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西宁》

上传人:大米****9;美心 文档编号:174565271 上传时间:2021-03-18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城市-西宁》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文明城市-西宁》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文明城市-西宁》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文明城市-西宁》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文明城市-西宁》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城市-西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城市-西宁》(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文明城市-西宁西宁城西区桃李小学二(2)李永琛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骄傲的礼物。而就在今年,西宁创办全国文明城市成功了,这是每个西宁人付出所获得的成果。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西宁,从商场到小区,再到公园.创城遍布每个角落。西宁全城因创城成功而沸腾,这背后的辛酸只有西宁人自己知道。傍晚,吃完了饭,陪爸爸妈妈散步,看到了脚下的路,没有一点垃圾,每个人的谈吐都很文雅,他们为了美丽西宁,养成了文明的习惯也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到了晚上很多人在散步,有说有笑,多么和谐,我身为西宁人而自豪。美无处不在,环卫工人叔叔对西宁的付出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而走进校园,学生们也一个

2、个洋溢着笑容,校园里找不到一片垃圾,整个城市更加正规、美丽,走进文明城市走进一片新天地。第二篇:西宁:发挥省会城市优势推进西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西宁:发挥省会城市优势推进西宁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西宁市牢牢把握“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这条工作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省市全委会和中央、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农业要“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和“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发展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支农政策,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强基础、保增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

3、态势从全市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克服自然条件恶劣和灾害频繁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逐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逐步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协调发展转变。xx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50.49亿元,较上年增长12%,种植业总产值达到26.08亿元,较上年增长5.3%,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5.72亿元,较上年增长5.1%,

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633.96元,较上年增长21.36%,连续五年保持了15%以上的高位增速,连续四年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把设施农牧业建设作为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民心工程”来抓,逐步实现了规模化建设,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以温棚建设为重点,xx年开始集中规模建设设施温棚和畜棚,建立农畜产品常年供给核心保障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冷藏保鲜设施,保障“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三是特色农作物种植保持稳定。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要求,优化稳定种植业结构,蔬菜、油料、豆类、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作物面积稳定在75%以上,农牧业实现丰产增收。xx年粮食总产量24

5、.36万吨,油料总产量9.83万吨,蔬菜总产量72万吨。种植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6%。四是农牧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依托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农业产值的增长空间与农业科技化的关系进一步紧密,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点推广旱作农业、配方施肥、动植物病虫害标准化防治、品种改良等技术,科技成果覆盖率占总生产面积的73.6%。五是畜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为突破口,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为重点,狠抓养殖基地、畜棚、动物防疫、良种工程、饲草料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以市郊、县城郊奶牛,川水地区生猪、牛羊舍饲与家禽生产,环

6、山地区草食畜养殖,脑山地区肉用牛羊贩运、育肥为主的产业布局,畜产品产出稳步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六是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发挥明显。重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经营范围覆盖了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以及农机服务等各个方面。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3家,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到70亿元,固定资产28亿元,年销售总额45亿元。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702家,入社成员2万人,带动农户11万人。七是全市农村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三集中”项目,几年来,共投入建设性资金22.4亿元,流转土地20余万亩,集中新建住宅1.8万

7、余套,搬迁农户2.1万户6.96万人,集中建设温棚1.8万余栋,畜棚1.1万余栋,有效改善了居住在大山深沟贫困村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二、正视问题,破解难题,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打好基础一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较低。洪水、冰雹、霜冻、大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不时侵扰农业生产,相当一部分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加之农资和农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二是资金投入达不到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政府投入资金仍显不足,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的资金部分大,融资渠道不畅,制约着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农牧业科技创新难度大。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农牧业种

8、养基地和园区的连接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缓慢,达不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四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我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检测手段相对滞后,大市场、大流通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畜禽疫病防控仍然存在较大隐患。五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难度大。农牧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农牧业基础仍然薄弱,农牧业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劳动力流失严重,制约着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问题和困难既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业农村工作的难点,也是改革创新的突破口,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找准症结,逐个破解,为今后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三、科学谋划,把握机遇,率先在全省建成都市现代

9、农业示范区xx年党的十八大将胜利召开,计划和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意义重大,继续坚持“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方针,坚持优质化的方向、园区化的布局、设施化的条件、产业化的路子、标准化的要求,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园区建设为重点,率先在全省建成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一是保民生,深入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以“提高生产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完善市场流通,强化产销衔接、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监测体系建设、健全调控保障体系,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为工作目标和要求,深入推进新一轮西宁“菜篮子”工程建设。围绕促进肉类和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基本任务,保持对“菜篮子”工程建设投入持续稳步增长,大力建设

10、高效稳定的种养基地,分区域建设蔬菜保鲜库,保障淡旺季调剂、冬季市场供应。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建园区,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率先在全省建成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的目标和“一心三圈”的总体规划,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按照基地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技术现代化、生产生态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强化园区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三是育产业,推动结构布局科学调整。把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把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力支撑,逐步构筑起特色

11、种植、生态高效畜牧、农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冷链保鲜加工配送等五大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农畜产品加工率,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在高效、生态、品牌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扶优扶强,发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强科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和“三深入、三落实、三创新”活动,围绕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目标任务,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题

12、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不断提升服务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水平,不断提高制度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五是拓功能,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农业与城市化建设的紧密程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解决城市功能不足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为主线,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西宁市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器。六是抓统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三集中”步伐,不断提高土地的利

13、用率和产出率。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就近、便利、集约”的原则,促进土地向规模种养大户、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依法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改善居住条件。逐步实现城市资源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和发展。七是重项目,夯实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为确保全市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支持,通过争资立项、招商引资、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对农业领域各种资本要素的投入比重,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积极筹资

14、投劳”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奖励、补贴、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优势产业、农牧业产业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八是谋发展,搭建西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平台。加大开放合作力度,为西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搭建平台,在技术、人才、项目、农畜产品供销等各方面加强与省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从中吸收和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助推西宁现代农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第三篇:“中国夏都”西宁城市形象策划方案“中国夏都”西宁城市形象策划方案一、项目概况在中国版图的西北角,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上,座落着有着二千一百多年历

15、史的古城西宁。这里是华夏民族的摇篮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万山之祖的家园,这里是风雨之后最亮丽的彩虹,这里有独特的高原民族文化。蓝天诱惑着白云,草原诱惑着牛羊,神秘的西部雪域诱惑着每一位虔诚的智者;藏传文化的博大放射着智慧的光芒。这里的每一个生灵都是那样的珍贵,那样的朴素,充满着无穷的力量。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煌水上游;位于北纬363413,东经1014917,总面积7665.2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总人口200多万人,是一个汉、回、藏、蒙、土、撒拉等34个民族居住的地区,市区平均海拔2275米,属大陆概要半干旱气候。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自然赋予西宁

16、一个非常凉爽宜人的夏天,夏天平均气温在1025这里的天是湛蓝的,这里的水是清澈的,这里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相辉映的旅游圣地;它是世人公认的“中国夏都”。“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藏汉团结、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见证日月山是中国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水岭;中国第二大悬空寺北禅寺,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清真大寺更是闻名遐迩。这里拥有古老悠久的宗教文化,江河源独特的奇石文化,流金溢彩,令人神往的天然森林公园、集雪山、峡谷、丹霞地貌、奇峰、草地为一体,是一个天然的避暑胜地;它已逐渐被国内外游人所接纳,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夏都。西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是古“丝绸南路”和“唐善古道”的重镇,是古代东西往来的必经之地。这里不仅有丰厚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还有宗教文化、民族风情等观光旅游资源。以西宁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荟萃了青海省旅游资源的精华,塔尔寺、日月山、察罕河森林公园、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