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409029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13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美国农业概况及其特点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本土介于北纬30-49度之间。国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总计为2.848亿,其中白人约占84 ,黑人约占13 ,亚裔3.3 % ,华人约160多万,多已入美国籍。通用英语。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 以上,因此农村就更显得地广人稀。美国的务农人口在1870年占52

2、,1910年为32 ,2001年已经下降到了2.3 。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劳动生产率、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长期高居世界首位。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 .62万美元。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土质肥沃,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 ,有利于农

3、业的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2000年美国农业用地为4.183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9 ,为1.79亿公顷,人均为0.62公顷。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2.4亿公顷,森林和林地2.65亿公顷。美国农业也有些不利的条件,如山脉多是南北走向,北方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影响南部地区作物的生长。美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驰名于世,其总面积有24.5平方公里。 美国农业有以下特点: 1.“以农立国”的传统 美国虽然作为移民国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历来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又依仗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一直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随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在美国

4、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政府对农业采取了支持和保护的政策,这使美国农业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大的竞争力。 2.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 美国1826年制定了“宅地法”,奠定了家庭农场的基础。小型家庭农场(销售额小于25万美元)分5类:(1)资源有限型农场,(2)退休休闲型农场,(3)居住生活型农场,(4)低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5)高销售额的耕种型农场。大型农场分3类:(1)大型家庭农场,(2)超大型家庭农场,(3)非家庭农场。小型农场的数量超过90%,占整个农业资产的70%。美国有204万个农场,其平均规模为193.4公顷;农业劳动力有200多万人,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 左右。现在“公司农场

5、”的数量在不断上升,大约有7万多个,虽然数量不大,但其面积和销售额在美国农场中所占的比例却较大。但是,公司农场的基础仍然是家庭农场。美国农业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其粮食生产能力超过了3.5亿吨,但由于生产过剩,政府实行休耕等措施来限产,加上天气的影响,有的年景不足3亿吨。 3.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美国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

6、工和专业化生产又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业产销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美国的农业体系被称作“农工综合企业”(Agribusiness),在这个体系里就业的人数占全国劳动力的17 ,大大高于农业本身所能吸收的劳动力。如食品的产销系统,就包括农业投入物的供应,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批发、零售以及机关单位食堂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5.农产品的经常性出现过剩,使美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它的农产品约有1/5供出口之用。美国农业产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但90年代初,农业出口却占总出口的9 以上。200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为7 0

7、87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2.7 %。由此可见,美国农业十分依赖于国际市场。一旦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美国政府就会面临农产品过剩问题。最为典型的事件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初,当时因农产品过剩而引起了严重的农业危机,曾使农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 美国农业的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农业的生产总量和出口量也很大,一些重要农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甚至大于其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美国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其产值之比大致是半对半。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州,1993年的农业销售额达到198.5亿美元,其次是得克萨斯州和衣阿华州,销售额均超过100亿美元

8、。 1.种植业在很长时期内,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从80年代初期起,其粮食产量被我国超过,从而退居为世界第二大产粮国。2001年,美国的谷物总产量为3.36亿吨,人均占有量1180公斤,名列世界第一。美国拥有巨大的粮食储备,谷物的结转库存占世界第一,近年来大致接近世界库存总量的1/3。 美国种植业主要靠几个重要的种植带。下面是几个最重要的农业种植带的情况简介。 (1)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和乳牛带。这个农业带包括西弗吉尼亚以东的12个州。这个地区的特点是雨量充足,但是气温较低,土壤也欠肥沃,比较适合于青贮玉米和牧草的生长。本地区的优势是消费市场集中,拥有美国工业最为集中

9、的大城市群,因此有利于奶牛业的发展。本地区的马铃薯、苹果、葡萄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 (2)中北部玉米带。美国农业分区中所指的“中北部”是指大湖区附近的8个州,东起俄亥俄州、密执安州,西北到明尼苏达州,西南到密苏里州。这是美国最著名的作物生产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因此有“玉米带”之称。这8个州大豆、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大豆农场占全国的54 。衣阿华和伊利诺两州是玉米生产大州,占全美产量的40%左右,2001年玉米收入分别为26.56亿美元和25.82亿美元。玉米生产量比较大的州还有内布拉斯加。 1975年以来,美国的玉米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产量增加了34;单产从每

10、公顷5460公斤上升到2001年的8380公斤。美国的玉米产量占该国全部粗粮产量的90 左右,每年产值达200多亿美元。 (3)大平原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北起与加拿大接壤的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南至俄克拉荷马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共跨越9个州。这是个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称“大平原”。这个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通常占全国的70 ,但近年来其比重有所下降。该地区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长,只宜春小麦生长,北达科他州及其邻近的3个州所产的硬粒红春小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24 ,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218。硬粒红冬小麦主产于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占全国产量的

11、41,其蛋白质含量在914之间。 (4)南部棉花带。传统的棉区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至得克萨斯州东部。二次大战以后,棉花生产逐步向西发展。这里所说的棉花带位于平原地区,主要是北纬36以南、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个州,这里集中了全国大约13的棉花农场,播种面积超过16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的36。其中,阿肯色州还是美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43。棉花产量最大的州是得克萨斯州,面积约145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13,产量占全国的27。美国西南部的植棉业发展比较快,以“阳光地带”著称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区,棉花产量已占全国的22左右。 (5)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区,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

12、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北部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是小麦的主产地,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13。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州,也是国家最大的“菜篮子”,为国家提供了51的水果和干果,32的蔬菜。1999年这个州的农业销售收入达269.48亿美元,2000年为271.62亿美元,占全国的11.34;其谷物种植则更为突出,占全国的15.54,均名列全国第一。这个州的水稻生产也很重要,产量占全国的18左右;单产居美国的首位,每公顷近9000公斤,比全国水平高40左右。 美国粮食产量经常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除了天气之外,主要受政府的调控政策和农产品进口国的需求变化的影响。此外,美国用于粮食生产的农田

13、中,灌溉面积的比例很小,也是个重要的原因。1999年美国灌溉地面积为224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2.5。 2.畜牧业 美国的畜牧业是高度发达的产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畜牧业的分布与种植带虽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十分明显。美国的东北地区饲养的奶牛头数约占全国的13,生产的牛奶和奶制品几乎占全国的一半,肉鸡生产也占重要的地位。玉米带提供玉米、豆饼等饲料,为当地养猪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玉米带也是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基地。美国西部的“草原带”以放牧为主,可以饲养牛、羊、马等。美国的肉牛在集约化育肥之前,通常是先在草原带放牧,“搭好架子”,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饲料粮和其他费用。美国畜产品在世界

14、上占有巨大的份额,2001年,牛肉为1198万吨,占世界的21 的份额,奶类为7502.5万吨,占世界13 的份额,禽肉为1674.7万吨,占世界的24 %,猪肉和鸡蛋产量分别为869万吨和508万吨,占世界10 %和9 的份额。 美国的种植业生产有时会出现波动,而畜牧业则不然,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从农业生产指数看,以1989-91年为100,2001年畜牧业生产指数为122.4,种植业为111.2。在此期间,种植业徘徊增长,而畜牧业直在稳步上升。美国畜牧业当前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大力推进畜产品的出口。畜产品的出口现已占国内消费量的10左右,而在90年代初还不到5。禽类产品的出口增长幅度最大,

15、牛肉和猪肉的出口也有增加;二是畜牧场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工厂化,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养猪业,专业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而平均规模却日益扩大。虽然养猪专业农场要进行大量的投资,但是由于其报酬率很高,所以能够抵消饲料价格上涨的费用。 3.渔业和林业美国有海岸线2.268万公里,有发展渔业的良好条件。按捕获量的商业价值来计算,美国渔业居于世界第3位。90年代初期,渔获量大致保持在接近600万吨的水平上,居世界第5位。美国每年进口的鱼价值大约为60亿美元,为世界第二;每年出口的鱼及鱼产品的价值为35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1999年美国的鱼类捕获量为529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1%。 美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国的森林面积约有2.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接近30 。但是在林产品贸易中,美国入超的年份多于出超,2001年出口为140.64亿美元,进口为240.25亿美元。总的说来,美国是林产品的净进口国,2001年入超接近100亿美元。 美国农业对外贸易和中美贸易 一美国农业贸易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1997年农业出口额为572.69亿美元,2001年为5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