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第二单元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74318025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政治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政治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政治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政治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政治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政治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政治第二单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政治第二单元(4-5)课测练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8分) 12010年5月,在刚刚结束的WTO对华第二次贸易政策审议中,中国赢得了WTO成员的普遍赞赏和高度评价。智利代表指出:“感谢中国,使我们大家的生活都变得更美好。”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其他成员从中受益,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表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只有中国才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ABCD219782010年,30个年头,我国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575亿美元,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极大的

2、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这是我国坚持()的结果。A可持续发展战略B科教兴国战略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根据我国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这说明()A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C农村人口多 D人口分布不平衡4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我国少出生了4亿人,这意味着少消耗粮食1710亿公斤,少消耗水资源1867.5亿立方米,少占用耕地播种面积5.7亿公顷,人居、生态环境恶化程度减轻20%以上这说明

3、()A 只要解决了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B我们国家人口太多 C实行计划生育是符合我国国情 D我国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口问题52010年6月19日,昆明西郊最大污染源之一的昆明电厂宣布关停,发电厂的重要设施冷却塔被成功爆破。此举将每年减少1.2万吨二氧化硫、990吨烟气和2614吨氮化物排放。“十一五”期间,云南将关停11台共计105.3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这一做法()A 会影响昆明的经济发展,是要环保不要经济增长,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可减少污染排放,是实现电力工业科学发展、清洁发展的重要举措C是对电厂职工的不负责行为,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会减少能源供应,对群众生

4、活造成影响62010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亮相。它拥有每秒230万亿次的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不仅刷新国内高性能计算机的纪录,也位于世界通用超级计算机领域前列,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这表明( )A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B我国生产、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D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7杨建华,沈阳市铆工技术大王、工人专家,他从1992年起,在既没有国内外的资料可借鉴和参考,又没有制造经验和操作方法可应用的情况下,创

5、造了离心压缩机和大型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杨建华拼装技术实现了我国风机行业的重大工艺革命,填补了国家空白。2010年1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仅替代进口产品一项就为国家节省6亿多美元的外汇。这一事实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的发展完全依赖于科学研究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普通工人成为技术专家只是个别现象A B C D 82010年5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些都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你认为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就要()把发展教育放在一切

6、工作的首位加大教育投入坚决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积极进行教育创新,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A B C D92010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二要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三要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上述教育新措施的出台()将大力提升教育的公平度,充分体现了教育是民生之基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有利于我国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的水平A B C D10. 2008年,中国艰难与成

7、功并存。三次表彰大会,三种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洗礼,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说明( )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当代,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 A B C D11.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下列能体现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有( )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把神舟七号送上太空 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各地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身到抗震救灾中 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获得优异成

8、绩 湖南郴州市电力职工肖建华在抢修电路过程中因电线杆突然折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A B C D12.为抢救保存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有声数据库启动。一位网友说:“我感觉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对于中国优秀文化,不但要弘扬更要注意创新赋予时代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这样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A B C D13.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中说:“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成一体

9、。文化的发展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在相互影响中多元共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它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这表明( ) 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排斥 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B C D 1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B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 D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15. 2008年北京奥组委发出了“世

10、界给中国十六天,中国还给世界五千年”的豪言壮语,令人振奋。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北京奥运会要向世界展现我们民族的文化、成就与理想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展现中国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A B C D16.当北京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遭受到一些干扰、破坏时,海外华人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欢迎圣火、护卫圣火。他们的行动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维护,也是对爱国的最好诠释。他们的爱国激情,来源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 ) 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 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鼓舞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要结合

11、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弘扬 A B C D 17、“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一点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都会聚成爱的海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 团结就是力量,凝聚诞生希望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A B C D 18.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三个节日为法定节假日。这一规定( ) 体现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体现了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继承 有利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A. B. C. D.19.下列体现中华民族精

12、神的名言警句有( ) 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艰难困苦,玉汝与成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A B C D 20、2005年10月15日,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宣告全线贯通,它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漫长历史。青藏铁路的建成有利于( )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增进民族团结 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 A B C D21“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主要体现了( ) A集体主义精神 B艰苦奋斗精神 C开拓创新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22在新时代条件下,培养民族精神

13、最重要的是( ) A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 B学习外国先进文化 C结合现代社会要求不断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D抵制外国文化的影响23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英雄主义 B集体主义 C国际主义 D爱国主义24,中华文明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A中国是文明古国 B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C中国人勤劳勇敢 D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25,几千年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主要特征是( ) A善于创新,内容丰富; B坚守传统,封闭保守;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善于学习,形式多样26、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 A民族优越感 B民族精神 C民族剥削 D民族解放27、每年九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下列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有( ) 延安精神 雷锋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抗洪精神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