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74218632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肇州县二井中学 王志英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际教学当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过去我们总是把体育独立来看待,独立去研究,就有“坐井而观天”之弊,因而束缚了我们的头脑,制约了我们的双手。所谓情感品质对人的影响是长期广泛和深入的,拥有良好情感品质是一个人一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情感品质的最佳场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是相当重要的,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良好的情感品质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师生共鸣,逐渐形成他们的良好情感品质。体育教学在内容和场地上都比其他学科要复杂,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表现,如果

2、有一位温和、友好、富有想象力、幽默和热情的体育教师是非常受学生喜欢的;则相反,如果你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就会导致教学的失败。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映,如果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忧郁等。行为科学认为:人的一切认知活动均是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任何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的情感和情绪为基础,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情感,而是情感支配理智,情感环境决定学生在教学中的注意力。如有兴趣,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漠,不满足,散漫,压抑。”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

3、果的好坏。特别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地传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暗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也直接感染着每位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良好的情感品质去影响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教师如何去

4、影响学生的情感品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事业、学生产生热爱之情爱是对人或物最深的情感认识,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体育教师首先必须用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它表现为两个方面:1、对体育事业的热爱。体育教育教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体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获得学生的敬佩。2、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能增强学生

5、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还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发起教师对教育工作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有了这种爱,学生对教师有了亲切感和仰慕之心,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如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学活动受阻。“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反应,只有将爱溶解在情感里,教师才能达到教育目的。二、对学生产生期待之情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之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学生最信赖教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

6、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更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动作时会经常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学生的心中会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有的能力丧失了自信心,认为自己不能完成教师教的动作,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或言语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完全有能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激发了他的潜能,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了困难,最终完成了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了信心,流露出失望,厌烦的表情,学生就会

7、彻底放弃了尝试的机会。教师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饱含期待之情,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激励,支持学生。这种期待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手段。三、教师要有愉悦之情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自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氛围,对提高学习效果也有重要意义。要持之以恒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再优秀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些情绪带到课堂,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向课堂之前迅速

8、排除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面对学生。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保持稳定的愉悦情感,要带着欢笑走进课堂,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四、教师对学生要有宽容之情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隔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反纪律,要求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要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

9、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对学生有宽容之情,不但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师本身从严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体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对学生怀有宽容之情,能驱使自我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教学方法。情诚所至、金石为开。实践证明,教师的情感因素能否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我的良好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同时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