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51243 上传时间:2017-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奶牛各阶段饲养管理要点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先进的科学饲养方法,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 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一、奶牛阶段划分奶牛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和生理阶段分为后备和成母牛,后备牛又可被分为 06 月令的犊牛、715 月令的育成牛、16 月令到产犊前的青年牛。青年牛妊娠产犊后转入成母牛群,成母牛又可划分为干奶牛和泌乳牛。干奶牛,指成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的泌乳,妊娠 7 个月后,奶牛停止泌乳,进入恢复休整期,一般为 2 个

2、月,可分为干奶前期(停奶产前 21 天)与干奶后期(产前 21 天分娩)。泌乳牛指从产犊后开始泌乳,直至停奶的牛,可分为泌乳早期( 分娩 产后 21 天 )、泌乳盛期(产后 22 天100 天)、泌乳中期(101 天 200 天) 、泌乳后期 (201 天停奶 )。通常情况下,把干奶后期和泌乳早期称为围产期。(一 )犊 牛期 饲养管理犊牛期饲养分为断奶前和断奶后两个时期。1、断奶前犊牛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确保呼吸畅通,让母牛舔干身上的羊水,利于子宫收缩复原,排出胎衣,如果脐带已断裂,可在断端用 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时在距腹部 6-8cm 处用用消毒剪刀剪断,挤干脐带内血液

3、,然后充分消毒。新生犊牛在一个小时内必须吃上母亲的初乳,饲喂量为 2-2.5kg,温度 39OC+1,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 6-9 小时,对小母犊,应持续饲喂 3 天初乳,如果母牛患病或头胎牛,可饲喂分娩日期相近的其它健康母牛的初乳或以前冷冻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3 天后饲喂混合奶或犊牛代乳料,每次喂完后擦干嘴部,一周后训练吃草料,逐渐增加喂量,尽量提高日增重,日增重不低于 700 克。犊牛出生 10 日内,打号、谱 系登记。犊牛出生后 2030 天,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出生后 26 周去副乳头,最好避开夏季。到 60 日令时,结束哺乳期,全期喂奶量约为 350-400 公斤,测量体重后转入断

4、奶群,并做好断2奶阶段的饲养。2、断奶后犊牛早期断奶可以节约大量鲜奶,降低培育成本,由于提早补饲植物性饲料,促进了消化器官的发育。我国早期断奶的时间确定为48 周,此时消化能力已接近成年断奶早期生长发育及被毛光泽性可能差一些,但对以后的生长发育决无影响,由于犊牛具有消化器官和生长发育的可补偿性,后期增重优于断奶迟的犊牛,成年产奶量无疑比断奶晚的牛高。犊牛早期断奶关键掌握好常乳(或代乳料)与犊牛料之间的过度,出生后 15 天内就应开始补饲犊牛料(粗蛋白 20%),当采食量达到 0.751.0kg 时可断奶,达到 2.02.5kg 时可改喂混合料。犊牛期的营养来源主要依靠精饲料供给。随着月龄的增长

5、,逐渐增加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整个犊牛期禁止喂青贮等发酵饲料。在管理方面,首先做好断奶牛过渡期的饲养管理,按月龄体重分群饲养。饲养方式采取散发饲养,自由采食。另外注意保持犊牛圈舍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二)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满 6 个月龄从犊牛舍转入育成牛舍,进入育成牛培育阶段。育成牛根据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采取阶段饲养,分群管理,可分为第一阶段(712 月龄是乳腺形成的关键时期)和第二阶段(1315 月龄是瘤胃快速发育、体况快速发育阶段)。其饲养要点是: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混合精料每天 22.5kg。日粮蛋白水平达到 1314%;选用中等 质量的干

6、草,培养耐粗饲性能,增进瘤胃机能。管理方面的要点是,保证充足新鲜的饲料供应非 TMR 日粮饲喂时,注意精饲料投放的均匀度,饲养方式采取散放饲养,自由采食的模式,保证犊牛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饮温水,此阶段的奶牛生长发育迅速,合理的日粮供给,有助于乳腺及生殖器官的发育,保证达到相应的月龄体尺体重指标。育成牛的培育是犊牛培育的继续,虽然育成阶段饲养管理相对犊牛阶段来讲粗放些,但决不意味着这一阶段可以马马虎虎,这一阶段在体型、体重、产奶性能及适应性的培育上比犊牛期更为重要,尤其在早期断奶的情况下,犊牛阶段因减少奶量对体重造成影响,需要在这个时期加以补偿。如果此期培育措施不得力,那么达到配种

7、体重年龄就会推3迟,进而推迟了初次产犊的年龄,如果按预定年龄配种,那么会导致终生体重不足;同时,若此期培育措施不得力,对体型结构、终生产奶性能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此阶段的培育目标是达到是参配体重(360380kg),注重体高、腹围的增长,保持适宜体膘。注意观察发情,做好发情记录,以便适时配种。同时,坚持乳房按摩对乳房外感受器施行按摩刺激,能显著地促进乳腺发育,提高产奶量,以免产犊后出现抗拒挤奶现象,每次按摩时间以 510 分钟为宜。(三)青年牛饲养管理按月龄和妊娠情况,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618 月龄、19 月龄预产前 60 天、预产前 60 天预产前 21 天、预产前 21 天、分娩。根据不

8、同阶段生理特点进行分段饲养。 (1)16 月龄18 月龄:日粮以粗饲料为主,选用中等质量的粗饲料,混合精料每头日2.5kg。日粮蛋白水平达到 12%。(2)19 月龄 预产前 60 天:日粮干物质进食量控制在 1112 公斤,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混合精料每头 2.53kg,日粮粗蛋白水平 1213%。 (3)预产前 60 天预产前 21 天:日粮干物质进食量控制在 1011kg,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日粮粗蛋白水平 14%,混合精料每头日 3kg。(4)预产前 21 天分娩:该阶段奶牛的饲养水平近似于成母牛干奶前期。采用过渡饲养方式,日粮干物质进食量 1011kg,日粮粗蛋白水平 14.

9、5%,混合精料每头日 4.5kg 左右。青年牛的饲养模式为散放饲养、自由采食,这一阶段奶牛处于初配或妊娠早期,做好发情鉴定、配种、妊检等繁殖记录。根据体膘状况、胎儿发育阶段,按营养需要掌握精料给量,防止过肥,产前采用低钙日粮,减少苜蓿等高钙饲料喂量,控制食盐喂量,观察乳腺发育,减少牛只调动,保持圈舍、产间干燥、清洁,严格消毒程序,注意观察牛只临产症状,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工作,以自然分娩为主,掌握适时、适当的助产方法。(四)成年母牛的饲养管理成母牛饲养管理总则为奶牛创造干净、干燥舒适的生产环境,依据产奶量、体况、采食量、繁殖情况,确立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策略。1、泌乳牛生理特点成母牛按阶段划分为泌乳牛

10、和干奶牛。泌乳期奶牛的生理变化,可以用泌乳曲线、体重变化曲线、干物质变化曲线来描述。4(1)泌乳曲线奶牛产后 4060 天达到产奶高峰,峰值产奶决定整个泌乳期产量,峰值增加 1 公斤,全期增加 200300 公斤。群体中头胎牛的高峰奶相当于经产牛的 75%,干奶期的饲养、奶牛体况产后失重等都是影响峰值奶量的主要因素。泌乳高峰期有长有短,高产奶牛高峰期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高峰期后,产乳量逐渐下降。(2)采食量变化曲线奶牛临产前 710 天,由于生理变化,干物质采食量下降 25%。由于泌乳高峰出现在产后 4060 天,而干物质采食量高峰发生在产后 7090 天,此阶段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表现为产后体

11、重下降。高产乳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后逐渐增加,但增长速度比较平缓,其高峰出现在产后 90100 天,之后再缓慢平衡的下降。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产后失重提高产奶减少发病,有利于产后发情。影响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有日粮水份、粗饲料品质,日粮类型等,日粮水份以 4550% 为 宜,若高于 50%,每高于1%,DMI 下降体重的 0.02%;优质的牧草、全混日粮均可以提高DMI。另外全天候采食与干净、清洁的饮水对提高 DMI 也是必需的。(3)体重变化曲线奶牛产犊前体况处于 3.53.75 分,由于泌乳早期动用体内储备维持较高产奶量的需要,造成产后体重下降,泌乳早期体损失不应超过 507

12、0kg。产后 90100 天左右体重降到最低,最低体重出现的时间较高产奶牛高峰的出现稍迟些或同时发生,以后体重又渐增,至产后 100 天左右,体重可恢复到产后半个月时的水平。一般来说,乳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失重 3545kg 是比较普遍的,若超过此限,就会对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及母牛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高产奶牛由于其干物质采食量高峰的出现比其泌乳高峰的出现迟 68 周,因而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往往会陷入营养不足的困境,乳牛不得不分解体组织来满足产奶所需的营养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充分发挥产奶潜力又要尽量减轻体组织的分解,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要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即增大精料比例,这也就

13、是美国、日本等国 70 年代后所采用的“诱导饲养法”,亦叫“挑战饲 养法” 。实际上,高产乳牛即使采用了“挑战饲养法” ,在泌乳盛期内要安然无恙全避免体组织的消耗也是不可能的,但5可以通过此法,使其减重不超过一定限度,从而保证既能发挥出产奶潜力又不影响母牛健康和繁殖性能。由于干物质采食量达到高峰以后下降的速度较平稳,因而盛期过后要注意调整日粮结构,降低营养浓度,防止过肥。2、成年母牛饲养管理针对成母牛三个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1)干奶前期(停奶产前 21 天)干奶前期是控制、预防产后许多容易出现的问题的关键时期,应控制低钾、低钠、低钙日料,调节维持体内酸碱和离子平衡

14、。日粮应以粗料为主,日粮干物质进食占体重的 22.5%,每公斤干物质应含奶牛能量单位 1.75,粗蛋白水平 1213%,精粗比30:70,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混合精料每头日 2.53 公斤。停奶前 10 天,应进行妊检和隐性乳房炎检测,确定怀孕和乳房正常后方可进行停奶。配合停奶应调整日粮,逐渐减少精料给量,停奶采用快速停奶法,最后一次将奶挤净,用酒精将乳头消毒后,注入专用干奶药,转入干奶牛群,并注意观察乳房变化,此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调节奶牛体况,维护胎儿发育,使乳腺和机体得以休整,为 下一个泌乳期做准备,奶牛体况应处于 3.53.75 分可根据个体不同体况,增减精料喂量,控制饲喂食盐苜蓿

15、,运动场不设补盐槽。 对体况仍不良的高产乳牛要进行较丰富的饲养,提高其营养水平,使它在产前具有中上等体况,即体重比泌乳盛期一般要提高 1015%,母牛具有 这样的体况,才能保证正常分娩和在下一次泌乳期获得更高的产乳量。对于体况良好的干乳母牛,一般只给予优质粗饲料即可,对营养不良的干乳母牛除给予优质粗饲料外,还要喂几公斤精饲料,以提高其营养水平,一般可按每天产1015kg 乳所需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喂,日给 810kg 优质干草,1520kg 多汁饲料(其中品质优良的青贮料约占一半以上)和34kg 混合精料,粗饲料及多汁饲料不宜喂得过多,以免压迫胎儿,引起早产。(2)干奶后期(产前 21 天分娩)日

16、粮应以优质干草为主,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 2.53%,每公斤日粮干物质含奶牛能量单位 2.00,粗蛋白占 13%,含钙0.2%,磷 0.3%,不 补喂食盐,此段时间为围产前期, 应保持体况63.543.75,防止生殖道和乳腺感染以及代谢病发生。管理上应做好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随时注意牛只状况,产前 7 天开始药浴乳头,每天 2 次,不能试挤。干乳的最后半个月,在母牛的日粮中应提高营养水平,以准备即将来临的泌乳。尤其对于高产母牛喂给的精料水平更要高些,可按前述在泌乳盛期采用的“挑战饲养法” 。母牛在产前 4-7 天,乳房过度膨胀或水肿过大时,可适当减少或停喂精饲料及多汁料,如乳房不硬,则可照常饲喂各种饲料。产前 2-3 天,日粮中 应加入小麦麸等轻泻性饲料,防止便秘。对于干乳母牛,不仅应适当增加饲料的数量,尤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必须新鲜清洁,质地良好;冬天不可饮过冷的水,(水温以 15-160C 为宜) 和 饲喂冰 冻的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