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74788803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必修下册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达标检测卷B卷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必修下册高一下学期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历 史 (B)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地理上的东欧指由波罗的海东岸至黑海东岸一线向东达乌拉尔山脉的欧

2、洲东部,在近现代历史上,大国的争夺使东欧的政治版图多次大幅改变。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有学者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A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C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D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3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发表演讲提出:“美国应尽自己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以防止欧洲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该演讲说明美国()A主动承担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责任

3、 B努力恢复和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C引导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发展的道路 D力图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阵营4二战后,英国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国“为大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联邦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耗资几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是()A消除贫富差距 B美化政府形象 C刺激社会消费 D缓和社会矛盾52020年5月以来,美国因为警察暴力执法致使一名黑人死亡从而引发了席卷全美的暴力抗议活动,让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再次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上个世纪60年代也有一场规模庞大的黑人民权运动,迫使美国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为非法。上世纪60年代黑人民

4、权运动的领袖是()A帕克斯 B马丁 路德金C林肯 D大卫史蒂夫6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中声称,赤字连年增长是“为了目前暂时的方便而把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子女的未来抵押出去了”,“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一个需要作出艰难决定的时刻”,“必须削减赤字”。此后,美国政府()A削弱国际经济合作 B扩大国有经济规模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 D大力支持福利制度71962年苏联学者利别尔曼建议,用利润、奖金、价格、货币等手段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围绕此建议展开了学术讨论。 这一讨论()A主张恢复新经济政策 B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C动摇了公有制的地位 D促进了苏联经

5、济体制改革8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9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名为“新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改革恢复了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扩大了企业自主权并提倡物质刺激。这些举措()A延续以往改革的基本政策 B从根本上冲击了斯大林体制C受到了美国新经济的影响 D推动了国民经济的短期增长10从1988年

6、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放松对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管制,推行租赁承包制,但粮食产量连年下降,戈尔巴乔夫的个人支持率也下降至16%。这表明当时苏联()A国民经济结构已趋向合理化 B改革获得了农民的大力支持C改革仍以行政干预手段为主 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积重难返11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提出的行动纲领指出:“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是有害的,因为它袒护懒汉和责任心不强的人而损害勤劳和舍己为公的人,袒护非熟练工人而损害熟练工人”这说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A力图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B尝试改革原有僵化的经济体制C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D汲取了“新经济体制”的优点121959年,苏联把全国划分为

7、105个经济行政区,其下属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的工业,产值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的72%,而中央直接管辖的工业,产值急剧下降。据此可知,苏联这场改革()A对高度集中体制进行了调整 B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使苏联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 D推动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13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出现“夜间人”现象。“夜间人”指白天注意与官方保持一致,夜间则阅读地下出版物,交流政治笑话,议论时政,抨击权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从以史为鉴角度看,“夜间人”现象表明()A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的必要性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潜伏着失败的危机C强化社会主义国家监察体制的重要性 D苏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战略改革失败14斯

8、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认为:“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在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认识角度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评判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15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A建立了以知识经济为基

9、础的“新经济”B在太空竞赛、军备竞赛中胜过美国C错过经济改革最佳时机D农业发展水平大幅度下降161953年9月,苏共中央决定,将义务交售的畜禽产品的采购价提高64倍,奶类产品提高1倍,土豆提高15倍。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这些措施旨在()A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 B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行新经济政策17古巴革命后,由于新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和企业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国垄断资本丧失了在古巴的一切经济特权。而美国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也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便利的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供应地和转口贸易“码头”,失去了进一步剥削和掠夺古巴的机会。这说明古巴革命()A冲击了美国的经

10、济霸权 B削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C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181947年,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尼赫鲁所说的“厄运时代”是指()A受英国的殖民统治 B持续的国内战争C印巴战争 D东南亚金融危机19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20二战后,日本政府在1955年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自立和充分就业

11、,联邦德国政府采取“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法国戴高乐政府实施国有化和经济计划。这表明当时资本主义国家()A效仿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B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积极维护国际经济秩序 D解决经济“滞胀”的现象21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A“自由放任”政策推行 B“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22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记录。美国经济学家乐观的认为

12、,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国坚挺地位B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为零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D缩小贫富差距,避免了财政赤字23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也有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A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B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C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中的利益之争D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241949年11月

13、,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A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 B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C维护其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 D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三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 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沿着先前的东西柏林分界线伸展开来。以下是柏林墙大事记:1948年6月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