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48366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二语文甜甜的泥土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甜甜的泥土这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选自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的甜甜的泥土 。 “甜甜的泥土”有着深刻的蕴含,耐人寻味,值得一读。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 “超短篇小说” 。小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仍具有小说的一般特点。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把这篇小说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第 15 段) ,交代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开头一句“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 ,通过景物描写交代了自然环境和故事发生的时令。“残雪”为下文写把奶糖埋在雪中伏笔。时令是立春,气候“还是很冷” 。人物是“她”

2、 ,从后文知道“她”是一位离异的母亲。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 “倚着”表明她站在那里的时间已很久。 “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以生动的比喻说明她专心致志等候着放学后儿子的出现,表现了她对儿子的至爱亲情。一阵铃响, “她黯淡的眼神里,射出了热切的光” 。 “黯淡的眼神” ,反映了离异后不能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不能经常看到儿子、照顾儿子,给她带来的创伤。 “热切的光” ,反映她即将见到儿子的内心的激动。在这里作者采用画眼法,即取神法,写出“她”将见到儿子而兴奋、激动的心情。但“她”很快失望了,因为放学的孩子走完了,她并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 “吱呀呀的大铁门,锁住了沉寂的校园”,也锁住了她那

3、热切的眼光、热切的心。第二部分(第 618 段) ,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与悲痛。 “她一阵晕眩,几乎站立不住,跌跌撞撞地扑过去,双手紧抓铁栏使劲地摇着。 ”这是行动描写,写出了一个母亲在见不到自己的儿子后心灵上所受到的严重打击,她那似乎发疯地使劲地摇铁栏的行动与先前的“一动不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目光呆滞”又与先前的“热切的光”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从“她”与传达室老头断断续续的简短对话中获得信息:她渴望见到的是她的亲儿子,叫王小亮,刚八周岁。她不知道王小亮在“几年级几班” ,由此可见,她已经好久好久没有与自己的儿子见过面了。这次她守候在校门口,是想见一见自己的亲

4、儿子,同时,把“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给自己的亲儿子。这不是一包普通的糖,而是一包蕴含着崇高母爱的糖,是一颗爱子之心。所以,当老头见到她那“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时, “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 “疑惑”的是,这个女人是王小亮的亲人,为什么要跑到学校来送糖;“明白”的是,老头感到她可能有难言之隐,她与王小亮可能有特殊关系。第三部分(第 19 段) ,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 “下午” ,交代时间。王小亮得糖后, “惊喜极了” 。为什么如此惊喜?因为“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 ,表明他失去母爱已有很长时间了。那么,有谁知道他“最喜欢吃的奶糖”呢?“微

5、微思考了一下” ,就明白只有他的亲妈妈才知道。所以,他明白这包奶糖是亲妈妈送给他的,心里感到幸福欢乐。他要把这份欢乐与同学、老师共享,他“笑眯眯地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颗,给要好的伙伴发两颗,又恭恭敬敬地给了老师五颗” 。这表明王小亮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小说接着具体描写了王小亮的快活情景,他“快活地叫着、跳着,连那只张了嘴的破鞋也甩掉2了” 。这一细节也从侧面暗示他在失去母爱后生活的艰苦情境,连鞋子都是“张了嘴的” ,也为他的后妈对他的虐待伏下一笔。 “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 ,表明老师目睹同学们的欢乐情景,想到王小亮平时在失去母爱后的艰辛情况,也许不由难过得流下眼泪了吧。同学们的欢乐与老师的悲伤再

6、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读者联想无穷,发人深省。第四部分(第 2021 段) ,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后妈虐待的情况。矛盾冲突发展到了顶点。 “现在的妈妈扬起细眉在爸爸的耳边嘀咕什么” ,这一句一方面表明后妈在家中善于打扮邀宠,另一方面也表明后妈存心不良,专门唆使爸爸打王小亮。王小亮回想起“抓起一根柴棍,气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的不明事理的爸爸,巧妙地迅速地“将糖埋入路边的雪堆中” ,显示了他的智慧与应变能力。 “这一夜,小亮睡得特别香,特别甜。 ”写出了王小亮在得到母爱后的甜蜜心理。 “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 ,这写出孩子希望离异家庭能破镜重圆的迫切愿望。这也是千万离异家庭的

7、孩子的共同愿望。第五部分(第 2224 段) ,写矛盾冲突的结果。 “第二天” ,进一步交代时间的转移。“小亮起得特别早” , “特别”二字表明王小亮有“特别”的事要做。 “他照例先把全家的便盆倒掉、涮净,再淘米、添水、捅火、坐锅” ,这六件家务事照理应该由妈妈承担,现在却要一个刚 8 岁的孩子来承担,可想他平时生活的艰难。 “照例”两字,说明他要天天承担这繁重的家务劳动。 “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 ,这句话告诉读者,王小亮放午学为什么不回家吃饭,妈妈为什么在校门口见不到他,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 ,原来他中午是啃一块冷馍啊!一个 8 岁的孩子吃不到热饭,却啃一块冷馍,这是多

8、么凄凉的情景啊!怪不得他亲妈妈在校门口要哭泣着喊:“亮!我的小亮!”也怪不得老师要“悄悄背过了身”!世上谁无父母,谁无孩子,我们读到此文,想到此景,也难免要流下同情的眼泪吧!这个故事照理是一个悲剧,但作者却别出心裁,在结尾安排了一个喜剧性的结局。因为“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浆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 。小亮“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 。这是一个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的结尾,给人无穷的联想的结尾。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

9、些人类的爱,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古代希腊神话中,就把大地比做“母亲” ,中华民族也历来认为“坤为地,为母” , “万物生于地,人生于母亲” ,厚德载物,地生万物,没有偏袒。母亲的胸怀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广,那样慈爱,那样公正,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使他们幸福成长。这就是这篇小小说的主旨和蕴含所在吧!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美国作家欧亨利指出小小说的特点是:立意新奇;结构严谨;结尾惊奇。 甜甜的泥土完全具有这些

10、特点。1. 立意新奇,结尾惊奇。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甜甜的泥土却打破这一旧案,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新鲜独特之感。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可以说是不足为奇的,奇就奇在结尾部分。奶糖融入泥3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的这一新奇的构想,这一新奇的结尾,不仅使读者拍案惊奇,而且富有诗情画意,含义无穷,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妨可以这样认为,这一结尾也许是作者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古典名句获得

11、启发而构思出来的。所以,惊奇的结尾也是源于生活的真实。2. 结构严谨,妙用对比手法。这篇小小说以一包奶糖为线索,开头是送奶糖,中间是吃奶糖、埋奶糖,结尾是化奶糖,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小说还妙用对比手法。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这些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王小亮“过去妈妈”的慈爱, “现在妈妈”的冷酷,王小亮的坚强、机智和可爱,传达室老头的通情达理,都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模拟试题】一. 请将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字形完

12、全正确的一个的字母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1. g 踌躇(chuzh) h.蹒跚(pnshn) j.奔丧(sng) ( )2. e.请帖(ti) o.涮净(shu) q.踹测(chui) ( )3. n.晕眩(xun) b.愠怒(yn) v.呆滞(z) ( )4. f.吮指头(yn) i 惺忪(xngsng) y.女红(hng) ( )二. 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1. chu 谢 n. 酬 u.筹 z.惆 ( )2. chui 测 m.踹 g.揣 p.湍 ( )3. su 屑 n.锁 l.唢 r.琐 ( )4. 失魂落 p c.魅 g.魁 u.魄 ( )5. din 记

13、 s. 踮 q.掂 i.惦 ( )6. 不能自 y g.已 v.己 i.巳 ( )三. 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有错别字,请将它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1. x.暗淡 y.黯淡 u.暗然 i.黯然 ( )2. r.无精打采 c.喝彩 o.兴高彩烈 a.彩排 ( )3. m.歉疚 a.灵柩 h.负玖 p.咎由自取 ( )4. p.嗫嚅 q.蹑手蹑脚 n.镊子 e.嗫足 ( )5. f.炫目 j.目眩 h.炫耀 n.眩耀 ( )6. g.人影撞撞 n.憧憬 u.瞳孔 y.一幢楼 ( )7. t.惊惶 u.惊慌 y. 慌然 w.惶然 ( )8. j.簌簌 h.漱口 l.癞蛤蟆 i.万簌俱寂 ( )9. c.泛滥 d.褴褛 h.门褴 n.滥竽充数 ( )10. u.元霄 g.云霄 e.宵夜 o.通宵 ( )四. 将正确字音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41. 铺(A.p B.p )铺张( ) 饭铺( ) 三十里铺( ) 床铺( )平铺直叙( ) 铺床( )2. 差(A.ch B.chi C.ch D.c)差别( ) 差遣( ) 差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