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927259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治应当成为一种公众信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的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大帝国的缩影。万历十五年采用的是“聚焦”的写法 。万历十五年,这个春寒料峭的公元1587里发生的林林总总,看似平淡无奇,却已为大国的衰颓埋下了伏笔。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犹如历史的长镜头,探讨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中国是如何从唐、宋强盛后,

2、逐渐地失去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又是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失,让我们的帝国丧失掉革命的机遇。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苦闷的万历皇帝、有才的张居正、老成的申时行、古怪的海瑞、孤独的戚继光、矛盾的李贽。他们在理想和现实、道德与法律、自由与体制、公德与私欲的冲突中挣扎、逃逸,饱受煎熬。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中,没有人可以功德圆满。万历皇帝是一个不愿被文官集团操控的帝王,皇帝象征一种制度,名义上他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代表着至高无尚的皇权,实际上处处被文官掣肘,受礼仪规矩束缚,受道德约束,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张居正是一位企图改革以求国富

3、民强的强权主义者,他代表着新兴的以经济制度为主的技术性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他坚持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来巩固国家的发展。申时行是一位走中庸之路的和事老,他代表了原有的礼仪与制度的一元道德政治体制,他处处运用阴阳两种人际关系来调和冲突,构建他的“和谐社会”,富有积蓄,却不近悬崖,不树异帜。海瑞是一个试图以个人领导社会道德重返淳朴的理想主义者,他代表了道德和法治法律的难以调和,海瑞尊重崇敬法律,并且刚正不阿的执行法律,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始终又放不下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戚继光是一位才华横溢用体制实现自己抱负

4、的一位武将,他代表了传统制度外的一种创新,作为一位锐意进取、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者,他创立的新兴军事模式在原有制度下终究还只是美丽的昙花一现,最终他也逃脱不了有志难伸的坎坷命运。李贽是一位自相矛盾的思想家,他代表了多元思想对于传统的无力冲击,花甲之年弃官出家的他试图抛弃传统的约束,追寻思想的自由,但思想的自由终究也难逃政治的束缚。这六个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共同揭示了万历十五年的主旨: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年只是明朝建国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

5、本矛盾则早已埋定。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因为这个症结的存在,一切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中国两千年社会以道德代替法律,实行德治统治,在这种模式下,道德是剔除理性的刀具,理想则成为一种多余。大多数民众甚至是统治者本身的个人理想、呼声、要求、意愿等主体感受不仅不能得到回应,甚至被有计划的清除。“外儒内法”是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治国方略,然而封建社会的法治不是体现为法律条文的完善合理,而是体现为刑法的严苛残酷。儒家思想更适合于统治阶级,“孝亲忠君”的道德规范树立了牢固的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它更容易使百姓安生乐业,于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就渗透到上至

6、皇帝、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思想加上礼教构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内核,因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也不得不深受道德的影响。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道德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促进人类共同行为准则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它。但是将一成不变的道德准则作为万能的手段来调控社会的一切问题,则是异想天开的。道德不同法律,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而维持道德的则是传统。因而法律的出现,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 我们应当明白,对于一个政治体系而言,政治制度化是至关重要的,是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的必要。理性操作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理想更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与

7、生命之源,在一个上行的社会中,制度化、理性和道德都是必需之物。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当今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现代化社会必须更加重视法治化的建设,正如古希腊的一句谚语所示:“要过好的生活就必须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城邦”,在这个伟大的城邦内,正义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法治成为一种公众信仰,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我们应当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法律,建设公平、公正、平等的法治社会,辅之以德治,这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所在,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才是坚持华夏民族光荣与梦想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