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40614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桂林十八中 12-13 学年度上学期 11 级期中考试试卷政 治(理科)命题人:莫 岚 审核人:范滢培注意:本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用 2B 铅笔在填涂区准确涂好自己的考号,并检查是否完全正确;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7小题,每小 题2分,共 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里的“世界观”指的是 ( )A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正确看

2、法C人们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D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2、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此处的“物质”是指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3、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B无限多样性 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总和A B C D5、关于意识的起源,正确的说法是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人脑是意识产生

3、的物质器官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反映6、如今, “电子商务” 、 “纳米技术”等许多新词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新词产生的根源是(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A知识界人们的随意创造 B社会实践的产物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7、 “心想事成” 、 “美梦成真” ,从哲学角度看是 ( )A夸大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8、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说意识 ( )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决定物质 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能够通过指导人们的实

4、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世界A B C D9、京剧脸谱是京剧的特色,演员脸上不同颜色以象征角色的不同性格和品质。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 ( )A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B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C是源于客观实在的艺术抽象 D是对人类性格品质的歪曲反映10、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提“新口号” ,出“新主意” ,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 。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C现象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11、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心外无物”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A B C D12、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 ( )A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的意识是有差异的C真理性的认识不止一个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性质上的区别1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科学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1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以下问题所作的不同回答 ( )1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A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 B物质

6、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15、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指 ( )A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B事物同周围事物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关系D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6、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 ( ) 客观性 普遍性 随意性 多样性A B C D17、下列说法体现了事物因果联系的有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风不起浪,有水才行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A B C D18、中国的民间谚语说:“瑞雪兆丰年。 ”这一说法 ( )A属于人

7、们主观臆造的联系 B反映了农作物与气候、环境联系密切C说明农作物收成好坏是“ 天”主宰的 D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一种无根据的猜测19、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要加强思想工作 B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C组织结构的不合理,会使整体功能小于局部功能之和D全局和局部相互依赖,不可分割20、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表明 (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

8、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21、哲学中讲的运动是指 ( )A一个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 B宇宙中一切物体的位置变化的过程C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性质变化的过程 D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2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运动和物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2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A B C D2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C发展是

9、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2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随之而辽也辍广” 。其哲学含义是 ( )A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B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需要有一定条件 D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6、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 ,这里的“是”是指 ( )A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B物质的对立统一性C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D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性27、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与时俱进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 46分)28、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8分)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努力做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29、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6分)什么是规律?规律的共同特性是什么?3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30、辨析(对题目的观点进行判断,并作出 简要分析。 10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所以,物质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