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清史稿》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

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12KB
约26页
文档ID:175244050
2021年《清史稿》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_第1页
1/26

《清史稿》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 《清史稿》卷一百五 ___ 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 △瑞典 那威 丹墨 和兰 日斯巴尼亚 比利时 义大利 瑞典即瑞丁,在欧罗巴西北境,与那威同一区雍正十年始来华互市道光 ___七年春二月,与瑞典及那威国订通商约时法、美诸国通商,俱仿英和约条款瑞本小国,亦求照英、法、美三国成案议通商条约时瑞钢铁等项价甚贱,并求酌减税则两广总督兼五口通商善后事宜耆英以各项税钞甫经议定通行,未便因瑞钢铁率议轻减,不许;惟通商条约奏请许之遂与瑞公使李利华订约三十三条同治六年, ___派出使大臣志刚等游历各国,至瑞递国书光绪三年八月,瑞典开万国刑罚监牢会,使臣爱达华达摆柏照会驻英使臣郭嵩焘,请中国派员入会嵩焘以闻,许之 ___五月,瑞典国教士梅宝善、乐传道二人往麻城县宋埠传教,被殴致毙, ___瑞典总领事柏固闻,赴鄂见张之洞,要求四事:一,办犯;一,抚恤;一,参麻城县知县;一,宋埠设教堂时犯已缉获,张之洞允办犯、抚恤,而参麻城县则不许,谓麻城县事前力阻,事后即获正犯,未便参劾至开教堂,宋埠民情正愤,改在汉口武穴觅一地建堂,柏固亦不允久之,始议定绞犯二名,给两教士各一万五千元,失物诸项一万五千元,期 ___月后再往传教。

三十四年六月,与瑞修改通商条约先是瑞使倭伦白来京,请觐见呈递国书,并照称奉本国君主谕,请修改通商条约,并录其君主所给议约全权 ___送外务部外务部以道光 ___七年所订瑞典那威条约系两国联合所立,近两国已各 ___,前订之约距今六十年,通商情形今昔不同,当重订约,以资遵守,许之於是瑞使拟具约稿三 ___款,大致多采各国与中国所订约款外务部以所拟款目繁多,另拟约稿,并为十七款研商久之始定议外务部因上奏,言:“臣部另拟约稿,归并为十七款查向来与各国所订条约,我多允许与各国利益,而各国鲜允许与我利益,按诸彼此优待之例,实非平允惟光绪七年巴西条约暨 ___五年墨西哥条约,多持平之处此次拟议约稿,注重此意,不使各项利益偏归一面,更於各约中采用较为优胜之条,取益防损如第三款领事官应照公例发给认许 ___,第十款订明俟各国允弃其治外法权,瑞典亦必照办,第十三款声明给与他国利益,立有专条者,须一体遵守,方准同霑,俱系参照巴西、墨西哥二约第十二款入教者犯法不得免究,捐税不得免纳,教士不得干预华官治理华民之权,俱系参照中美商约又瑞使原拟约稿有数款照录英、美、日各商约,今皆删去如商标、矿务之类,则以第十三款内载所有商业、工艺应享各利益均一体享受等语括之,如加税、免釐之类,则以第十四款内载中国与各国商允通行照办遵守等语括之,以免挂一漏万。

於第五款内又载进出口税悉照中国与各国现在及将来所订之各税则 ___等语,亦可为将来加税不得异议之根据此外各款,如派驻使、设领事,及通商、行船一切事宜,始终不离彼此均照最优待国相待之意,以扼要领而示持平虽瑞典远在欧洲北境,现尚无前往贸易之华商,其所许我利益,未能遽霑实惠,然际此中外交通,风气日开,不可不预为地步数旬以来,与瑞使往返磋磨,间有字句删改无关出入之处,亦辄允其请,而大旨已臻妥协谨录全约款文,恭呈御览如蒙俞允,应请简派全权大臣一员,会同瑞使署名画押,仍候批准互换疏入,报可宣统元年四月,在北京互换 丹墨即嗹马,在欧罗巴洲西北其来市粤东也,以雍正时,粤人称为“黄旗国”同治二年三月,丹马遣其使臣拉斯勒福来华,抵天津,径赴京师署三口通商大臣董恂以丹使并照,无故来京,亟函知总署,饬城门阻之而英使言:“丹国来人乃本馆宾客,请勿阻总署遂置不问英威妥玛复代请立约,恭亲王告以丹使擅越天津来京议约,万难允其立约威妥玛乃言丹与英为姻娅之国,并援法使为布路斯、葡萄牙代请换约之例固请王大臣等因语以丹使如欲中国允行,宜循中国定章,仍回天津照会三口通商大臣,方可立约威妥玛乃请嗣后外国使臣到津,应令天津领事告知中国常例,又为函致三口大臣代为之谢。

大臣等以闻,朝旨交总署核议旋派工部左侍郎恒祺会同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崇厚 ___ 五月,约成,大致以英约为本初,恒祺等议约拟仿照大西洋成案,威妥玛谓丹系英国姻娅,应从英文义辩论久之,各有增减,定和约五十五款,通商条约九款,税则一册明年五月,丹遣水师副提督璧勒来沪,派提督衔李恒嵩及江苏布政使刘郇膏与换约届时李恒嵩等向璧勒索观应换条约,而原定印约未携,只另书英字条约璧勒谓此约系照英文原定条约缮写工整,以示尊崇中国之意,并无别故;又以本 ___务方殷,不能久待遂将条约核对,与英文相符,允互换属将原定用印和约补订照缮和约之内,补钤丹副提督印信,并签押,遂互换收执九年十月,丹遣使来华呈递国书,报中国简派使臣蒲安臣、志刚、孙家穀使丹之聘也十年,复呈递国书 光绪七年十月,督办中国电报事宜盛宣怀与丹总办大北电报公司恒宁生会订收递电报 合同先是同治十年,丹国大北公司海线,由 ___、厦门迤逦至 ___,一通新嘉坡、槟榔屿以达欧洲,名为南线,一通海参崴,由 ___亚洲旱线以达欧洲,名为北线,此皆水线也至同治十二年,又擅在 ___至吴淞设有旱线至是中国甫设电局,因先与订合同十四条:一,中国电报寄往外国之线路;二,电局与大北互定通电之价;三、四,由中国寄外国、外国寄中国 ___之报,其报价应先行收清,后再划还,并在 ___立册,每月互对;六,电价概由自定,惟寄外国报须按照万国电报定章,又传报可自编新码;七,电局与大北往来用英文,惟合同以华文为主;八,大北原竭力帮助中国设电,惟中国自主之事不得干预;十,大北海线、中国旱线如有断绝停滞,互相通知;十一,中国电政归北洋大臣主持,有向大北购料者,应禀明北洋核夺;十二,大北应缴回中国电报之费,每三月一结。

时法、英、美、德四国以大北公司仅有单股海线,又沿途祗通厦门口岸,其馀如汕头、福州、温州、宁波各口皆距较远,请添设海线,就便通至各口拒之,仍专与大北公司合办方议立合同,大北公司恒宁生欲载明中国不再租陆线与他人,且须永租大北,议遂中止 九年,李鸿章致总署及盛宣怀,拟中、英、丹三公司合约,英、丹海线均至吴淞为止,将丹自淞至沪旱线购回,由我代递议久之始收回初,大北公司原禀六条内,有“不准他国及他处公司於中国地界另立海线,又中国欲造海线、旱线与大北有碍者,不便设立”二条,为大北公司独得之利益因之中国亦取得总署、南北洋及出使大臣往来电报,“凡从大北电线寄发者,不取报费”,为中国独得之利益当时鸿章已批准咨行英、美、法、德各使闻之,合词照会总署威妥玛复援同治九年允英人设海线之案,必欲大东公司添设, ___不能阻因之大北公司恒宁生请将中国官报照常给费旋复来电,谓“自十月初三日为始,所有中国头等官报由大北电线寄发者,须照章付足电资,方为发报”等语 十六年,薛福成议与大北及大东公司订立合同初,大北与大东虑我与俄接陆线夺其水线之利,故原订明沪、福、厦有水线处,贴中国十分之一,其馀各口出洋报费,悉归华局续议,并允报效海线官电之费。

嗣因各国并俄使牵制,以致久搁至是,由福成另议,祗让官电费,不要贴价,岁银十万圆 和兰,明史作“荷兰”,欧罗巴滨海之国清顺治十年,因广东巡抚请於朝,原备外藩、修职贡十三年,赍表请朝贡,部议五年一贡,诏改八年一贡,以示柔远 ___,郑成功攻 ___,逐和兰而取其地,诏徙沿海居民,严海禁康熙二年夏六月,和人始由广东入贡:刀剑八,皆可屈伸;马四,凤膺鹤胫,能迅走 ___二年,和兰以助剿郑氏功,首请开海禁通市,许之乾隆元年冬十月,裁减和兰税额初,和兰通商粤省,纳税甚轻,后另抽加一税至是,谕曰:“朕闻外洋红毛夹板船到广,泊於黄埔,起所带炮位,然后交易,俟交易事竣,再行给还至输税之法,每船按樑头徵银二千两左右,再照则抽货物之税,此向例也近来炮位听其安置船中,而於额税之外,将伊所带置货现银另抽加一之税,名曰缴送,殊与旧例不符朕思从前洋船到广,既有起炮之例,仍当遵守至加添缴送银两,尤非嘉惠远人之意命照旧例裁减,并谕各洋人知之 同治二年秋八月,与和兰立约和兰与中国通商最早,至是见西洋诸国踵至,亦来天津援请立约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以闻,朝议许之,即命崇厚在津与其使臣订和约十六款初和兰使送来约稿,皆照英、法各国及参用续立之布、西、丹国等条约、章程,分别各款请议。

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答以现在各口通商,均有定章,不必多列条款和使亦允删减,惟前往京师、南京通商,并 ___传教、减税,暨在京互换条约各节,以和文为正义争论久之,始允删去而於税则一层,许另立一款,议明各国税则届重修之年,和国亦许重修并与照会,言将来重修税则时,亦应按照价值秉公增减遂定议:一,通使;二,海舶通商;三,游历;四,传教;六、八至十二,关税;六、七,交涉案件;十三,交际议文;十四,行移文书各用本国文字;十五,利益均霑;十六,批准一年内换约此与和兰立约之始三年五月,和公使矾大何文以换约期将届,遣员伯飞鲤诣天津三口通商大臣,请在广东省城换约崇厚以所请符原议,奏请简员往朝廷命广东巡抚郭嵩焘为换约大臣届期,和使仅以钞录副本上嵩焘駮令取原本再定换约期逾年始换 十年四月,出使各国大臣志刚、孙家穀诣和兰呈递国书十二年四月,和兰公使费果荪来华呈递国书,总署允与各国使臣同觐见,礼节亦如之光绪七年,和使牒中国,称本国将於光绪九年夏在都城亚摩斯德尔登等处设立衒奇公会,请中国与各国同入会,许之是年,以候补道三品卿衔李凤苞充德义和奥四国出使大臣,此为和兰遣使之始八年二月,和使费果荪复将衒奇会章程,及增拟华商赴会章程,并开中国物产及工艺奇巧制造等件,请其会集运往。

总署饬各海关照办十一年,出使大臣许景澄如和兰递国书十三年,许景澄出使期满,以内阁学士洪钧代之 是年,两广总督张之洞特派副将 ___和、知府余瓗先往和兰所属南洋各岛调查,和兰不允前出使大臣许景澄与和外部辩论,以游历为名,和始允行既返,张之洞上疏请设领事,略谓:“日里有华工万馀众,噶罗巴华民七万馀众,其附近之波哥内埠、文丁内埠、以及三宝垅、与疏罗、及麦里芬、及泗里末、及惹加,皆和属地,华人 ___馀万众,宜设总副领事以资保护旋议从缓 ___年,出使大臣许景澄请禁机器进口,牒和兰外部,略谓:“外洋各项机器,除中国自购并讬洋商代购外,其洋商自行贩运机器,查系无〈山儿〉华民生计性命之物,酌照税则不载之货估价值百抽五,准其进口若洋商贩运机器有碍华民生计性命者,皆不准进口 ___一年,命许景澄递万寿致谢国书 ___四年,以候补四品京堂吕海寰充出使德国大臣,兼充和、奥两国公使 ___五年,各国在和都海牙设保和公会,和使牒中国请入会,许之旋派前驻俄使臣杨儒赴会又 ___红十字会、水战条约,请用御宝,由驻俄使臣胡惟德转送和 ___ ___七年,吕海寰以和属南洋各岛虐待华民,乃上言:“和属南洋各岛开埠最早,华民往彼谋生者亦最多。

噶罗巴一岛尤为薈萃之区,寄居华民不下六十万人初尚优待,后因迫令入籍,率多残虐,其故以中国未经设立领事保卫之也各岛有所谓玛腰、甲必丹、雷珍兰者,管理华人,以生长其岛者充之,擅作威福华人初到,概入供堂问供註册;赴各乡营生,须经批准,方许前往嗣下不准华民居乡之例,限 ___四点钟立将生意产业贱售而去,逾限罚银逐出,产业消归无有又华人到和属地,向须凭照方准登岸嗣又变立新例,无论有无凭照,登岸后带至官衙,绳圈一处,俟查老客有原日出口凭照放行,新客则驰入绳圈之内,候带入玛腰 ___照像,俟有人 ___始放,否则辄上鐐杻刑具,遇有轮船,驱逐出境又华人来往本岛贸易,必领路票,使费外仍缴印花银若干,到一处又须挂号,再缴银若干如一日到三五处,则两处缴费亦须三五次挂漏查出重罚又华人词讼,审费照西人最多之例,科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