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5063242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精选试题)(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_中药学(医学高级)-中药药理学1、寒凉药长期给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A.心率加快B.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C.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羟化酶活性提高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E.耗氧量增加2、下列关于具有解热作用的药物,错误的是()A.金银花B.板蓝根C.知母D.栀子E.肉桂3、下列关于具有抗惊厥作用的药物,错误的是()A.钩藤B.羚羊角C.天麻D.枳实E.牛黄4、寒凉药对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影响是()A.尿中儿茶酚胺(C增加B.尿中CA无变化C.尿中17-羟类固醇增加D.尿中17-羟类固醇减少E.尿中17-羟类固醇无变化5、大鼠长期饲喂寒凉药,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2、的影响是()A.心率加快B.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C.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D.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羟化酶活性提高E.耗氧量增加6、给予温热药引起的热证模型动物,其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是()A.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B.多巴胺含量降低C.五羟色胺含量升高D.谷氨酸含量降低E.乙酰胆碱含量降低7、下列有关中药四性对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正确的是()A.寒凉药能提高热证患者细胞内cAMP含量B.滋阴药能提高阴虚证患者细胞内cAMP含量C.温热药能提高寒证患者细胞内cGMP含量D.助阳药能提高阳虚证患者细胞内cAMP含量E.温热药能提高寒证患者细胞内cGMP/cAMP比值8、在五味中,有毒中

3、药占有较高比例的是()A.辛B.酸C.甘D.苦E.咸9、大多数解表药发汗、解热的化学成分是()A.挥发油B.有机酸C.鞣质D.糖类E.蛋白质10、具有收敛、固涩功效的中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挥发油B.有机酸C.糖类D.蛋白质E.氨基酸11、含挥发性成分药材适宜的贮藏条件是()A.高湿B.低温C.日照D.高温E.密封12、附子药材炮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提高有效成分溶出率C.改变药物作用部位D.消除或降低毒性E.利于贮藏13、相须、相使配伍的目的是()A.减毒拮抗B.增效协同C.减少不良反应D.减少耐受性E.增加吸收14、下列属于复方配伍禁忌的是()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

4、杀E.相反15、关于妊娠禁忌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桃仁B.大黄C.附子D.肉桂E.黄芩16、延胡索药材用醋炮制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矫味C.消除毒性D.增强补益作用E.增强吸收17、中药药动学研究内容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在体内的分布B.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C.药物的排泄D.药物的不良反应E.药物的生物转化18、寒凉药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B.加强基础代谢功能C.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D.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E.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19、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A.知母B.麝香C.羚羊角D.苦参E.金银花20、可使中枢NA和DA含量增加的一组药物是()A.

5、石膏、知母B.黄连、黄柏C.金银花、连翘D.附子、干姜E.大黄、芒硝21、长期给寒凉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心率加快B.惊厥阈值升高C.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痛阈值降低E.机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22、长期给动物温热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痛阈值降低B.心率减慢C.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D.惊厥阈值升高E.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23、大多数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功能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24、关于大多数温热药的药理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钠泵活性增加B.兴奋自主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

6、系统功能D.兴奋中枢神经系统E.抑制钠泵活性25、大多数寒凉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B.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C.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D.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E.钠泵活性增加26、多数温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A.解热B.镇静C.抗惊厥D.兴奋E.补充蛋白质营养细胞27、下列药物中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是()A.黄芩B.麻黄C.天麻D.苦参E.栀子28、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等中枢抑制作用的药物是()A.止血药B.祛风湿药C.平肝熄风药D.消食药E.补气药29、甘味药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氨基酸和糖类B.皂苷C.

7、挥发油D.无机盐E.有机酸和鞣质30、咸味药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是()A.蛋白质B.无机盐C.有机酸D.挥发油E.鞣质31、大多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是()A.安神药B.祛风湿药C.平肝熄风药D.补益药E.泻下药32、酸味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解热B.发汗C.保护创面D.抗菌E.利胆33、辛味药调整胃肠道平滑肌的主要成分是()A.氨基酸B.无机盐C.有机酸D.挥发油E.鞣质34、苦味药的重要药理作用是()A.强心B.兴奋中枢C.泻下、抗菌D.增强性腺功能E.增强机体免疫力35、咸味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含钠、钾、碘等无机盐B.具有兴奋中枢作用C.多数为矿物类和动物类药D.温肾壮阳

8、药物大多是咸味药E.具有软坚、散结等功效36、止血、止泻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挥发油B.无机盐C.氨基酸D.鞣质E.糖类37、长期应用易损伤生殖系统的中药是()A.麻黄B.桂枝C.雷公藤D.黄芪E.鹿茸38、寒凉药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是()A.尿中儿茶酚胺(C增加B.尿中CA无变化C.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减少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增加E.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无变化39、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A.大肠经B.肺经C.肾经D.肝经E.心经40、具有止咳、平喘、祛痰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A.脾经B.心经C.肾经D.肝经E.肺经41、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主要归经是(

9、)A.胆经B.心经C.肾经D.大肠经E.胃经42、中药及复方制剂工艺不同主要影响()A.药理作用B.生物利用度C.毒性D.配伍禁忌E.排泄部位43、中药药效受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指()A.肠道蠕动B.肠道内pHC.肠道内食物D.肠道内菌群E.肠道内水分44、最优化的应用中药方式是()A.中药的归经B.病人的自述C.病人的病史D.病人症状情况E.综合中药因素、机体因素、医生诊断,辨证施治45、最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中药剂型是()A.注射剂B.丸剂C.片剂D.缓释剂E.汤剂46、不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的中药是()A.苍耳子B.柴胡C.茵陈D.大黄E.栀子47、为了增强药效必须久煎的中药是()A.藿

10、香B.紫苏叶C.砂仁D.龙骨E.桂枝48、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所含成分B.产地C.采收季节D.剂量E.炮制工艺49、炮制对中药药理作用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有效成分溶出B.降低中药毒性C.减弱某一药理作用D.生物利用度增加E.加强某一药理作用50、下列属妊娠禁忌的中药是()A.砂仁B.白术C.大枣D.麝香E.茯苓5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是()A.有毒与无毒B.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C.治标与治本D.扶正与祛邪E.局部作用与全身作用52、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传统功效不一致的表现是()A.丹参改善微循环作用B.大黄泻下作用C.葛根抗心律失常D.麻黄发汗平喘作用E.天麻

11、降血压作用53、关于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不存在时效关系B.具有两重性C.具有差异性D.具有双向性E.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大部分是一致的54、抗感染作用比较显著的中药是()A.辛凉解表药B.补气药C.开窍药D.活血化瘀药E.消食药55、对肝脏基本无毒性的中药是()A.雷公藤B.大枣C.黄药子D.川楝子E.苍耳子56、中药采收时间主要影响的是()A.贮存B.有效成分含量C.中药体内分布D.便于切制E.减少毒性57、长时间用药后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是()A.穿琥宁注射液B.白芍C.当归D.党参E.六味地黄丸58、何首乌经炮制后其()A.泻下作用减弱B.补血作用增强C.抗衰老作用增强D.免疫调节作用增强E.毒性减小59、中药药效学的研究内容是()A.中药品种的鉴定B.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C.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D.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E.研究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60、下列关于中药药动学研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不良反应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生物转化61、下列关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药品种的鉴定B.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C.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物质基础D.药物在体内的分布E.药物的生物转化62、中药药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