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388180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即暑假作业)物理试题(一)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期作业汇编(一) 供稿:罗源民族中学 辛雨辰 吴凌志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运动的世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手控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 C.“天宫一号” D.“神舟十号”2.(2015天津中考)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庹,约8 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

2、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3.测量课桌的宽度时,为了减小误差,王亮同学分别采取了下列四种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校准测量工具 B.改进测量方法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D.分别用卷尺和米尺各测量一次,然后求平均值4.如图所示,小明、小刚、小强三名同学参加百米赛跑都到达了终点,根据图观察谁跑得最快()A.小明B.小刚C.小强D.一样快5.(2013杭州中考)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

3、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A.3 mB.7 mC.15 mD.25 m6.(2013青岛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7.在校春季田径运动会400 m决赛中,前300 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100 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王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00 m,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B.前300 m,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王的平均速度相等C.400 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D.400 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

4、题,每空3分,共21分)8.(2013山西中考)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9.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 。10.(2013黄冈中考)图示圆柱体直径为cm。11.(2013宁波中考)2013年4月,宁波市14个路段启用“绿波带”设置。设置“绿波带”能使按绿波速度行驶的车辆一路绿灯通过。曾有记者在早高峰时段驾车通过世纪大道,在实施“绿波带”的12 km路段用时10 min,比实施前减少了5 min,该车平均速度提高了km/h。从

5、节能减排角度分析,设置“绿波带”的好处是 。12.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 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 min 20 s,跑后500 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 min。则他跑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选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3.(6分)(2013江西中考)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叔叔!”我大声喊道。“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我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这很简单。”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6、,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1)实验所需的器材: ;(2)应测的物理量: ;(3)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14.(8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2)如图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15.(10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安全,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驾驶员从发现某一异常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反应时间”里(设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应

7、时间”是相同的),汽车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采取制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据公安部门统计,车辆行驶过程中,停车距离越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表中给出了某辆汽车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驶过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等部分数据。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速度/ms-1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距离/m112.591423225_7433021.679.4101(1)分析表中第1、3两组数据可知:=+制动距离;并填写表中空缺的两个数据,完成表格(将答案直接填在表格中的横线上)。(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停车距离(选填“

8、越长”或“越短”),所以超速行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3)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由于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比不饮酒时的反应时间要长一些,因此,在行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后驾车的反应距离会,致使 ,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6.(8分)2012年12月26日,被称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线全线贯通。从北京到广州的高铁G79和特快T15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往广州方向(里程:2 298 km)车次开车时间(北京西)到站时间(广州南)G7910:0017:59T1511:007:32(1)从北京西到广州南乘坐G79比T15节省

9、多少时间?(2)乘坐T15从北京西驶往广州南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7.(12分)(2012连云港中考)连云港市正在建设的“BRT”系统,是连接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快速公交系统,它具有专用的车道和站点,有利于中心城区各项功能的向外辐射和向心聚焦。(1)已知从起点海州站到终点墟沟站的距离约为34 km,若“BRT”专用车的平均速度为80 km/h,求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2)目前,由于堵车现象严重,再加上红绿灯较多,该路段开轿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仅约40 km/h,该系统运行后,乘坐“BRT”专用车比开轿车上班从起点到终点可以节约时间多少分钟?【拓展提升】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到不同物体

10、在空气中下落的快慢不同,如石子下落比羽毛快得多,于是他们联想到“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物体下沉快慢与物体质量、体积、形状有关;猜想二: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他们利用天平、停表、长玻璃圆筒、体积和形状相同的小瓶等器材,还有细沙、水、牛奶、食用油等材料,进行探究实验,将能够下沉的物体从液面处由静止开始下沉,每次下沉深度均为0.3 m。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液体质量m/g下沉时间t/s1水200.532250.403300.304牛奶200.705250.506300.457食用油20小瓶表面未沾油小瓶表面沾油0.871.008250.7

11、00.729300.600.66(1)物体在液体中下沉的深度相同时,通过比较物体的判断下沉的快慢。(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下沉得越快。(3)要想探究物体下沉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应选择实验序号为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的数据可知,物体下沉快慢还与有关。(5)如图为物体分别在三种液体中下沉时间与其质量的关系图像,其中反映物体在食用油中下沉时间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1.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参照物的相关知识。参照物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时的一个重要概念。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

12、动和静止情况不一样,我们的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作为参照物。该题中,研究对象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以地球和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一号”与它们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天宫一号”静止不动,很显然只能选择与其交会对接的“神舟十号”飞船作为参照物。2.【解析】选A。本题考查长度的估测。1庹大约是1.6 m,故5庹约是8 m。1步幅约0.5 m,10步幅约5.0 m,而教室长约十几米。1拃约17 cm,4拃约68 cm即0.68 m,而课桌长约2 m。手指宽约1 cm,课本厚约1 cm。故选A。3.【解析】选D。卷尺和米尺的分度值不同,所测物体长度的误差不同,所以不能把两次测量的结果加起来求平均值,故选D。

13、4.【解析】选A。本题考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小明、小刚、小强三名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从秒表中可以发现:小明用的时间最短,所以他跑得最快。5.【解析】选C。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和单位换算。本题首先要统一单位,110 km/h=m/s。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安全距离可以减少s=vt=m/s0.5 s15 m。6.【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理图像的识别。四个图像的横轴均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太一致。A选项中纵轴表示速度,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故为匀速直线运动;B选项中纵轴也表示速度,随着时间的延续速度在逐渐加大,故B项错误;C、D选项中纵轴表示路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C、D项错误。7.【解析】选C。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前300 m,小明落后于小王,说明在相等的路程内,小明所用的时间比小王长,所以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小;400 m全程,小明所用的时间短,所以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王的平均速度大。8.【解析】本题考查参照物的相关知识。当飞行员以飞机或自己为参照物时,指挥员相对于参照物来说向后运动。答案:飞机(或飞行员自己)9.【解析】以月亮为参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