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918899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考试题库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地理学1、 名词解释题第2页区位 ; 区位理论 ; 区位因子; 区位条件; 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 通达指数;遍在原料: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第3页需求圆锥体;中心商品; 基础聚落;门槛值;跨国公司; 产品周期理论;区域经济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产业; 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潜导产业 ;极核式空间结构;区位指向; 农村工业化 ;增长级; 支配效应; 极化效应;扩散效应; 乘数原理; 加速原理;经济地域综合体; 经济区; 经济区划; 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梯度推移理论;第4页中心-外围理论; 绝对成本学说; 相对成本学说; 经济地理学的特性; 区域经济结构; 区际

2、联系; 回波效应;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 内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 增长极;中心性;中心地 ;区域创新网络;需求收入弹性; 战略外包二、问答题4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4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4古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与联系4区位因子的演变5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5市场对经济区位的一般影响5政府行为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运费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5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形成机制、主要内容和意义5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缺陷6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6胡佛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6克里斯塔勒中心地

3、理论的主要内容6廖什市场区位论的重要内容7集市的特征7斯坦集市理论的重要内容7企业成长动因7企业空间扩张规律7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7各种企业空间演变模式的共同点7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要求7跨国公司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之间的相互关系?8如何选择主导产业8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机制8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8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8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8弗里德曼的空间结构演变理论8集聚机制及其成因8扩散机制及其成因9集聚与扩散机制的相互关系9空间近邻关系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9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9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9胡佛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9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9经济区

4、划的原则9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10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及途径10比较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差异?10胡佛的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什么?10中心地等级结构的普遍性特点10一般经济轴线主要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10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10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10简述双核结构模式的内涵,并列举出我国至少5个包含该模式的区域(用城市模式)?1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11简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11简述外包价值活动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11跨国公司总部或其区域总部在全球化区位特征是什么?11公司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11论述产业集

5、群的主要特征?11论述跨国公司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及其原理?12论述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周期划分与各阶段区位的国家选择?12中国产业集群的特点?12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1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12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思想?12比较成本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13试论述现代经济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研究特征及其新进展?13简述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13简述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3一、名词解释题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 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因子:影

6、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外部规模经济:属于空间集聚经济,指若干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产生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产生。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遍在原料: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 局地原料:只有在特定地方才存在的原料。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 区位重量:单位产品所产生的运送总重量。需求圆锥体:廖什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只存在一个企业,随着距离生产地距离的增加,运费增加,销售价格增加,需求量随之减少,到市场边界需求量为零,将需求曲线围

7、绕生产地的销售量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锥体就是需求圆锥体。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基础聚落:廖什中心地理论中等级最低的消费者居住地和企业的分布地。门槛值: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被称之为中心地的门槛值。跨国公司: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产品周期理论:由弗农提出的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空间变化的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因为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方面的要求、情况不一样,生产布局地也应进行相应地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各经济单位

8、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主导产业: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产品输出率高,二是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潜导产业:当前规模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

9、,前景广阔的产业。极核式空间结构:区域发展早期的空间结构模式,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就被称为极核式空间结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空间近邻效应: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种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农村工业化:指农村地区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增长级: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支配效应 :增长

10、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乘数原理: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于投资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加速原理: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经济地域综合体: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1、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划:经济区划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按照既定的原则、指标,识别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并把它们的空间界限划分出来;二是对各种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依据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对经济区未来发展方向、目标、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等 进行战略性规划,提出相应的对策。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用于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地区发生,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领先于其它地区,该发达地区被称为北方,

12、欠发达地区则被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不利作用称为极化效应,有利作用称为涓滴效应。梯度推移理论: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进。中心-外围理论:上世纪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

13、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绝对成本学说:由斯密提出,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产品交换,则对有关国家都有利。相对成本学说:由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如果有两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大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大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相互获得利益。经济地理学的特性: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质。它包括:地域性;系统性;综合性。区域经

14、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回波效应:表现为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受收益差异吸引而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造成落后地区的衰退,区域差距扩大。货物的供给范围(商品服务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即为货物的供给范围。货物供给范围上限: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货物供给范围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的正常

15、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内部范围经济:价值链的内部整合使垂直整合或多元化企业得以在企业内部实现不同价值创造环节的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同时还可以使企业资源在不同价值链的相同环节上实现共享,带来成本的节约。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的扩大而获得的效益或基于价值活动的可分割性,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实行分工与协作,价值链各环节在企业内部或不同企业间实现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规模经济: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或基于产品或设备的整体性及价值活动的不可分割性,成本在产品或不同企业间的分摊,从而获得的效益。经济协作区:是行政区向经济区的一种过渡形式,以横向经济联合为主要目的。由各级政府建立的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集合体。中心性: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地:为周围居民提供中心商品和服务的场所,通常为城市、城镇。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