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75060040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绝密 启用前启用前 2020-2021 学年选择性必修 3 高二下学期第一单元达标 检测卷 历历史史(B)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在每小题

2、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 中国农大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止于至善”出自礼记。这表明()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 孝经 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周易 也提到“天地之大德

3、曰生”, 礼记 更明确提出“人” 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B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主义 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D已具有了人文主义精神 3古代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 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 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这些话反映的主要 思想是() A“民以食为天”B“和而不同” C“无为而治”D“崇尚礼乐教化” 4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 展进程,并

4、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BCD 5陈独秀在 20 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 价值。”不是“因孔子之道之不适合于今世”,而是因为“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 配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当时() A认为孔子是近代中国走向文明的最大阻力 B全面反对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统 C试图建立一个以西方社会为模板的国家 D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的活动 61920 年 9 月

5、,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 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 的中国。”该材料反映了 () A中国开始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B为民主革命转变奠定思想基础 C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马克思主义传播面向工农群众 7“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 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 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 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

6、义是艺术常识 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8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 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是中国文化的调味 品;三者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9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 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 B“天行有常”;“仁政” C

7、“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建议是: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并 由此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的观点() A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B是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反应 C意在抵制西方文明的侵略D为中体西用思想做了准备 11明清之际,某思想家主张: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 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下列言论与之相近的是() A民贵君轻B弱者道之用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 12在列强的屡次侵犯之下,近代中国人感受到挫折与沮丧。龚自珍指陈中国本身

8、的毛病在皇帝制 度与科举文化,魏源则从西洋文化制度寻找彼伸我黜的原故。据此可知,两人的思想() A侧重于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D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 13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 陀螺样式; 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 表情随和, 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 这种变化反映出() 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 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 141015 年进士科考试的题目就出自中庸。1027 年北宋仁宗赐给新进士的书就是中庸,1030 年改为赐大学,此

9、后两篇轮流赐给新进士。熙宁(10681078)中,论语孟子开始 在科举考试中各占一道试题。这些举措() A强化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显著提升了“四书”的地位 C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D导致科举取士制度逐渐僵化 15东汉灵帝嘉平四年(公元 175 年),议郎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外树立刻有周易、尚书 、 春秋、公羊传、论语等经书的石碑。历时 8 年,全部刻成。这些碑文成为当时读书 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这一措施() A表明儒家经典已成为国家教科书B推动了印刷术的创新发展 C促进了各地学术文化的交流发展D利于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 16中国古代政治控制主体在获得国家政权后,往往需要树立起牢固的权威

10、以巩固、加强有利于自 己的秩序。树立牢固权威的一个有效而高明的方法是使其权利和所希望的秩序合理化、神圣化。 以下最符合材料中“方法”的是() A克己复礼观念B以法治国理论C天人感应学说D宋明理学思想 17胡适指出,新文化不应用突然置换的方式取代旧文化,而要考虑“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 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由此可知,胡适() A承认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不可分割性B主张全面有序借鉴西方现代文化 C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具有不彻底性D力求用科学精神弘扬传统价值观 18顾炎武在郡县论和日知录中都提到,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主张县令经营其辖区内 的一切经济事业,也就是以

11、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中央所定的经济管理目标,由县令对 其单位实行理财承包。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A发展资本主义生产B扩大地方的自主性 C提高民众政治觉悟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19在近代中国,梁启超虽然认可国民享有自由民主权利的合理性,但他又认为过分的内部竞争很 可能会导致整体利益受损。 对此陈天华也说: “吾侪求总体之自由者也, 非求个人之自由者也。 ” 二者认识形的主要背景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B民族危机的加深 C启蒙思想的传入D清廷统治的腐朽 20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的见解,认为 “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要破除今之理学“空谈心

12、性”的弊端,必须重新回归经学。据此 可知顾炎武() A主旨在于否定君主专制B努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 C批判理学杂揉佛道思想D具有近代启蒙思想意识 21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对于这本书,徐光启 说:“此书为用至广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这表明徐光启() A否定中国传统数学成就B预感到近代中国的落后 C高估了西学东渐的作用D注意到中国科技的滞后 2220 世纪 20 年代初,受胡适影响,北大学生顾颉刚由辨伪书进而辨伪史,提出著名的“层累地 造成的古史观”, 冲击了人们确信无疑的古史系统, 并形成史学研究的“古史辨”派。 作为个例, 这可以说明

13、新文化运动() A推动思想解放B促进青年民族觉悟高涨 C完全割裂了传统D促成文化的全面转型 23面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墨子有感而发曰:“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 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为改变这一社会状况,墨子主张() 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超越功利 ABCD 24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 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基 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 A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 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 C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

14、意志 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三本卷共三大题大题,共,共 5252 分。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思潮,因 其大力宣传排满光复,政治改革和复兴古学,所以在资产阶级各派及进步民众中有很大的市场。孙 中山曾说“象满清的御史,唐朝的谏议大夫,都是很好的监察制度”,但鉴于“主持风宪”的御史 台大抵成为“君主的奴隶”,因此执掌监察权的机构“定要独立。欧美资产阶级国家建立中 所遇到的挫折,西方国家学者对三权分立及弹劾制度的一些新见解

15、,也使孙中山萌发出增补三权分 立的大胆想法。1906 年底,孙中山形成了五权宪法思想,监察独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监察独 立的思想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赋于监察制度以崭新的生命, 但在实践中屡遭挫折而始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马克敏、王波孙中山监察思想述略 材料二抗战时期,国民党推行“溶共”政策,对共产党干部拉拢腐蚀,根据地出现了腐败现 象。为此,根据地通过为人民服务等经典篇章以及整风运动等对党员干部进行反复教育。 还在政权建设中积极践行“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的主张,并按照“三三制”原则组建各 级政权,发挥党外民主人士的监督作用。各级政府还陆续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 山 东省惩治贪

16、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关于严格建立财政经济制度的决定等相 关法规,惩治腐化变质、规范权力运行。根据地还进行了“以俸养廉”的尝试,并通过“于部考绩” 和“行政督察”的探索,以“发扬民主政治,提高行政效率”。上述措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陈东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监察独立的思想提出的历史原因及影响。(9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实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9 分) 26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19 分) 材料一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 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 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二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 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