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75060047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8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达标检测卷B卷教师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0-2021 学年选择性必修 3 高二下学期第五单元达标检 测卷 历历史史(B)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2、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 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 各州里的公民。”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A人民主权B分权制衡C天赋人权D自由平等 【答案】A 【解析】“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体现 出人民主权的思想,故选 A。 B 与材料无关;C.D 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思想。 2亚历山大历经 10 年

3、征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的远征对人类文明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远征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B掠夺了西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融D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B 【解析】亚历山大远征是前往东方,不是掠夺西方,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3从 1821 年到 1848 年,普鲁士发布了一系列法律,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人身自由,且能自由择居或 择业;而容克贵族则获得巨额赎金,用以购置机器、改良土壤、投资重工业等。这表明当时的普 鲁士() A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B私人工厂需要更多劳动力 C工业化需要调整生产关系D仍处于资

4、本原始积累阶段 【答案】C 【解析】材料能够反映出当时普鲁士政府正在调整农业政策,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但并没有 反映出经济发展的速度,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德国工业革命需要劳动力,但没有反映出私人工 厂对劳动力的需求,故 B 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到普鲁士地区,迫使当时的普鲁士不得不解 放农民,同时为容克资本家创造经济发展条件,体现出工业发展需要调整生产关系,故 C 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普鲁士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故 D 项错误。 4魏源在海国图志写道:“二十七部西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且不四载即受代, 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

5、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 否否之, 众好好之, 众恶恶之, 三占从二, 舍独徇同。 即在下予议之人亦由先公举, 可不调周平?”。 材料反映出魏源() A十分推崇美国的民主制度B对政治的度层面有所思考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D改变了器变道不变的文场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 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予议之人亦由先公举,可不调周平”,可知魏源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 描述,说明他对政治层面有所思考,故选 B 项;由材料内容不能说明这就是美国的制度,排除 A 项; 材料中推崇西方的民主制度,没有体现“制夷”的思想,排除 C

6、项;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 并没有改变立场,排除 D 项。 5.1898 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出版,即让国人心理产生震憾性效应,以至一纸风行、洛阳 纸贵。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等词,也成为当时人们的口头禅。这主要是因为该书内容 A揭示了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B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D宣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经出版,即让国人心理产生震憾性效应”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其社会进化的思想适应了当时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 ,故选 C 项;该书 内容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排除 A 项;康有为思想指导了

7、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并非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排除 B 项;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宣传进化论,并非“天赋人权的思 想”,排除 D 项。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61895 年 4 月,康有为联络各省在京举人,拟定上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 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并详论了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都察院虽拒绝代呈,但上书内容已 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海某书店还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这表明,此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B中体西用成为主流文化趋向 C发展民族经济是首要目标D维新变法主张渐成社会共识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上书内容已在社会上广为传抄,上海某书店还

8、为该上书出版了单行本”可知康 有为的维新变法主张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扩大了,故选 A 项;康有为的主 张是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项建议及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措施,这已经超出了中体 西用的范畴,排除 B 项;由题干“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可知,当时最主要的目标是为 挽救民族危机而维新变法,着眼于政治而不是经济,排除 C 项;维新变法的主张是得到了越来越多 人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它成为社会共识,而且当时维新变法运动是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的,排除 D 项。 7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 他们“渐知工人阶级

9、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 表明() A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B十月革命直接引发五四运动 C工农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D知识分子已成为革命主力军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渐知工人阶级势力 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可知,这一时期工人阶级力量 壮大,中国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表明中共成立的条件已经成熟,故选 A 项;根据所学,直接引发五四运动的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排除 B

10、项;选项表述错误,五四运动是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排除 C 项;根据所学,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排除 D 项。 8在近代中国,梁启超虽然认可国民享有自由民主权利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过分的内部竞争很可 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对此陈天华也说:“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非求个人之自由者也。” 二者认识形的主要背景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启蒙思想的传入D清廷统治的腐朽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过分的内部竞争很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非求 个人之自由者也”,可知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们为了去除国民身上的奴隶性,启蒙大众的国民观念 而反封建,但在日益严重

11、而紧迫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任务面前,知识分子民主思想激进的一面就逐渐 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惜牺牲个人自由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精神,故选 B 项;材料的主题是近代思想,并不是民族工业,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体自由民主, 排除 C 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救亡图存,并不是清廷腐朽,排除 D 项。 9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来了解英国,他对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国王要求 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以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他还没有意识到英国会发动鸦片战 争。材料表明林则徐() A天朝上国思想仍很浓厚B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正确 C对国际形势一无所知D对英国国情

12、了解不深入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林则徐通过翻译资料误判英国对华贸易坚持正当性的原则,反映了林则徐对英 国工业革命后,寻求海外市场的迫切要求和对华贸易的侵略本质认知不到位,故选 D 项;天朝上国 思想更多体现在外交方面“重华夏轻夷狄”,高估中国的国家实力与国际地位,排除 A 项;翻译资 料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信息来源,据材料“他对英国人士反对鸦片贸易的言论格外倾心,对英国 国王要求商人尊重中国法律的规定特别看重”,说明林则徐的认知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排除 B 项;据材料可知林则徐积极了解英国,对国际形势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到位,排除 C 项。 10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他认

13、为“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 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郑观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若有商无工,纵令地不爱宝, 十八省物产日丰,徒弃已利以资彼用而已”。材料表明() A爱国实业家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B实业救国思想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C早期维新派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D甲午战争推动商业立国思想发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薛福成晚年曾提出工体商用的思想”、“郑观应也认为应以工翼商”可知他们 都认为在商业发展中,要更加重视实业的发展,强调实业的重要性,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实 业的重视,而非工商皆本思想,排除 A 项;“已成为社会共识”表述过于绝对,且实业救国思潮兴 起于 19

14、 世纪末,辛亥革命后达到高潮,排除 B 项;薛福成、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材料中并 未提及甲午战争,排除 D 项。 111876 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朝廷同时派刘锡鸿为其副使。刘锡鸿后来给朝廷汇报说,郭嵩 焘在参观炮台时,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在见巴西国主时,“擅自起立,堂堂天 3 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因刘锡鸿弹劾其“投降媚外”,1879 年郭嵩焘黯然回国,称病回籍。 这反映出当时() A崇洋媚外外交观念遭人唾弃B清朝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D顽固派和维新派矛盾突出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郭嵩焘出使外国,能够主动接受和适应当地习俗,遵循国

15、际惯例,但却 遭到了一些顽固派的弹劾与排斥,最终黯然回国,称病回家,这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步入世界潮流的 艰难与曲折,故选 C 项;崇洋媚外是顽固派对郭嵩焘的攻击,排除 A 项;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朝的闭 关锁国政策,排除 B 项;材料“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说明郭嵩焘是外交官,但无法说明其是维新 派,排除 D 项。 12梁启超认为,我国救亡之道,唯有变法自强。所谓变法,其根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这一切要取得成功,就在于变官制。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变法主张 () A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热情B来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 C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极力阻挠D触及政治制度层面的问题 【答案

16、】D 【解析】依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之道在变法图强,而变法要想成功,就要变官制,即要 进行政治制度层面的变革,故选 D 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主张变法要变革官制,而非变法带来的 影响,排除 A 项;材料反映梁启超提出要变革官制,但如何变却没有涉及,无法得知其是否源于西 方近代政治学说,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超主张变革官制,认识到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 但材料未涉及封建顽固势力的态度,排除 C 项。 13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 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 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 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C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可知梁 启超认为由于国民的素质过低,即使有明主贤相建立新制度,也不会长久存在,强调国民素养对于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的重要性,故选 B 项;从材料“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