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915924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教学大纲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主干课程 总学时数:6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二、课程性质、目的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主要学科之一,其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儿科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不断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研究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办法。儿科学的宗旨是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儿科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使学生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

2、诊断及治疗方法,使学生能初步处理儿科急危重症,掌握儿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初步具备科学研究能力,为以后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配合第八版儿科学教学,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我们对儿科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对学时分配和具体安排均做了相应的调整。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理论内容与学时安排序次教学内容学时数第一、二、三、四章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儿科疾病诊治原则6第 五 章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4第 七 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6第 八 章遗传性疾病1第 九 章免疫性疾病2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6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6第十三章心血管系统疾病5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4第十五章造血

3、系统疾病4第十六章神经肌肉系统疾病5第十七章内分泌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合 计50 实习内容与学时安排序次教学内容学时数1总论与维生素D缺乏症32新生儿疾病33小儿腹泻34呼吸系统疾病35心血管、神经肌肉系统疾病36泌尿、造血系统疾病3合计18 五、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病例图片或动画模式使学生能形象地理解课堂内容,在课堂上适当介绍国内外儿科领域的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师生互动,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授结束后留相应的思考题。实习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反复强化训练。六、成绩考核方

4、式理论成绩: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课间见习成绩:见习报告及见习病历。七、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理论部分第一章 绪论目标要求: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2、熟悉: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3、了解:我国儿科学的范围、任务及发展。教学内容:1、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2、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包括解剖、机能、病理、免疫、心理、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3、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第二章 生长发育目标要求:1、掌握: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头颅骨、脊柱、长骨、牙齿等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计算方法、

5、测量方法及异常情况的意义。2、了解: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教学内容:1、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2、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包括:体重:出生体重,体重增长的规律,计算公式,测量方法。身高(长):出生身长,身长增长的规律,计算公式,测量方法。头围:出生长度,测量方法,正常值,异常情况的意义。胸围:出生长度,测量方法,正常值,异常情况的意义。上臂围:测量方法,正常值,异常情况的意义。3、系统的生长发育:头颅骨发育:前囟、后囟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异常情况的意义。脊柱的发育:脊柱生理弯曲的形成时间。长骨的发育:骨化中心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异常情况的意义。牙齿的发育:乳

6、牙及恒牙的出牙时间、顺序、出牙时可有的一些表现,异常情况的意义。4、神经心理发育:各年龄期小儿感知、运动、语言的发育,心理活动的发展。第三章 儿童保健目标要求:1、掌握:计划免疫程序。2、熟悉: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3、了解: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教学内容:1、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包括胎儿期及围生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2、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包括婴儿各种预防接种实施程序、护理、营养、儿童心理卫生、定期健康检查、体格锻炼、儿童伤害预防等。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目标要求:1、掌握:药物治疗原则。2、熟悉: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教学内容:1、儿科病史采集

7、和记录方法。2、儿科体格检查。3、儿科药物治疗原则。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母乳的特点;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2、熟悉:小儿时期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与调节。3、了解:人工喂养方法;婴儿的食物转换及幼儿膳食安排;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手足搐搦症的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各年龄小儿能量代谢特点,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及水的需要量。2、母乳的特点、成分变化、人工喂养方法。3、婴儿食物转换及幼儿膳食安排。4、维生素D的来源、生理与调节。5、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

8、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第七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目标要求: 1、掌握:新生儿分类;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2、熟悉: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3、了解: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教学内容:1、新生儿、新生儿期及围生期的定义,新生儿分类。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定义。3、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4、新生儿缺

9、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5、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新生儿黄疸分类,鉴别黄疸的实验室检查。6、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2、了解: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学基础、核型分析及遗传咨询。教学内容:21-三体综合征的的遗传学基础、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遗传咨询及治疗。第九章 免疫性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了解: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教学内容: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的病因、发病

10、机理、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熟悉: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3、了解: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教学内容:、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熟悉: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3、了解:小儿呼

11、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发病机制、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2、肺炎的分类。3、支气管肺炎的病因、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2、熟悉:正常胎儿循环及出生后血循环的改变。3、了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诊断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发病机理。教学内容:1、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2、先天性心脏病的

12、病因、预防、分类。3、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4、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及治疗。2、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鉴别诊断。教学内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小儿贫血的概念和分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病

13、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2、熟悉:生后造血的特点和不同年龄小儿的血象特点。3、了解:胚胎期造血的特点;铁的代谢特点。教学内容:1、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2、小儿贫血的概念和分类。3、铁的代谢特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防。第十六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和入侵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后遗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2、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急性惊厥发作的病因分类与特点。3、了解: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14、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和入侵途径、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后遗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2、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3、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4、急性惊厥发作的病因分类与特点,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第十七章 内分泌疾病目标要求:1、掌握: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2、熟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鉴别诊断及预后。3、了解:甲状腺激素生理及病理生理。教学内容: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释放及其调节,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实习部分 地点:儿科病房目标要求:1、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异常时的意义;小儿计划免疫程序;母乳喂养的优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房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