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505914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武汉初三年级四月调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5 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2015.4.16一、 (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1. B(陶冶 鄙薄 b)2. A3.B(主宾搭配不当 )4. D二、 (共 9 分,每小题 3 分)5. C(“公地悲剧”中的“公地 ”的存在本是人们极为珍视的一种分享)6. D(原因是一致的,都是“ 人们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的结果)7.B(对生态政治学研究的内容表述不全面)三、 (共 9 分,每小题 3 分)8.C(停止)9. B(助词,其他为代词)10. C(A 项“ 居然没有发现一个是冤案 ”有误,B 项“ 有幸遇到了尧、舜”有误,D项“勇于变法,施

2、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有误)四、 (14 分)11. 我听说违抗君王,违背君主,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认为并不是这样。(4 分。 “闻” “忤” “然”各 1 分,其余句意 1 分。 )12.零落成泥碾作尘海上生明月肯将衰朽惜残年菊花 相思之苦(10 分,每空2 分。前三空错一个字不得分,后两空理解正确即可。 )五、 (18 分)13.(共 6 分)特点:“小”而“青” 。 (2 分)以“乒乓球”来描绘其“小”的特点(2 分) ,以“银粉色” “柿蒂部羽毛状呈绿色”以及“很坚硬,硌手”等从颜色和质地来描绘其“青”的特点(2 分) 。14.(共 4 分)通过使用火烤和药熏等作假的方式变得又

3、大又红。 (答“采用虚假的非正常的方式来生长”和“徒有西红柿又大又红的虚假外表,却无西红柿的真实特性”亦可。答案要点要落脚在“非正常的作假的生长方式”上)15.(共 4 分)表达了对人们希望超越正常生长状态的否定和讥讽。 (答案的要点要落脚在“思想情感”上,具体要交代清楚“思想情感”针对的对象“希望超越自然规律的不正常的生长状态”和“思想情感”的类型“否定”或“讥讽” )16.(共 4 分)节令是一种自然规律,我们要像执行命令一样地遵循自然规律行事。(答案能体现出对“节令”与“命令”的正确理解即可)六、 (8 分)17. 4 分,每条 1 分。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针对“影响我们和父母(长辈)沟通

4、的因素”,且从四个方面设问。18. 4 分。要求针对自己将要面临的选择表达看法,且有让父母(长辈)安心的效果。内容完整,得 2 分。语言通顺连贯得体,得 2 分。没有针对问题回答,不得分。2七、作文(50 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阳台安装了向外推开的窗户,但为了空气流畅,窗户长期开着,几天前发现窗户竟然关不上了,可能是长期未关的原因,窗扇变了形。在抱怨窗户质量问题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别样的感悟:窗扇与窗框如同人与规则,如果制定的规则总是搁置一边,那么天长日久,没有规则约束的人是否也会像没有窗框约束的窗扇一样变形呢?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

5、整体语义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引导思考:规则与成长窗扇与窗框如同成长与规则。劝学篇曰“木直重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在成长的过程中,人需要社会家庭等规范我们自由的天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能成材成器,社会能和谐共处。规则需要被尊重,被执行,不能只是纸上的文字。这样想来命题人的立意不言而喻,规则就是让我们成长的框架。不遵守规则,肆意生长最后只能成为蓬草而非栋梁。第 18 题考查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关键词】 “人与规则”、“约束” 、“天长日久” 、“变形”(后果)【立意分析】材料中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窗户因为长期未关终至变形。

6、紧接着材料中给了我们一个“感悟”,这个“感悟” 既是材料给予我们的提示,同时也是一个限定。一方面,提示告诉我们“规则 ”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对 “人与规则”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树立一定的规矩,用以约束我们的行为。另一方面,提示还告诉我们“遵守规则” 的重要性,如果制定了规则但不去遵守,那么随着时间的发展,缺乏规则约束的人也一定会像窗扇一样变形,导致悲剧的结局,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遵守规则 ”的危害性也是立意的要点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立意为:制定了规则,还需要严格的遵守,否则这个规则就是没有意义的,最后的结果一定还是会走向悲剧。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原材料虽然是以一个疑

7、问的语气提出了这个观点,看似还有讨论的余地,但实际上,这里材料本身已经对我们的立意进行了一定的限定,如果你将立意设定为“没有规则约束也不会变形 ”,那么可能偏离了出题者的本意。19作文评价标准本题题意可从“实施规则”和“接受规则”两方面来确定,即“制定的规则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成就合格的人”或“只有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成为合格的人” 。从任一方面入手写作均可。文章“类别“和”档次“的说明: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分。“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类文:切合题意,主旨鲜明,材料典型。二类文:符合题3意,主旨明确,材料较典型。三类文:对题意的理解不充分,主旨含混,材料缺乏典型性。四类文:

8、对题意理解不准确,主旨不清,材料混乱。“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清晰。 “合格”: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有游离现象) ,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较清晰。 “不合格”: 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 ,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评价共设五个类别,一至四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 “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五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 一类:

9、上档(起评 45 分)内容:能准确表达出“制定的规则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成就合格的人”或“只有时时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成为合格的人”的题意。所用材料能恰当而充分地阐释或支撑题意,表达出实施或践行规则对人成长的意义。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清晰。内容和表达的某方面较突出的可给满分。下档(起评 40 分)内容:同上档。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或语段有游离现象) ,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较清晰。 二类:上档(起评 35 分)内容:能扣住 “实施或践行规则” , 但未强调实施规则的长期性或践行规则的自觉性对人成长的意义。

10、所用材料能阐释或支撑“实施或践行规则” 。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清晰。下档(起评 30 分)内容:同上档。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句或语段有游离现象) ,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较清晰。 三类:上档(起评 25 分)内容:只是泛泛谈论“规则” ,没有具体到 “实施或践行规则”上。所用材料与“规则”有关。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清晰。下档(起评 20 分)内容:同上档。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 ,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较清晰

11、。 四类:上档(起评 15 分)内容:未扣住材料整体语意,只是从材料的某一局部内容生发开来,与整体语意无关的。表达: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清晰。4下档(起评 10 分)内容:同上档。表达: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 ,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 ,字迹较清晰。 五类:10 分以下:(1)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 ,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2)内容与题目毫无关系,或抄写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3)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 字以内) 。 特殊情况:1.字数不足 600 字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1)

12、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 1 分。(2)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字数不足,每差一行扣 2 分。2.字数超过 600 字却没有完篇的处理方法:(1)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2)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3.缺少标题扣 2 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译文:狄仁杰在仪凤年间担任大理丞,一年之内审理判决了积压案件达 17000 件,没有一个认为冤屈再要求申诉的。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不慎砍伐了太宗昭陵上的柏树而获罪,仁杰上奏,认为他的罪过应当免去其官职。高宗下诏命令立即处死他,狄仁杰又上奏说此人罪过不当处死。高宗气得变了脸色,说:“权善才砍

13、了昭陵的柏树,是让我背上不孝的罪名,必须处死他。 ”左右群臣都示意仁杰退出宫廷,狄仁杰说:“我听说违背圣意,违抗君王,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很难的事,我以为并非如此。如果处在桀纣时代,的确很难办;但如果处在尧舜时代,就容易做到了。我今天有幸遇到了尧舜一样的贤君,所以不怕像比干那样被杀掉。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窃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向汉文帝诤谏,定罪时并没有将盗贼砍头示众。魏文帝准备要发配某个人,辛毗拉着文帝的衣摆而劝谏,也被文帝采纳。况且,贤明的君主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改变,忠诚的大臣却不能被威权所恐吓。如今陛下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后,没脸面去见地下的张释之和辛毗。陛下制定法律,悬挂在象魏之上,流放、处死等刑罚,都有其等级次序,哪有所犯并非死罪,就叫判处死刑的?法律既然没有准则,那老百姓该怎么办呢?陛下如果一定要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吧。古人说:如果盗取长陵一捧泥土,陛下如何治他的罪?如今陛下为了昭陵的一株柏树杀死一位将军,那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王?这就是我不敢奉命处死权善才,使陛下背上无道的恶名的原因啊!”高宗的怒气渐渐消解,权善才因之免于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