多个方面父母和同学的评价很重要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与学业成绩、同伴交往、自信心有密切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道德发展道德情感发展日益丰富道德认知发展(皮亚杰对偶故事法)前道德判断阶段四五岁不能判断,直接接受行为结果他律道德判断阶段五岁至八九岁判断受自身以外标准支配,重结果不看动机自律道德判断阶段八九岁以后判断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支配道德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同伴交往人气特点受欢迎儿童、不受欢迎儿童、受忽视儿童友谊发展对友谊认知的发展三个阶段影响选择朋友因素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家庭

11、关系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直接交往时间减少教养关注重点转移父母对儿童控制和儿童自主管理的消长变化亲子关系的特点父母和儿童对其行为的共同调节亲子关系质量的决定因素家长素质人际交往与父母交往下降,与同齡伙伴交往上升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项目内容具体内容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生理发育加速身体加速成长生理机能发育加速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心理生物性紊乱,并且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记忆的发展记忆容量发展记忆广度达到一生的顶峰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

12、都达到高峰思维的发展形式运算阶段的特点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展特点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情绪变化特点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自我中心性特点独特自我,假想观众第二反抗期主要表现因独立自主意识受阻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反抗的对象父母形式激烈抵抗和冷漠相对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年龄阶段、共同点和不同点心理社会问题网络游戏成瘾、青春期精神分裂、自杀倾向、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概

13、念比较从出生到幼儿期(主要指01岁)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为第二个发展加速期。第一反抗期在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第二反抗期在青春期出现,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在1824个月出现,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在青春期出现。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青年期(17、1835岁)的心理发展青年期的一般特征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阶段性: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概念抽象性日益增强,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结构更加分化自我概念认知水平提高的三个途径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年期的重要发展任务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稳定道德推理的发展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取向功利取向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好公民”取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普遍道德原则取向第七节中年期的心理发展中年期(3560岁)的心理发展中年期生理变化男性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中年转换期、人生特殊期、在家庭中的角色、充满挑战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现实性、灵活性和智慧性辩证逻辑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智力发展早期学说,特殊智力学说,流体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