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74206125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写景(1)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微风带着湿润的芬芳气息,轻轻地吹过树梢,吹过田野,吹过我家门前的小河。春天来到了。小河岸边的薄冰开始融化。那冰下的小水滴越积越大,晶莹剔透,终于“叮咚”一声连同冰块掉进河里,沉入流水之中。河水哗哗地唱着歌向前奔去;一群鸭子在小河里拍打着浪花,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张开翅膀在水面飞奔。为了表达心中的快乐,还不时地放开喉咙大喊几声!古代诗人说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真是一点也不错。河岸上的小树开始露出淡淡的青色,树枝轻轻地在微风中摇曳。怎么,河那边的田野开始发绿了?那斜斜的河岸,那广阔的田间就像着一层透明的碧纱,好像残冬的荒凉正在孕育着早春的生机。再仔细搜寻脚下,我这才发现,在软软的泥土中也有点点绿

2、色,正探头探脑地冒出地面。这是小草,是幼小的生命!我舍不得把脚放上去,生怕把它们踩坏。忽然一对小燕子从远处飞来,他们贴着水面,越飞越近。这么早就来啦!我想,也许它们就是我家的那对“小客人“呢!看来到了,的确来到了。空气是那样清新,天空是那样迷离。太阳已经升高,也更加温暖俄。她的万道金光愉快亲吻着万物,亲吻着我的面颊,那么温柔,那么真情,就像是一位慈爱抚着她的儿孙们!春天终于来到了!1、从文章找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潮湿( ) 消融( ) 摇摆( ) 辽阔( )2、仿照文中画线句,用句中带点的词造句。时而.时而_那那就像_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那么温柔,那么真情,就像是一

3、位慈爱抚着她的儿孙们!4、短文写的是早春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了“_吹拂”, “_融化”, “_戏水”, “_发绿”, “_飞来”, “_普照”,这些景物,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使文章优美、生动、形象。5、短文引用“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写“鸭子戏水”,你知道引用的是哪首诗中的诗句,作者是谁吗?你能把作者及全诗内容写下来吗?6、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吗?写在下面。庐山朋友,你到过庐山吗?庐山秀丽的风景一定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你最喜欢的也许是“险峰”,也许是“花径”,也许是“仙人洞”。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庐山的云雾。你听了也许会发笑,云雾谁役见过,不就是迷蒙蒙一片吗?不,我所见到的庐山

4、云雾却是别具一格的。 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庐山脚下,抬头向上仰望,啊,多美呀!一座座山峰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绿衣仙女,手拉着手站在那儿,笑着向游人致意。我们乘着汽车,在银蛇般的盘山公路上向上奔驰。车才行到半山腰,天忽然变得阴沉沉的,如丝的细雨以了下来。这时,心上起了雾,到处变得迷蒙蒙一片,整个庐山好像披上了一层层薄薄的白纱,真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神秘感。雾越来越大,天地像被一张巨大的纱帐笼罩住了,浓雾之中,游人虽然近在咫尺,也只听到声音而不见人影。山谷中的小溪在我们脚下流淌,“叮咚,叮咚”,小溪悦耳的歌声在山中回荡着。我向前张望,寻找它的去向,它却钻进了雾里,消失了身影。浓雾使空气变得湿润

5、而清凉。 我们来到山顶,雨过天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是误人了仙境?那对面山上的云雾几乎把山淹没了,隐隐约约露出一点山顶。云雾好似波涛汹涌的大海,浪涛一个接一个地滚滚而来,好像要把我们吞没,真是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我觉得传说中的八仙随时都会出现,乘着龙船在这云海上行驶。几位年轻人看到这壮观的景色,兴奋得一蹦三跳,欢呼着,奔跑着。谁知,更有奇观在后头,转眼间,那云雾像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一阵风似地迅速向一侧移动,被它遮盖的大山立刻变得清清楚楚,以它雄伟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啊!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变万化,奇妙莫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

6、的词语。别具一格:_近在咫尺:_2、根据意思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到医院去看望病人( ) 站在高处向远处看( )站在上面向下看( ) 抬头向上看( )向四周看( ) 快速地翻看报纸( )集中注意力地看( ) 偷偷地看( )3、将下面句子换两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雾越来越大,天地被一张巨大的纱帐笼罩住了。4、“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出自_朝诗人_所写的 。全诗是:_5、文章题目为“庐山”,你认为合适吗?如果请你换个题目,你会用什么题目?_6、文中,作者来到山顶:“我向远处眺望,不禁吃了一惊,难道我是误入仙境?”请你谈谈作者有这样想法的原因是什么?7、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你把文章中这类

7、句子画出来,并运用其中两种修辞手法进行仿写。8、诗人李白游览了庐山后,写下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诗歌。请你将这首古诗写下来。_, _。_, _。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

8、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

9、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交响曲( )的山野 ( )的柿子 ( )的野马 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 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作者说:“家

10、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故乡晨曲漫漫长夜总是在雄鸡激越、高亢的鸣叫声中破晓。正当我的故乡人还沉醉在香甜的梦乡之中,忽然一声军号似的长鸣从远远的地方传过来,激荡着无边寂静的晨空,点击着故乡梦中人的耳鼓,更深深地震颤着梦中人的心魂,使梦中人悠然从美丽的幻境中清醒过来。雄鸡的鸣叫,一声紧一声,一声高一声,这开创的号角是黎明的音讯,揭示了新的一天。莽莽苍穹绽露出的丝丝缕缕透漏红光的晨曦,终于把栖息树上的百鸟也催醒了。鸟儿们带着新的一天企盼和欣喜,让轻盈的晨风伴送着千鸣百啭的叫唤,飞向蓝天,飞向大地。这是一首美妙的交响奏鸣曲

11、,又清扬又悦耳,动人心弦喜鹊和麻雀最会赶先。当其他鸟儿还在整理羽毛准备一展歌喉的时候,一对对喜鹊、一群群麻雀已相继在树枝、屋角上瞅瞅欢啼,有些纵情,有些张扬。它们的叽叽喳喳引来了其他鸟儿的鸣叫,让农人们既烦躁,又有些爱意。不久,在屋檐泥窝里的雏燕也齐刷刷地探出小脑袋,张开稚嫩腥黄的小尖嘴,叽叽喳喳地嗷嗷待哺。燕子便一对对飞离睡窝,在空中飞翔,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闪亮,配上一双剪刀尾,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往来穿梭飞行,叫人看去着实喜欢。它们啄到小虫子,忙着飞回窝,在屋檐附近,雏燕争食的叽叽喳喳会叫上好一阵,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美和快乐。此时,所有的鸟儿在吐芽喷绿的树枝上跳跃、欢唱。过不久,一个

12、个扑扇着羽翼飞向蓝天,变成一个个小黑点,片刻间,踪影全无,而另一种美妙的奏鸣曲又开始上演了。晨曦越变越灿烂了,霞光从那重重的绿叶罅隙中透过点点金色,芦苇丛中回映出一缕缕透明的浅黄、浅紫的薄光。渐渐地,大地、树木、田垄、村屋,撩开了影影绰绰的面纱,显露出朝气蓬勃的美景。母鸡咯咯地啼叫,带领一大群绕膝的鸡崽四下觅食,相互拥挤追逐着,绒球般的个儿,尖嫩的叫声,组成了一支不大不小的行军队伍,倒也壮观。鸭子也按捺不住了,迈着短厥厥双脚,伸着扁圆的长嘴,持着端正的位势,踱着四平八稳的方步,“嘎嘎嘎有节奏地叫唤,仿佛饱学之士的琅琅书声。老鹅从来就是“目中无人”,它们是不会甘心落后的,骄傲地引颈扑翼,高视阔步,也一个劲地昂叫,神气十足,大有不可一世之势。在鸡鸭鹅清晨奏鸣曲中,狗儿也决不会甘于寂寞,尤其是喜欢凑热闹的小狗,机敏地挺起耳叶,摇着尾巴,纵前跳后,狺狺汪汪,成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