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

上传人:卓****库 文档编号:174246867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会计 ]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精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利润及利润分配会计处理比较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已经扣减了销售折扣和折让。“主营业务收入”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新旧会计制度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的公式分别为:新会计制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股会制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例1某企业2001年3月不含折让的销售额元。2月份销售的一批货物,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售价60000元,增值税额10200元,货到后买主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给予5的折让。3月份的销售成本为700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为50000元。根据新制度的有关会计处

2、理:()2月份销售实现时借:应收账款-XX企业7020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2)3月份发生销售折让时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贷:应收账款-XX企业3510主营业务收入(3000)根据股会制度的有关会计处理:(1)2月份销售实现时借:应收账款-XX企业7020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2)3月份发生销售折让时借:折扣与折让3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贷:应收账款-XX企业3510新会计制度下有关账户发生额如下:主营业务收入3000997000主营业务成本700000主营业务

3、税金及附加50000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99700070000050000247000(元)股会制度下有关账户发生额如下: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3000主营业务成本7000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50000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0070000050000247000(元)新会计制度与股会制度下计算的主营业务利润均为247000元,二者相等。2差异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和实例证明,“折扣与折让”会计处理上的差异不会改变主营业务利润的结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会产生影响。(二)

4、计算企业营业利润时“存货跌价损失”的处理1差异详解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存货跌价损失”在计算利润表时单独列出;而在新制度下,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不再计入“存货跌价损失”,因而,存货跌价损失已经包含在管理费用中,不需要在计算时单独列出。新旧会计制度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的公式分别为:新制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业务利润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股会制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它业务利润其它业务收入其它业务支出例2假设某企业2001年6月末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000

5、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000元,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00元。不含存货跌价损失的管理费用为100000元,其它业务利润为10000元,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合计为30000元。其他资料同例1根据新制度的有关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0“管理费用”账户本期发生额10000010000110000(元)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470001000011000030000117000(元)根据股会制度的有关会计处理:借:存货跌价损失1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10000股会制度下有关账户发生额如下:存货跌价损失10

6、000管理费用100000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它业务利润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47000100001000010000030000117000(元)。股会制度与新会计制度下计算的营业利润均为117000元,二者相等。2差异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和实例证明,“存货跌价损失”会计处理上的差异不会改变营业利润的结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会产生影响。(三)营业外收入的内容1差异详解新制度与股会制度营业外收入的内容比较对照表新制度股会制度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

7、益、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收入是指公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再次评估增值、罚款净收入、接受捐赠转入、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从上表可以看出: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相比,营业外收入的内容多了“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少了“资产再次评估增值”。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些多了和少了项目的具体内容。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是指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抵补处置费用和无形资产未摊销账面价值后的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资产再次评估增值是指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再次评估,所发生的评估增值转回原评估

8、减值已记入损益的金额。例3某企业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权出售,取得收入150000元,应交的营业税为7500元。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125000元。新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50000贷:无形资产125000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500营业外收入17500股会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50000贷:其它业务收入150000借:其它业务支出132500贷:无形资产125000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5002差异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影响无形资产处置净收益在新会计制度中纳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而股会制度放在“其它业务利润”中,这种差异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9、。但是,会引起企业利润组成结构上的差异,即新制度下的“营业利润”比股会制度少,而“营业外收入”比股会制度多,二者金额相等,利润总额不变。例3中,新制度下的“营业利润”比股会制度少17500元,而“营业外收入”比股会制度多17500元,两者相等,利润总额不变。(四)营业外支出内容差异详解新制度与股会制度营业外支出内容比较新制度股会制度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支出是指公司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

10、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资产评估减值、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从上表可以看出:新制度与股会制度相比,营业外支出的内容多了“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少了“资产评估减值”。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些多了和少了项目的具体内容。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是指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入不足以抵补处置费用和无形资产未摊销账面价值而发生的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当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低于可收回金额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的原则提

11、起的二者之间的差额。资产评估减值是指企业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投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例4某企业将拥有的一项专利权出售,取得收入150000元,应交的营业税为7500元。该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150000元。新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50000营业外支出7500贷:无形资产150000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500股会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150000贷:其它业务收入150000借:其它业务支出157500贷:无形资产150000应交税金一应交营业税7500例5某企业因技术进步,估计某项固定资产的重置成本低于现在账面价值50000元。新制度下,计提

1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为: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股会制度下,不作会计处理。2差异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的影响无形资产处置净损失在新会计制度中纳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而股会制度放在“其他业务利润”中,这种差异不会对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产生影响。但是,会引起企业利润组成结构上的差异,即新制度下的“营业利润”比股会制度多,“营业外支出”也比股会制度多,二者金额相等,利润总额不变。例4中,新制度下的“营业利润”比股会制度多7500元,“营业外支出”也多7500元,两者相等,利润总额不变。新会计制度在“营业外支出”核

13、算内容增加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这样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量。对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的影响是:减少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对企业报告的经营成果的影响是:减少报告利润。例5中,由于提取50000元的固定资产跌价准备,报告的资产减少50000元,利润总额减少50000,净利润也减少50000元(因为税法规定:计提的固定价产减值准备不能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没有导致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因此不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如果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不变,由于净利润减少导致可供分配利润减少,从而减少分配的股利,间接引起企业现金流出减少。(五)所

14、得税会计的比较新制度用了很大篇幅详细说明所得税会计处理,与1994年6月29日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或差异。1规定的更详细,更具体。例如,新制度列出了递延法和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对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作出更详细的描述,分别列举了它们的四种类型。2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准确。例如,新制度把应付税款法定义为:是指企业不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按照当期计算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当期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暂行规定中指出:应付税款法是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

15、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在应付税款法下,当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既有永久性差异,又有时间性差异。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一致,差别体现在时间性差异的处理上,应付税款法不确认时间性差异的影响;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时间性差异的影响。新制度中应付税款法的定义限定了“不确定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抓住了本质,定义更加准确。3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当开征新税和税率变动时,有两种处理方法,递延法和债务法。新旧制度在推荐采用这两种方法的态度上有所改变。新制度第一百零七条规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可以选择采用递延法或者债务法进行核算。递延法与债务法并重;暂行规定中指出: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时,一般应按递延法进行账务处理。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