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74252137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精编(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合作机制分析王雅莉(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5)内容提要:世界经济秩序越来越表现出依赖于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发展和由此为基础的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时代特征。由此,经济中心城市越来越成为决定和影响世界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正在逐步形成和扩大,随着新世纪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本文运用Gravity模型、市场潜力函数及集聚经济的原理,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泛黄海经济中心城市的区域作用力和城市经济区的形成机理及其发展的合作策略。

2、关键词: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形成机理合作策略AnalysisontheFormingoftheEconomicAreawithUrban-centeredandItsCooperativeMechanismintheRegionroundPan-YellowSeaWangyali(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PublicAdministrationSchool,Liaoning,Dalian,116025)AbstractWorldeconomicalorderputsupmoreandmorethespatio-temporalcharacte

3、rthatliesonthedevelopmentofthemetropolitaneconomicareawithurban-centeredalongwiththespatialincorporation.Therefore,theeconomiccentral-citybeesmoreandmoreimportantindeterminingandinfluencingtheworldeconomicorder.ThemetropolitaneconomicareaintheRegionroundPan-YellowSeaisformingandextendingstepbystep.I

4、nthenewcentury,withthechangingoftheworldeconomicorder,thisareaisturningtoanimportantareaintheworldeconomy.ThispaperappliestothetheoryonGravitymodel,marketpotentialfunctionandagglomerationeconomies.Basedontheformerinvestigationresult,thispaperenlargeontheregionalfunctionalforcesofthecentral-cities,th

5、egrowingmechanismofurbanorinterurbanandthecooperativestrategyofitsdevelopmentintheRegionroundPan-YellowSea.KeyWords:Pan-YellowSeaArea,EconomicAreawithurban-centered,MechanismofFormation,CooperativeStrategy世界经济秩序越来越表现出依赖于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发展和由此为基础的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时代特征。由此,经济中心城市越来越成为决定和影响世界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故研究经济中心城市的区

6、域作用力与城市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成为新世纪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正在逐步形成和扩大,随着新世纪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本文试图探讨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在市场潜力和城市区域作用力决定下的发展合作机制。一、经济中心城市的区域作用力与城市经济区辨识模型经济中心城市是指在一个区域中自身具有如下经济能量的城市:对内它具有某种优势能够从外部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整合成新的产业资源和发展资源;对外能够将其所剩余和过时的经济力扩散到周边地区或相邻规模较小的城市从而使所在的经济区域扩大。总的特点是:在一个区域的市场总体中,经济中心城市的市场份额最大或很大,例如

7、,前8个城市的市场规模占该地区的市场总规模为80%以上,这就是一个比较集中的城市化经济地区了 类似于研究特定市场的集中度前几个最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比重。根据克里斯塔勒与勒施(Christaller,1933;Lsch,1940)的中心区位定理(thePrincipleofMedianLocation)” 参见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和安东J维纳布尔斯合著:空间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9月第1版,第31-32页,第417-423参考文献。,经济中心城市往往居于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中间,城市经济区就是由一些“经济中心城市”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构成的城市化地区。正确辨识和规范城

8、市化经济区域范围,对于充分利用经济的自然联系、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城市经济区的形成,是借助于若干经济中心城市的“经济力”而实现的。借用物理学中的“力”的概念,城市经济力来源于社会经济诸要素的综合作用,是一种城市位能。城市人口、城市GDP、城市商品流通总额、城市固定资产总额、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与水平、城市平均文化程度与精神文明、城市环境质量等都是其重要来源。中心城市的经济力作用表现在城市对其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和强度上。其主要有形式和内容有三:1.城市吸引力。城市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分工经济及其合力的集聚经济作用,使得外部区域的矿业和农业物资、劳动力等初级要素以及居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技术和企

9、业向城市流动。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大,其吸引力就越大;2.城市辐射力。城市是高层次生产力的源泉,随着城市中的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就会把较低层次的或者说剩余的经济力(信息、技术、熟练劳动力、物资等要素)不断地向城市所在的四周区域扩散,形成辐射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辐射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3.城市中介力。中心城市一般作为交通枢纽、商务中心、金融超市和信息中心,汇集了城市与区域之间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城市成为这些要素相互流动的中介或媒介。城市中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显然,城市经济力的概念要大于城市

10、引力的概念。对于后者,城市引力概念早在1858年,就有学者提出并使用过,并作过定量分析。 参见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中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658-659页。而城市经济力概念是最近几年提出的涵义。著名城市经济学者饶会林教授(1999,658页,1932-2006)曾设定如下数学模型表示中心城市所产生的经济影响:(1)式中,Rik表示城市i在k点的影响力,Pi表示城市i的社会经济综合能量,dik表示城市i与k点之间的标准距离。城市社会经济综合能量是城市的质量(mass),可以用多种经济指标反映,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口、特殊产品量等;一个城市与其发生影响力作用点的标准距离不是实际距离

11、,而是考虑了交通方式后的时间距离。如果设定V为标准速度,V1为交通工具的实际运行速度,di1为城市i与k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二者之间的关系为:(2)可见,城市对其外部某点k的影响力随着dik值的延长而呈递减趋势,并且在交通工具速度越慢的线路上递减速度越快。根据饶会林教授的研究,通过上两式可以确定城市影响力的相对区域和绝对区域。相对城市经济区域是结合康务尔斯(P.D.Converse)的分流点(BreakingPoint)概念,确定两个城市的影响力在某地的分界点的。设Rik与Rjk分别为城市i和城市j在k点的均衡影响力,Pi与Pj分别为两市的社会经济综合能量,dij为城市i到城市j的标准距离,则两

12、个城市到k点的标准距离为:(3)(4)dik与djk表达了两城市相对的经济影响长度,把一个i城市与各个j城市在各个k点的标准距离都求出来,并相连各个k点,就构成了该i城市的城市经济区域,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区域。显然,经济能量P相对高的城市,其标准距离d也会相对的长。城市经济区域是有界限的相对区域。绝对城市经济区域是首先确定了一个城市影响力的标准阈值Rk,并根据(1)式原理解出城市到k点的标准距离:(5)以dik为半径就可以确定中心城市的绝对性城市经济区域。由于这种确定方式不考虑城市经济区域间的界点,各中心城市所形成的城市经济区域是互相重叠的。这种重叠实际上反映了城市之间日益密切的社会经济联

13、系,其重叠的部分越大越厚,表明其联系越多,现实中的对话愿望也越多,实现一定区域的空间一体化的要求就越强烈。这里的前提条件,即城市经济影响力标准阈值Rk的确定,可以通过城市非农业人口与城郊和城市辐射的农村地区中的农业人口的比例来确定,即:(6)式中,m为城市人口密度,n为农村人口密度,为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例。只要确定了值,并测量了城市和农村的人口密度,就可以确定Rk值了。当然,也可以根据中心城市经济影响力的一般水平直接确定Rk值。二、泛黄海城市经济区域的形成“泛黄海”是近几年提出的区域概念,其经济辐射直径约1800公里,覆盖的相关区域包括日本的九州地区,韩国的全罗南道和北道、忠清南道、京畿道

14、、釜山、大田和仁川等五道四市,中国的京、津、沪、辽、冀、鲁、苏四省三市,是东北亚的经济核心区域;“泛黄海经济区域”的概念,目前主要由相关国家的专家学者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一般指以黄海沿岸地区急剧增加的贸易和发展的可能性为基础,有可能在中日韩三国间形成的城市经济区域;而“泛黄”经济合作的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其构想是以次区域合作的方式,促进日中韩三国相关地区在贸易、投资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参见孙军、杨赞:泛黄海区域物流链条的形成及合作趋势,物流技术,2007年第6期。泛黄海地区各国地缘相近,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韩国仁川港和釜山港距中国泛黄海沿岸港口的距离大都在500海里左右,日本北九州港距釜

15、山港123海里,距仁川港506海里,距大连港638海里。日本的货物从海路直接运抵北九州市或九州的其他港口,其海路和陆路运费总和大体相当于经由神户港时的1/2,经由横滨港时的1/3。福冈、下关和北九州都是日本面对东亚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且相互之间距离较近,实际上已经构成区域港口群落。中国泛黄海区域的港口城市众多,超亿吨的世界大港就有6座。例如北部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南部的上海、宁波、南通;中间区域的连云港、日照、青岛等,都完全具备成为未来领导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地理区位优势。中日韩三国不仅地理上是近邻,语言文化相近,且所存在的产业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相交叉的特征,使经济互补性十分显著。如果合

16、作有效,将成为除北美、欧洲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经济力量。目前,区域内总人口超过3.6亿,GDP总额达2万亿美元左右,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尽管基于地缘关系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尽管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亚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被称为奇迹,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泛黄海区域的经济合作进展却十分迟缓。比较充分展现经济合作趋势并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主要集中在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等成熟和比较成熟的经济区域。以物流为例,这些区域取得了区域一体化相当的进展。各国通过降低进口关税、减少海关程序、统一货运单证以及支持公共运输等措施,便利了区域内贸易、降低了物流费用,同时也促进了物流业的跨国界发展。而作为东北亚经济区域的核心泛黄海区域中日韩三国间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一体化制度安排,就像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热潮中的“孤岛”,这与三国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