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14496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苏省涟水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选修)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1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A应肯定汉武帝奠定儒家正统地位的措施 B

2、应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C应肯定汉武帝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应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2.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B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C “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3.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吸收了其他学派的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董仲舒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宋明思想家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对材料揭示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原因概括最准确的

3、是A. 历代统治者的需要与推崇 B. 儒家思想的开放与包容C. 本土文化的滋养与融合 D. 秦汉以前的探索与选择4.顾炎武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与该观点相呼应的先秦儒家思想是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5.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别人的嘴巴,而是要尽力向善。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告诫。”这段话体现了苏格拉底A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B捍

4、卫言论自由原则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6.由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新教从天主教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天主教相对峙的一种新教由于有了内心的信仰,人们就不需要一天到晚被束缚于那些繁缛的圣事之中,不需要那一套繁缛的教阶制度和教会仪式,每个人凭着内心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材料表明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的新变化是新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对峙 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较普遍接受“信仰得救” 人们的思想彻底解放A. B. C. D. 7.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A. 天主教权被理性否定 B. 有利于民主、自由思想

5、的发展C. 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D. 设计了美好的社会蓝图8.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民主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9.“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10.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

6、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1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2.鲁迅先生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至袁世

7、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孔夫子“又被重新记得” ,主要是因为A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根深蒂固 B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C儒家思想符合专制需要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13.在鸦片泛滥时,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坚持“大清律例” ,不但适用于“华民” ,而且同样适合在华的“外夷” , “夷人有犯,并依律科断之” “与华民同照律例一体治罪” 。材料主要表明林则徐A. 有睁眼看世界的全球意识 B. 有抵御外来侵略的军事才能C. 有强烈的近代民族意识 D. 有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思想14.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

8、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A.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B. 社会上层未能警醒C. 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D. 士大夫醉生梦死15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16.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指出:“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独夫取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

9、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益,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 ”在此,孙中山阐释了A. 民主革命的最终理想 B. 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C. 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D. 民主革命失败的根源17.毛泽东提出:“有必要在我国人民中,首先是在干部中,进行解释,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 ”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B “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C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进 D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8.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

10、是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 BC D1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A 唐璜 B 人间喜剧C 等待戈多 D 悲惨世界2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正确解读是A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B “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C “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第卷 非选择

11、题(共 60 分)2材料解析题(本大题中 21 题 14 分,22、23 题各 13 分,24、25 题各 10 分,共计 6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

12、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 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 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 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3 分)(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

13、同之处。从儒学家的努力与儒学地位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 分)22.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

14、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卢梭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具体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5 分)(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3 分)(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5 分)2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现在中国人都在谈论中国梦、描绘中国梦,正向着中国梦奋力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 ,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材料二时间流淌,来到 19 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界” ,舢板对着火轮,白蜡杆子迎着洋枪,大清国周遭遍是虎狼之师。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