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745672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Diagnostic Thoughts and Procedure of Acute Abdomen,急性腹痛诊治过程中面临的困惑:起病急、来势凶,短时间内常难于做出诊断病变复杂多样,多与消化系统有关,但也可为全 身疾病伴随症状之一,涉及内、外、妇等多学科疾病及会诊常出现拖延诊断、不恰当的检查或治疗,造成贻 误病情、人财浪费,何谓急腹症?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区别急腹症的特点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一、急腹症定义,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一组以急性腹痛 为主要表现,起病急、进展快,常需以手术治疗 为主要手段的若干腹部疾病。(狭义)凡以

2、急性腹痛作为主诉或主要临床表现均可称为 急腹症。(广义)“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 腹部疾患”外科学 第6版“ 急性腹痛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科性和外科 性,后者又称为急腹症”江绍基胃肠病学 萧树东 主编,二、对腹痛机制的认识,腹痛:一种主观感受。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 化因素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 反应的警戒信号。腹内病变引起腹痛的五类刺激:肠道扩张或收缩脏器牵引、压迫、扭转脏器受牵拉 化学物质刺激(如炎症介质)脏器缺血,-纤维(肌肉、皮肤) 痛刺激 痛觉神经末梢 C纤维(肌肉、腹腔内脏、腹膜壁层)-纤维:快速传导,产生明确而定位清楚的冲动;C纤维:传

3、导慢,产生模糊的钝痛、绞痛、烧灼感,对梗阻、牵拉或张力性收缩敏感; 壁层腹膜 含-纤维、C纤维,与内脏痛相比,对痛 刺激定位较好、更明确。痛可因牵拉、颠动腹膜而加剧, 因此壁层腹膜痛者常静卧不动,有触痛、肌卫;而单纯内脏 痛患者常辗转反侧、冷汗淋漓。,腹部病变产生的三类腹痛内脏痛:钝痛,定位差,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躯体痛:精确定位在病变部位,较剧烈。放射痛:远离病变部位、与病变器官有相同脊髓 段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深部 组织)的感 觉或痛觉过敏带(Heads zones), 定 位较准确。C纤维 脊髓后角 背角细胞 放射(感应、反 射、牵涉性)痛 -纤维,内脏痛与躯

4、体痛差别内脏痛:腹腔内脏器是植物神经支配,疼痛多由 脏器的牵拉、痉挛、膨胀所引起,对疼痛的感觉 比较模糊,疼痛部位不易确定(呈片状)。躯体痛:躯体、壁层腹膜支配神经为中枢神经(脊 神经),对触摸、按压、冷热、炎症等引起的腹 痛刺激感觉敏锐,常能指出确切部位。疼痛常呈 刀割样烧灼样。,急性腹痛临床分类 炎症性 穿孔性腹部病变 梗阻性 内脏破裂 缺血性 腹外病变 内科(腹外脏器)真/假急性腹痛性病变,三、急腹症的诊断,遵循“定性、定位、定因” 及对征候群“一元化”解释原则,不要过分依赖复杂的检查。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一)病史,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起病方式和诱因腹痛性质 腹痛程度

5、 腹痛部位腹痛伴否放射痛 腹痛与伴随症状的关系 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急腹症的诊断 (一)病史,腹痛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 青壮年/中老年 育龄期妇女/男性 工种起病方式和诱因 注意起病急缓、距就诊时间 与饮食关系(空腹/饱餐/油腻餐/饮酒)、 腹外伤、剧烈活动 、上感,急腹症的诊断 (一)病史,腹痛性质(“定性”) 可表示腹内不同病变性质。对腹内病变性质(炎症、出血、梗阻、穿孔、缺血)诊断极 其关键。 持续钝痛或隐痛:炎症、出血性病变刺激腹膜 阵发性绞痛:管腔梗阻、括约肌痉挛、缺血 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炎症与梗阻并存(二 者互为因果关系),急腹症的诊断 (一)病史,腹痛程度 相对较轻:

6、炎症(阑尾炎、胰腺炎) 程度较重、难以忍受:空腔脏器痉挛、梗阻;缺血;穿孔 壁层腹膜 含-纤维、C纤维,对痛刺激定较好更明确,痛可因牵拉、颠动腹膜而加剧,因此壁层腹膜痛者常静卧不动,有触痛、肌卫(化学性、细菌性腹膜炎);而单纯内脏痛者常辗转反侧、痛不欲生(肠梗阻、泌尿系结石、胆结石、肠系膜缺血、消化道穿孔)。,急腹症的诊断 (一)病史,腹痛部位(“定位”) 最先出现腹痛的部位(或最显著处)常为病变脏器所在(见表1)。 腹痛伴否放射痛 可从放射痛部位、区域推断病变器官(见表2)。 腹痛伴右肩背部痛: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 腹痛伴腰背部痛:胰腺炎 腹痛伴肩顶部痛:溃疡病穿孔 腹痛伴腹股沟区、会阴痛

7、区:输尿管结石 (放射痛常被剧烈腹痛所掩盖,问诊应注意提示),表1 腹痛定位一般规律,表2 内脏疾病腹痛时的放射痛部位,(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急腹症的客观依据全身情况 一般情况(T、P、R、BP ) 第一印象极具价值:神志/体位+表情/皮肤 (黄染、淤斑、贫血)腹部检查 检查顺序:“视、触、叩、听” “肛、殖、量、穿”。,急腹症的诊断(二)体格检查腹部检查,视诊 腹部呼吸运动/ 皮肤(手术疤痕、静脉怒张)/ 腹部外形(隆起、凹陷)/ 蠕动波 /肠型 / 腹股沟、外生殖器、会阴触诊 由非痛部位 痛处,由浅 深叩诊听诊 脐右 1分钟/5分钟,急腹症的诊断(二)体格检查腹部检查,“肛、殖、量

8、、穿”检查无需特殊器械,首诊医生可以独立完成,对提高确诊率、减少误漏诊有很大帮助。肛 直肠、子宫直肠陷窝殖 阴道(宫体、宫颈、附件)量 肝/脾/腹围穿 腹腔穿刺/腹腔灌洗,急腹症的诊断 (三)辅助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首诊医生不应过分依赖太多的辅助检查,而应立足于病史和体格检查。三大常规 例行检查。 尿潜血/尿糖X线 胸片/腹平片(气腹、液气平、结石影)B超 急诊B超(腹内积液、结石;盆腔妇科疾病)CT 对实质脏器、血管病变极具诊断价值内镜 消化道出血腹腔穿刺、后穹隆穿刺 出血、化脓性病变,四、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培养急腹症临床诊断思维,应从关键三点着手: 1、急腹症与内科急性腹痛的

9、判断 2、“一元化”解释所出现的症侯群 3、定性、定位、定因诊断 所有诊断、鉴别诊断均建立在 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体格检查;合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外科急腹症特点起病急骤、多无先驱症状腹痛由轻到重、由含糊到明确、由局限到弥漫腹痛为主症,全身中毒反应(发热等)于后出现有腹膜刺激征体征局限于腹部,其他部位仅为放射痛,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内科急性腹痛特点起病可急可缓,多有先驱症状腹痛呈间歇发作,含糊而固定腹痛是多症状之一表现/阶段性主症,常先有全身中毒反应无明显腹膜刺激征,或呈阶段性,并可演变消失腹外病变的急

10、性腹痛常有他部位阳性体征,表3 急腹症和内科急性腹痛的鉴别,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综合分析急性腹 痛是由腹内病变,或腹外病变引起?腹痛性质是 急腹症,或内科急性腹痛?与急性腹痛有关的内科疾病的鉴别与急性腹痛有关的妇科疾病的鉴别与急性腹痛有关的泌尿系疾病的鉴别,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内科医师遇下列情况应请有关科室会诊,急性腹痛局限、压痛固定于一处伴腹膜刺激征者腹外伤后出现急性腹痛,疑有内出血者急性腹痛伴穿孔、肠绞窄或脏器扭转征象者女性急性下腹痛伴月经、白带异常或阴道出血者先有腹痛后伴发热,且体温逐渐增高者病

11、前健康状态良好而突发腹痛,但诊断未明、经 内科处理无好转者,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 (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内科)肺、心血管疾病,肺炎、胸膜炎 肺下叶或胸膜病变侵及横膈,早期炎症放射到上腹或肩部。患侧上腹持续性疼痛可伴恶心、呕吐、肌紧张。腹部无腹膜刺激征;伴发呼吸道症状、发热。心绞痛、心肌梗塞 上腹心窝部痛,可伴恶心、呕吐。心律、心率、心电图变化。,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 (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内科)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腹型) 儿童青少年。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肠壁水 肿、渗出、出血等刺激胃肠痉挛导致腹痛亨诺(Henoch) 型紫癜。上感史及前驱症状后,首发症

12、状皮肤紫癜,以下 肢伸侧、臀部多见。 50%出疹1-7天后阵发性腹绞痛、持续 钝痛夜间较重,部位多不固定;症状与体征不一致;可 伴便血、腹泻,嗜酸细胞增多,关节肿痛等。风湿性腹痛,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 (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内科)血液病,白细胞减少性腹痛 白细胞减少症性小肠结肠炎(白血病性盲肠炎)。肠道均可受累,受累肠壁增厚、坏死、黏 膜溃疡。发热、腹泻、全腹痛。发生于白细胞减 少症、再障、SLE、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急性溶血、白血病,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思维及程序 (一)急腹症与急性腹痛的鉴别(内科)神经、精神性腹痛,腹型癫痫 儿童青少年,以突发脐周、上腹部剧痛(如 绞痛或刀割样痛)伴有意识障碍为特点。持续几 分钟至数小时,一年或一日数次,可有四肢抽搐、 腹肌跳动、恶心呕吐,无发热。 注意询问病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