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747319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与管理实务图文讲义651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K410000 市政 公用工 程技术1K411000 城镇道路工 程 1K411010 城镇道 路 工程结构与材 料 1K411011 城镇道路分 类与分级 一、 城镇 道 路分类 (1)城镇道路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为发挥其不同功能,保证城镇 的生 产、生活正常进行,交通运输经济合理, 应对 城 镇道 路进行科学的分类。 (2)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根据 道路在城镇 规划道路系统中 所处的地位 划 分为快速路、主 干路、次干路及支路 (参见表 1K411011);根据道路对交通运 输所起的作用分 为全市性道路、区域性道路、环路,放射路、 过境道路等;根据承担的主要运输性质分为公交专用道路、货运道

2、路、客货运道路等;根据道路所处环境划分为中心区道路、工业区道路、仓库区道路、文教区道路、行政区道路、住宅区道路、风景游览区道路,文化娱乐性道路、科技卫生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火车站道路、游览性道路、林荫路等。在以上各种分类方法中,主要是满足 道路 在 交通 运输方面的功能 。 二、 城镇 道 路分级 我国现行的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2012 在充分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 网中 的 地位 、交通 功能 及 对沿线的服 务功 能 基础 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个 等级。 (模拟题)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分类方法,将城镇道路分为(ABDE) 。 A

3、.快速路 B.次干路 C.环路 D.支路 E.主干路(模拟题)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规定:以道路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将城镇道路分为(C) 个等级。 A.2B.3 C.4 D.5 快速路 ,又 称城 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 ,是解 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模拟题)城镇道路的划分以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为基础,同时也考虑对沿线的服务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E)。A.快速路主要为交通功能服务 B.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C.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具有服务功能 D.支路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

4、 E.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模拟题)城镇道路分类方法有多种形式,无论如何分类,主要是满足道路的(B) 功能。A. 服务 B.交通运输 C.生活 D.货运 主干 路以 交 通功 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 要分 区 的干 路 ,是 城 市道 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 是城市区域 性的 交 通干 道,为区域交通 集散 服务 , 兼有 服务 功能 ,结 合主 干路组成道路网。 支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 区的连 接线路,解决 局部 地区交通, 直接与两侧建筑物 出入口 相接,以服 务功能为主。 三、 城镇 道 路路 面分类( 一 )按结构强度 分类 (参见表 1K411011) (1)高级路面 : 路面强度高

5、 、刚度大 、 稳定性好是高级路面的特点 。它 使 用年 限 长, 适应繁重交通量,且 路面 平整 、 车速 高、运输成本低,建设投资高 ,养护 费用少 ,适用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公交 专 用道 路。 (2)次高级路面 :路 面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寿命、车辆行驶速度、适应交通 量等均低于高级路面,但是 维修、养护 、运 输 费用 较高,城 市次 干 路、 支路可采用。 城市道路分类、路面等级和面层材料 表 1K411011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 使用年限 (年) 快速路、主干路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30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天然石材 15 次干路、支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

6、入式碎 (砾 )石 10 沥青表面处治 8 (模拟题)城镇道路高级路面的要求是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适用于城镇(ACE) 。 A.快速路 B.次干路 C.公交专用道路 D.支路 E.主干路 (模拟题)(2006 单选 2)面层为沥青表面处治的道路,其路面等级属于(B )路面。A. 高级 B.次高级 C.中级 D.低级 【难点解疑】 1、沥青 贯入 式路面【 bituminouspenetrationpavement】 【名 词解 释】 指的是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基层、联结层、面层的路面。即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

7、而成的沥青面层。 【图 片展 示】 (二 )按 力学 特性 分类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 极限垂直变形 和 弯拉应变 。柔性 路 面主要代表 是 各种沥青 类路面,包括 沥青混凝土 (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 混合 料 为混 凝土 )面层、沥青碎石面 层、 沥 青贯 入 式碎 (砾) 石面 层等。 (模拟题) 城镇道路路面按力学特性分类可分为刚性路面和(B) 。 A.弹性路面 B.柔性路面 C.塑性路面 D.脆性路面 (模拟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沥青类路面,其破坏主要取决于(D) 和极限垂直变形。 A.剪切变形 B.抗剪

8、强度 C.弯拉强度 D.弯拉应变 (2)刚性路面: 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 大的 刚性,它的破坏 取决 于极限弯拉强度 。刚 性路 面 主要 代表是水泥混凝土 路面。 (模拟题)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破坏主要取决于 (C)。 A.极限垂直变形 B.极限弯拉应变 C.极限弯拉强度 D.极限剪切变形 (模拟题)(2004 年单选第 4 题)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特性为( C ) 。 A 弯沉变形较大,抗弯拉强度大 B. 弯沉变形较大,抗弯拉强度小 C 弯沉变形很小,抗弯拉强度大 D. 弯沉变形很小,抗弯拉强度小 1K411012

9、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 结构 组成 (一 )基本原则 . (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 由面层 、 基层 和路基 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 力传 递的 连续 性 。大 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 过多。 【名 词解 释】 1、路基 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2、基层 基层【 basecourse】指的是设在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到垫层或土基上。当基层分为多层时,其最下

10、面的一层称底基层。 2、面层 面层【s urfacecourse】指的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 【图 片展 示】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 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 求也随深度的增 加而逐 渐降低。各结构 层的材 料 回弹模 量应 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 材料的 回弹模量比应大 于或 等于 0.3;土 基回 弹 模量 与 基层 (或底基层 )的回弹模量 比宜为 0.080.4。 (模拟题) 由于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故对道路各结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要求应自上而下(A)

11、。 A.递减 B.递加 C.相同 D.交替变化 【名 词解 释】 1、回 弹 模量 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 的比值,土基回弹模量表示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竖向变形的能力,如果垂直荷载为定值,土基回弹模量值愈大则产生的垂直位移就愈小;如果竖向位移是定值,回弹模量值愈大,则土基承受外荷载作用的能力就愈大,因此,路面设计中采用回弹模量作为土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 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 料分 别 铺设 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模拟题)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

12、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AB ) 等结构层。 A.面层 B.基层 C.垫层 D.磨耗层 E.防水层 速记口诀 自(自然条件)己 (土 基支 承 条件) 用 (使用要求)力(受力状况)(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 度应与 交通量 相适应。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 高的 结合 料 稳定 类材料基层。 (模拟题)道路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D) 相适应。A. 环境条件 B.材料 C.变形要求 D.交通量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 、 半刚性基层 ;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 加厚

13、面层 或采取 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名 词解 释】 1、柔 性 基层 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 2、半 刚 性基层 指的是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强度的基层。 (二 )路基 与填料 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 路基 可 分为土 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 面形式 有: 路堤 路基 顶面高于原地 面的 填方路 基; 路堑 全部 由地面 开挖出的路基( 又分重路堑、

14、半路堑、半山 峒三种 形式) ; 半填、半挖 横断 面一 侧 为挖 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名 词解 释】 1、路堤 路堤是指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面以下的 80-150cm范围内的填方部 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2、路堑 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 2.路基填料高液限 黏土 、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 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 须 采用上 述土做填料时, 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模拟题)(ABD) 不能用作城镇道路路床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作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A.

15、高液限黏土 B. 高液限粉土 C.砂土 D.含有机质细粒土 E.卵砾石 (模拟题)施工填方路基时,不适用作路基填料的土是(D)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A.含有机质细粒土 B.高液限粉土 C.高液限黍土 D.A+B+C 【名 词解 释】 1、液限 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用 wL(L 为下标,下同)表示 。2、塑限 塑限是指土由可塑状态过渡到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率( Wp)。 3、液 性 指数 IL=( - p)/( L- p)。 :土的实际含水量 p:塑性界限含水量,即粘性土处于塑性状态与半固体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量 L:粘性土处于

16、液态与塑性状态之间的界限含水量 液性指数0 坚硬 ; 01 流塑。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对液性指数说法:液性指数 0=1 流塑 4、塑 性 指数 塑性是表征细粒土物理性能一个重要特征,一般用塑性指数来表示;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称为塑性指数 IP,即 IP=WL-WP。过去的研究表明,细粒土的许多力学特性和变形参数均与塑性指数有密切的关系。 地下水位 高时, 宜提高路 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 未能达到中湿状 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 低剂量石灰或 水泥稳定细粒 土做路基填 料 。同时 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 渗沟等降 低 地下水位的措施。 (杂交稻释义) 为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可在地下设置渗沟。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的地层。渗沟有填石渗沟、 管式渗沟、洞式渗沟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