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5212280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7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基础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杨杰 河北省东光县连镇八街小学摘要: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的重要层面,必须考虑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革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与素质。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其中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各国的共识,各国都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本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教

2、育部做出了“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面对全世界和全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做些什么工作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如何,这是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内容,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当前工作重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二者同时前进。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

4、主要目标是:开设信息技术必须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根据全国的总体规划,为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设定了各个层次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分层次、分步骤地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在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思路与方法,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真正融入到其他课程中去。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中小学能够上网,教师学生能够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

5、了新的契机。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环境、空间和氛围,促进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事业。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在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将带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通过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努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必将得到一个跨越式发展,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等设备必将走入教室,硬件设备的提高必将产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需求,从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中

6、小学的广泛应用。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意识准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设备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面对大量的信息技术媒体,如何应用就成为关键,这样广大教师必将学习教育技术理论,探索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学习情景,从而有利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广泛应用。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促进了硬件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紧迫感,为现代教育技术

7、的发展提供了内动力,促使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迎接时代挑战,转变观念,真正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努力,从而使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发展。总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必将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各种条件,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必将有利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三、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即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正在影响着教育的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显示它的巨大生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8、必将促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真正地实现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目标。1、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的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必须体现这个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必须是在基于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建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景,如何建构这样的学习情景,这就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基于建构主义

9、的教学设计强调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认知主体即学习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自主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的设计。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建构有效的学习环境,现代教学媒体都有其独特之处,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

10、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建构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现代教育技术对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的作用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的重要层面,必须考虑在其他课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革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与素质。但是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在当前形式下,课程整合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是若想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必须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因

11、为课程整合不是机械地把信息技术强加在课程内容上,而是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考虑学生特点和媒体特性,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实施为最大目的,这些内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与范畴,因此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指导我们的课程整合,那样我们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3、现代教育技

12、术对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问题,如果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不够,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就不会得到全面的实现,因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网络相关内容将占据很大的部分,但是光有网络硬件,而没有网上资源,那么等于没有网络,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中,其他课程也必须建立网上资源,没有相应的网上教学资源,那么就根本谈不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没有网上教学资源,就根本不能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模式,也就根本谈不上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因此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如何建设相应的教育信息资源,这就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

13、当前的重点工作,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建设教育信息资源的任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包括媒体素材的开发和网络课程的开发,这两个内容将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的未来工作重点,媒体素材的开发和网络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最终目标,那样才能真正开发出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资源来,从而促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结束语:面临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的挑战,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有其独特地位和作用,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面对信息技术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真正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自身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发展,借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东风,加快发展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发展壮大现代教育技术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