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407124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节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内容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试说明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复习要求1.了解秦的统一。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3.了解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权。4.知道郡县制出现和推广的史实,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涵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主备人 蒋 玉 玲 日 期 2011、6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知识结构】 灭六国,统一天下背景:秦的统一 北击匈奴,夺回河套统一岭南和西南夷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皇帝制

2、至高无上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 三公九卿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地方: 郡县制【基础知识回顾】1、秦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1)过程灭 时间(前 230前 221) 顺序: 前 215 年,派蒙恬北击 ,夺回河套,修筑 和 。平定 ,修 渠,置郡县。 岭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管辖“西南夷” ,开辟“五尺道” 西南夷地区(云贵高原、川西、甘南)开始归属中央(2)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 , 局面有利于 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 , 发展。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中央官僚机构:皇帝制度:采用“ ”称号,确立 的至高无上。 核心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A、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

3、事,为“百官之长”。B、 :“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结束了长期分裂扩大了统一规模标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多元一体)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一个结束两个有利于班级 姓名 建立:C、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秦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在,而是自掌军权。(2)地方行政体制:废分封制,实行 制郡县(道)乡里亭。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兵事)、监御史(负责监察)。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

4、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基层地方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特点和意义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 的形式;B、郡县长官由 任免调动,不得 ;C、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 政治取代 政治的重要标志。【重点难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条件和影响条件:(1)思想来源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2)实践条件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并证明法家思想的可行性;(3)经济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形成;(4)政治前提秦王赢政灭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影响:对秦朝影响:(1)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2)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封

5、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经济;(3)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4)中央集权的使用失度,引起暴政,导致秦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历代封建王朝的调整与补充,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2、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分封制 郡县制划分基础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官员任免 诸侯官位封土世袭 官员皇帝任命、派遣自身权力 享有高度自治,有较大独立性 只有行政管理权,直接对皇帝负责历史作用 地方容易出现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延伸: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

6、作用。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相权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2)地方与中央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典型例题】1.下列是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阅图后回答问题。皇 御史大夫 奉常、郎中令 郡守 县令 中央 地方 丞相 宗正、太仆 郡监 县丞 乡 里帝 太尉 卫尉等九卿 郡尉 县尉 请回答:(1)依据示意图,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2)根据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的矛盾。中央集权制度中存在皇帝与中央

7、官员间矛盾、中央与地方间矛盾、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矛盾(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中央机构中存在中央官员间矛盾;地方机构中存在各地方官间矛盾、上下级间矛盾、官员与平民间矛盾等。(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优缺点。优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加强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一般能够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遇有自然灾害,可以调动全国人力和物力救灾、减灾;能够迅速增强国力等。缺点:A、把全国的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造成中央决策失误,导致全国范围的大灾难;B、权力的过分集中也容易形成暴政C

8、、不利于调动中央、地方等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等。【巩固练习】1、 “齐人” 、 “鲁人” 、 “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08 江苏卷 1)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2、秦朝的下列措施中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皇位继承继承制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A. B. C. D.3、废除分封,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4、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B.推行郡

9、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5、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6、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 ,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 “视杀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 。但无可否认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

10、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B.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实行暴政。导致秦短暂而亡 D.采取“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7、秦朝的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8、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9、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 )A.确立皇权至高

11、无上 B.削弱地方势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防止大臣专权10、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12、(2010 年苏州模拟)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做天体的银河“天河”,把各座宫殿比做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

12、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吐一统1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度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4、右图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为能够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

13、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统一文字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15、(2010 年江苏南通 4 月)历史记载,公元前 219 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秦始皇封山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的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16、阅读下列材料: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 221 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

14、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列举“新皇帝”巩固统治的措施。(2)“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事实上他在推行一种什么制度?新旧两种制度有什么不同?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