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74251156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知识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精编(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笔记国际替代效应共同点:通过利率起作用比较次要现实中三种替代同时发生二、总需求曲线的形成在既定条件下,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相反变动关系价格的变动引起货币市场的均衡在满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存在的反向关系”(b)总需求曲线第四章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劳动市场的均衡(删节)第二节总供给函数一、长期总供给(LAS)表明长期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表明长期总供给是与能力产量一致,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量,唯一的(一个社会只有一个)不受价格变动影响长期供给量特征:与能力产量相等与能力产量相等指企业单位产量的平均成本为最

2、低时的产量整个社会每个企业都实现了能力产量实现了充分就业劳动需求量与供给量均衡与价格水平无关(唯一的)唯一性1.长期总供给曲线2.LAS位置的确定(估算)趋势法:由此确定叫潜在的国民收入生产函数法向右上方倾斜,人口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NI的增长,活动表明各年径济变化二、短期总供给(SAS)1.含义:分析SAS两个假设前提:潜在的NI不变,即长期总供给曲线既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最主要是工资工资率不变)SAS表示在这两个前提下NI与价格的关系这个国家在实现充分就业前,整个价格水平上升,工资率不变说明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增加、总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2.用SAS曲线表示注意:图中

3、LAS不变SAS随着价格向右上方倾斜但到一定程度由于受一定物质限制一定成为一条垂线SAS变为垂线的部分与LAS并不一致前者在面者的右方说明如果不计成本能通过能力产量,若超过物质限制,价格不管怎么变动,NI也不能增加三、总供给曲线的移动1.影响上供给的因素影响长期总供给因素:资源,技术水平影响短期总供给因素:(包括人口)气候国民收入的构成(工资、原材料价格影响最大.)2.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不变,由其它因素引起的总供给变动长期:左右移,左左短期:上下移,上只有在更高的价格水平时才能保持原来的总供给量下在低投入品inpats发生变化第三节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一、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1.宏观经济均衡(m

4、acroeconomicequilibrium)同时满足:总需求量二总供给量计划的定支出NJ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供给劳动需求量劳动供给量实现了:充分就业100%就业自然失业率政府政策2.不同的宏观经济均衡不一定实现充分就业,(短期宏观经济均衡)长期,一定实现(1)充分就业均衡:前提:所有企业都实现能力产量,(见前图)理论假设而已(2)失业均衡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社会必需(经济循环需要,社会稳定)(3)高于充分就业均衡通货膨胀达到物质极限二、总供给与总需求变动1.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三、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1.凯恩斯定义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NI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原

5、理的支柱是以下几种规律:边际消费递减规律心理流动偏好上述三大基本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在此,凯恩斯主义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相联系,打破了以往经济学家把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非中性,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不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就是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凯恩斯学派利用IS-LM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通过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相互作用而共同决定NI和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一的有一理所得到较为完善的表述此外凯经济政策分析也是国说IS-LM模型展开的。IS-LM模型是凯一

6、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通过上述分析,当经济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时,宏观经济均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实现、这正是凯主义宏观经学与以前的经济学的重要区别第五章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分类一、定义:1.不同的通货膨胀定义物价派/货币派(1)物价派凯恩斯主义观点强调用价格总体上升来定义凯恩斯主义观点,把通货膨胀等同于价格总水平上升(一般以此定义)(2)货币派(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采用观点)以货币量的过度增长,认为_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但价格总水平上升本身不是通货膨胀(3)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经济学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遵循马克思主义观点(角度)a纸币金属货币关系b.货币量与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关系我国:从

7、宏观经济失衡,总需求膨胀、经济转型这三个角度分析近年来,开始接受物价派观点2.本课的定义采用物价派定义即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定义为能货膨胀注意:第一,价格总水平提升价格指数代表的价格水平,不是个别商品的价格,即某些商品价格上升不能被看作通货膨胀。第二,只有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升才是通_(临时)归纳:一定为价格总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而普遍的上升。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Econonmics通货膨胀指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讲是货币不断贬值的过程二、通货膨胀的衡量1.用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1)基期法:baseyear把某一年作为基期,以现期的价格

8、指数与某一年的价格指数相比七年的价格指数100110(2)环比法:用上一年(季度、月)的价格指数与现期(本季度)的相比2.通货膨胀的计算七年的通货膨胀率(用价格指数表示)通货膨胀的程度用一表示(西方)消费价格指数(CPI)400种orso生产价格指数(PPI)GNP折算数GNPDeflater=100%三、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价格上涨的速度分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货膨胀,超级的货膨胀2.按价格影响的大小平衡的货膨胀,非平衡的货膨胀3.按人们预期程度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分温和通货膨胀moderateinflation通货膨胀率低,稳定,没有明显的货币贬值,5%以

9、下,较长时期维持在10%以下对经济发展有利,促进生产奔腾通货膨胀gallopinsinflation.加速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两位数以上,有加快趋势,但没引起经济崩溃,对经济不利.(价格体系扭曲人们心慌)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特别高,高到经济崩溃,三位数以上,货币失去基本职能,经济失控第二节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一、原因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凯恩斯:当经济中实现充分就业时,如果总需求中的任一项增加,并且货币供给量有相应增加,则价格水平就会与货币供给增长率同比例增加,从而形成通货膨胀货币主义者认为:形成总需求过多,初始

10、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增长过快,通货膨胀根源是货币供给量过多从而引起总需求过度。2.成本推进型(costpushinflation)生产成本的增加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引发通货膨胀货货币供给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增加只会引起通货紧缩,看货币供给的增加与否3.混合型通货膨胀(mixedinflation)需求供给同时影响使价格上升4.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从劳动市场的就业结构及工资结构的特点来解释原因在60年代英丁提按此观点:既不在于D,也不在于supply.而在于劳动市场的结构就业种类有就兴产业,衰退产业,不同的就业特点决定的其工资的不

11、同,工资刚性、工资率增长速度快于生产率增长速度,从而引起通货膨胀(攀比)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经济学最古老命题)(两者兼顾)二、影响:(收入分配劳动力就业)1.(1)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变化,对拿固定工资的人最不利(政府公务员、军人、文教人员、退休职工),对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口少的影响最大;在资本主义国家,对资产阶级有利;在我国,对民营企业,个体户有利(2)引起价格体积紊乱一般初级产品受通货膨胀影响最大(农产品)造成价格信号失真(3)降低经济效率,抢购形成买方市场(4)助长投机趋向提前购买“变现”(1)从长远看,通货膨胀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2.不同观点(有利与否)有利论: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增加刺激

12、储蓄,从而促进生产。不利论:认为通货膨胀扭曲价格信号,增加投资风险,阻碍生产。中性论: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无关,经济增长在于资源与技术水平第三节菲利蒲斯曲线一、 PCPhillipsCurv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v越高,gp越低,v与gp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政府很难同时解决两个问题。选择解决经验规律(1861-1857)其中一个二、社会临界点(选择范围)Criticalpoint假设在(a、b)区间社会能接受,超出这两点,造成社会动荡,社会可以不干预,由其调节表明了社会所能接受的一定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范围在此范围政府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超过社会临界点,社会

13、要进行干预,选择以数字的通率,换较低的失业率以较高的失业率换较低的通率,将其控制在通货膨胀区间内各国社会临界点不同,取决于社会文化、经济、历史等多因素选票损失最小化结构性失业第四节降低通货膨胀方法一、渐递主义的方法以较低的失业率较长时期逐渐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二、“冷火鸡”式方法coldturky“大刀阔斧”式以较高的失业率和较短时间采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三、其他方法: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高工资、高税率工资价格收入政策工资指数化附:1.治理通货膨胀基本措施:(财政货币角度)加强财政管理、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努力缩小和消灭财政赤字政府还将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在NI比重,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全国财

14、政收入中的比重加强货币管理,使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增长价格改革应当有计划、稳妥地进行努力调节产业结构,增产适销对路产品2.控制通货膨胀要掌握好力度(软着陆)渐进3.深化改革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现实性、不确定性注意:第一,经济政策是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重要方式,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问题,marketfailure理论基础:市场失灵论,政府失灵论,governmentfailure政府对经济干预不是万能的第二,20世纪30年代前就有微观经济政策,30年代后产生宏观经济政策(大萧条的产物)第三,从广义上讲,宏观经济政策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述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1.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纠正市场机制失灵利用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产生两个问题:a.不公平b.不稳定归于两大类:公平、稳定微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公平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目标:稳定2.宏观经济政策总目标:稳定(稳定政策)围绕“稳定”有五项具体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汇率稳定和对外经济平衡对外经济目标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关系:二、宠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确定:(政治问题)经济学家提供理论基础、背景、具体决策由政府首脑确定福利最大化原则,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