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题复习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74322963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材料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材料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材料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材料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材料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材料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材料题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3)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武帝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1)分封制。郡县制。(2)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

2、构成了严重威胁。(王国问题)(3)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材料一“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诽谤朝廷,共有四百六十多名为妖言以乱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成阳被活埋。材料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凡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件事?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一、二都涉及到对哪一学派的态度? (4)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1)焚书坑儒。秦始皇。(2)“罢黜

3、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3)儒家学派。(4)统一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维护统一等。(三)魏晋南北朝(1)乘坐时空飞船,来到了北魏,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人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趋势? (3)纵观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史实,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4)以史为鉴,今天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3) (1)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服饰、姓名、婚姻、官制、礼法等方面举例即可。(2)民族大融合。(3)和睦相处、友好交流。(4)要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4、等。材料一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材料二 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官位不同赐给汉官服装) 材料四 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

5、的现象。(1)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有着怎样联系?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四之间有什么联系?(4)材料四中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例子很多,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1)因果关系。因为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北魏孝文帝改革。改穿汉服、改说汉语、迁都洛阳。(3)材料四说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四互为因果关系,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4)汉族人吃新疆羊肉串;汉族人吃涮羊肉;汉族人跳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说汉话;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少数民族过春节;满族人的旗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