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47330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 年崇明高三一模语文试题1、阅读(8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6 题。(17 分)神话思维创作铁舞神话是什么?通常我们是这样认识的,神话就是原始时期,人们不自觉地把自然力形象化、拟人化而形成的幻想神奇的故事和传说。它是人类早期生产力低下的产物,是初民对于宇宙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幼稚的解释,其中有初民的理想追求,富有积极进取的浪漫主义精神。教科书上也这样说的。这从发生学上说无可争辩,但没有从思维本体考虑,它在各种思维中占据何种位置。说它是最高级别的思维,也许有人不赞成。我们必须垂直看。一个先民考虑的是如何打猎,获取生活用品。另一个先民考虑,天怎么会下雨刮风,天上有没有

2、神?你说哪个思维层次高,显然是后者。要不然,神话怎么会是宗教的萌芽、美术的由起、小说的渊源呢?我国的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保存了多少的神话材料啊,这都是古人高级思维的结果。至于那些传说,尽管属于集体口头创作的叙事文学,也有相当部分由神话演变而来。(第一层次,谈什么是神话)神话思维的根本特征就是超越现实,这种在原始时期不自觉地把自然力形象化、拟人化而形成的幻想神奇的故事和传说,随着人们对现实社会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从而降低了一开始就有的最高层面的追问,不再有飞天,追日那样的故事,而热衷于志怪了,这类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千百年来流传不绝。可以说它们是神话世俗化的表现,是神话思维的末梢,若给神话思

3、维分上中下三品的话,它属于下品,最高级的神话思维还是在先人那里。人类童年对宇宙秘密的追问至今仍未被我们超越,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重提神话思维的意义所在。(第二层次,谈什么是神话思维)我们今天研究神话,不仅仅是讨论神话的源头和神话的内容,重要的是要讨论它的思维方式,看看这种思维方式于今人还有没有用。/ 首先要看到神话的思维层次不是低级别的,前面已稍作解说,在此我们再做一些深入探讨。我们不妨为先人初民的思维层次立一个数轴,第一层考虑的是生存,上一层考虑的是怎样更好地组织部落问题,再上一层可能是家族的繁衍,更大范围的联姻等,这样一层层的上去,最高层就是终极问题了,究天问地,大自然怎么会是这样的,怎么会有

4、风雨雷电,天有多大,地有多广,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的,由现实进入虚拟,人的想象力充分打开,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层次。这是一根竖的数轴,在这根竖的数轴底部再画一条横的数轴,在这条数轴上标上历史年代。我们就会发现人类社会越朝前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人们越看清现实,现实思维越来越发达,想象的事物越来越清晰,已经无所谓神话了,因而神话思维越来越萎缩,或者说越来越世俗化,尽管其思维方式还存在,但不再是一开始的那种终极性质的。即使这样神话思维依然处在最高层的,这仅仅是由它一开始处于它的超越现实的终极性质决定的,事实上人们更多地考虑现实问题。/ 从理论上讲,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它超越时代现实的

5、思维追求,只是正如赵汀阳在他的坏世界研究里所说的,“世界首先是个坏世界,而人们幻想好世界。人们通过政治去研究坏世界,而通过道德想象好世界。古代人看重理想,所以把政治学看作理学的一部分,现代人认清现实,因此政治哲学成为了第一哲学。”这种情况下,神话思维几乎派不上用处了。如果说还有的话,那就衍化成志怪一类的,也是专指现实的,再没有向上叩问的动力了。然而这也许仅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表现得比较广泛;其实,人类对其童年时的那种追问一直没有停止过,神话思维主要被科学思维所代替,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时间简史,等等,都是对大宇宙终极追问的表现。(第三层次,分析神话思维的构成及被科学思维取代

6、而衰弱)2这么说,神话思维在今天已经无所作为了?也不是。其实类似志怪类的神话思维末梢在现代文学作品中还有些蛛丝马迹,如莫言的蛙生死疲劳即是;不过在网络小说鬼吹灯那样的玄幻小说里还是大量存在的。而流传在民间的大部分神话都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些神话的内容今天如何发掘?其精神如何体现在叩问未来未知世界的文学作品里,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面对未来的海平面的上涨,未来的机器人时代,我们的文学“创客”该有何作为呢?正如格林小说揭示的,通往善的道路并不真实存在,通往或多或少的邪恶的道路倒有千条万条,因此,今天关注人性的边缘,关注人类未来的命运,乃至拯救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像莫言生死疲劳这

7、种借助旧神话思维 生死轮回讲故事的小说,如果能借助人类基因遗传的知识,而产生一种全新的神话思维方式,一定会写得别开生面,令人喜欢。可以说,这方面的想象力我们的作家还远未打开。(第四层次,神话思维对于当代作家的借鉴作用)(节选自解放日报,有删节)1.第段中加点字“垂直”在文中的含义是 (2 分)参考答案:纵向比较(1 分)2.第段中“教科书上也这样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参考答案:(承上启下)表明上文从发生学角度对“神话”的概念定义具有一定权威性,合理性。(1 分)同时为下文提出自己有关神话思维本体考虑作铺垫。(1 分) 3.根据文意,下列有关“神话思维”的表述正确的是( A )(3 分

8、)A.神话思维之所以是最高级的思维,因为它体现终极性邪恶追问。(P3)B.最高级的神话思维还在先人那里,体现作者对神话思维的忧虑。(没有提及)C.科学思维就是神话思维的现实延续,保持对大宇宙的终极追问。(主要,P3)D.神话思维在现代文学中依然保留,势必能让创作别开生面。(借助科学思维,P4)4.概括第段内容。(3 分)参考答案: 神话思维思考问题具有终极性特点,是高级思维;(1 分)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科技的发达,现实思维越来越发达,神话思维越来越萎缩;(1 分) 人类的终极追问逐渐被科学思维替代。(1 分) 5.试从神话思维“超越现实的终极性质”角度对以下神话进行分析。(4 分)3盘古将身

9、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参考答案: 这一神话讲述了拥有神力的盘古持斧凿开天辟地的故事,(1 分)(概述内容) 它所思考的不是现实的问题,超越了人类的现实认知,(1 分) 展现了人类丰富的想象力,(1 分) 体现了先民对混沌初开、天地生成的终极性思考。(1 分) (联系第二段神话思维的特点) 6.第段作者对神话思维在今天的意义价值做了思考,请对此进行探究,谈谈自己的看法。(4 分)参考答案:作者认为神话思维在关注人性的边缘、人类未来的命运、拯救我们的星球等方面都具有

10、很大的价值。如可以利用人类基因遗传知识创作生死轮回的故事等。(2 分)(概述第 4 段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可以利用核能、风能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探究未来地球能源危机的解决问题;可以利用天文学知识来探究人类对未知的宇宙空间的发现利用问题等。(2 分)(结合作者观点,就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4(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1 题。(19 分)喀纳斯湖岸上那棵五针松康剑那天从深山巡护归来,要乘船渡过二十四公里长的喀纳斯湖。湖面碧波荡漾,清风送爽。坐船行至湖面的一道湾处,我习惯性地抬头向湖东岸的悬崖上望去,竟然发现崖壁上的那棵五针松不见了。起初以为是自己老眼昏花,没看清楚。赶忙揉揉眼再仔细看,发现那棵挺拔的

11、五针松竟然连根拔起,横躺在了崖壁的上方。于是内心一片悲戚,我那站在悬崖上守望湖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五针松呀,你怎么竟如此不近人情地弃我而去了呢!又是谁将你挺拔的身躯硬生生地从陡峭的山崖上抹去了呢!要知道,这无情的一抹,抹去的可是喀纳斯湖畔一道别样的风景。回到护林站,我茶饭不思,辗转反侧,连做梦都要梦到湖岸上的那棵五针松。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棵好端端的松树怎么就会糊里糊涂地轰然倒地,忽然死去了呢?要知道,一棵长在崖壁上的树能生存一百多年,它要经历多少风霜雨雪的磨砺,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地死去呢!但我的眼睛没有欺骗自己,那棵五针松确实是倒在了悬崖上。我迫不及待想弄清楚的是,让它轰然倒下的,到底是人为的力

12、量,还是自然的作用。(第一层次,五针松的倒下令人悲戚,让“我”想弄清原因)难过了几日,我约了两个同是护林人的伙伴,去看那棵我日思夜想的五针松。我们沿着湖岸边的林间小道,从喀纳斯湖的出水口向一道湾的崖壁处徒步行走。这条小道被称为泰加林小道,四周长满了西伯利亚落叶松、五针松、云杉、冷杉和疣枝桦。在这样的混交林中行走,五针松的形象最为抢眼,它们树干挺拔,树冠婆娑,被称为林中骄子,还拥有一个好听的学名,叫新疆红松。走在林间小道上,你能听到喀纳斯湖的波浪轻轻拍打湖岸的声音,那声音像音乐,特别有节奏感。这段路程足足有五六公里长。起初,我们陶醉在森林与湖水交相辉映的风景里,似乎暂时忘记了悬崖上的那棵倒去的松

13、树。但越往里走,越是感觉到今年湖岸上的这片森林有别于往年。我们陆续看到一些松树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再走不多久,我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快到一道湾处的湖岸边,松林竟然成片地匍匐倒地,惨不忍睹。要知道,这些松树大的有几百年的树龄,小的也已经生长了上百年。不用再取证分析,现实足以告诉我们,这些高大无比的松树都是被大风刮倒的。我们讨论着,要成片刮倒这些参天大树,风的力量和速度会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呀!横躺在小道上的松树已经被附近的护林人用油锯清理过,可见这些大树被风刮倒已经有些时日了。好在再往里走,倒木比我们前面看到的明显减少了。我们刚才激动的情绪才开始慢慢平复下来。(第二层次,实

14、地勘察发现“真凶”大风)我们攀爬上一道湾处的悬崖上方,这里保存着大量古冰川运动留下的遗迹:羊背石、冰臼、冰蚀凹槽悬崖顶端上的冰川擦痕虽然经历了几十万年的风吹雨打,但依旧清晰可见。在冰川巨大无比的力量面前,坚硬的岩石都会被它削峰填谷。我们眼前宽阔狭长的喀纳斯湖,就是冰川刨蚀作用下形成的冰碛堰塞湖。在自然界里,冰川的力量往往胜过岩石的坚硬。站在高高的崖壁上方,我们眼前是波光粼粼的喀纳斯湖。那棵倒地的五针松,就在前方悬崖的边上。过去,我常常一个人来到这里,独自欣赏湖岸上这棵孤独的松树。不管是春夏秋冬,无论是风霜雨雪,它就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始终守护在喀纳斯湖的身旁。它站在高耸峭立的崖壁上,玉树临风,孤傲无比。喀纳斯湖周围生长着亿万棵松树,只有这棵松树生长在了险峻的山崖上方,因此,它被人记住了。我曾经站在这棵悬崖上的五针松旁,它的个头足足高出我十几倍,站在它面前,我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这棵树孤芳自赏地站在那里,站立了一百多年,把自己站成了喀纳斯湖边一道不一样的风景。5现在,它却倒在了湖岸岩石的上方。摧倒它的,不是人为的破坏,不是闪电霹雳,恰恰是来自湖面上的山风。想当年,这棵树的生长也许正是来自风的作用。一颗松果被山风吹落在了悬崖上的石缝里,种子接触到了土壤,恰恰又赶上了雨水的滋润。于是,松果开始发芽,幼苗慢慢长大,是喀纳斯湖水散发出来的潮气,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