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406138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溪中学2014八年级语文下第一次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 语文 第 1 页 共 9 页沙溪中学 2013-2014 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一次统一作业语 文一、基础知识 (总分 2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签订(qin) 惦记(din) 交卸(xi) 脖颈 (jng) B提防(d) 溃退(ku) 取缔(t) 阻遏()C歼灭(jin) 差使(chi) 琐屑(xi) 寒噤 (jn)D憎恶(zng) 诘问(ji) 震悚(sng) 憧憬(chng)2.请标出下面各组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后面的括号中。 (2 分)A斑斓 不知所措 名负其实 精疲力竭 B荒谬 不可明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惧惮 眼花缭乱 情郁与中

2、月明风清 D狼籍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 (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我们学过的爱莲说 、 陋室铭 ,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C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奇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作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D有时说话就应照直说,别拐弯抹角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曲靖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C、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D、这家化

3、工厂排除的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向环保部门投诉。5、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B、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 学校_考场(考室)_姓名 _班级 座位号 _线封密线题答八年级 语文 第 2 页 共 9 页C、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衔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D、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何,好深呀?”就勒转马头,退到岸上,要找个浅一些的地方过河。6.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 分)A、新闻的

4、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7、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断,有

5、胆有识,嫉恶如仇。B、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C、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D、 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残忍、野心勃勃。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8、根据提示填空, (每小题 1 分,共 8 分)(1) ,天涯共此时。(2)人面不知何处去,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 ,背灼炎天光。(5)春蚕到死丝方尽, 。(6)人们常常引用杜牧赤壁里的“ , ”来强调机遇的重要性。(7)抒写思乡

6、之情是古诗词的一大主题,请写出两句这类主题的诗词句:八年级 语文 第 3 页 共 9 页。(8)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写了许多吟咏传统节日的佳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课内外均可)二、语文综合运用(3 分)2009 年 4 月 22 日是第 40 个“世界地球日” 。请以“爱护地球”为主题写一段话。(4 分)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三个(多选不限),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50 个字。责任 警示 和谐 居安思危 同舟共济 山清水秀三,阅读(35 分)(一)诗歌赏析。阅读赵翼的论诗 ,回答下列问题。 (3 分)论诗(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

7、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李杜诗篇”在诗中具体指什么?(1 分)答: 2.如果从广义上理解,你认为“李杜诗篇”指什么?(2 分)答: (二) 、文言文。 (10 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 (2 分)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 用“ ”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2 分)八年级 语文 第 4 页 共 9 页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8、水 中 藻 荇 交 横3、 这篇幅短文写了一件事,请概括出来。 (1 分)答: 4、由“月色入户”你联想到的古诗句有“ ”(1 分)5、这篇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1 分)6、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请选出来,然后谈点看法吧!(2 分)7、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 分)(三) 、阅读下文,做 1-5 题。 (共 9 分)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 ;

9、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 )了。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1 分)A.吊 缩 拉 来 B.攀 勾 搀

10、 疏 C.攀 缩 搀 来 D.吊 勾 扶 搀2、.作者着力刻画了父亲怎样一个“背影”?(2 分)3、.全文以“背影”为主线,组织了全篇结构。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语段中出现的学校 考场(考室)_姓名 _班级 座位号 _线封密线题答八年级 语文 第 5 页 共 9 页“背影”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错的打“” 。 (2 分)(1)开头点题,引起下文,略写。 (第一次)( )(2)对“背影”的动态进行补充,深化主题,略写。 (第二次)( )(3)集中刻画,把情节推向高潮,详写。 (第三次)( )(4)照应开头,引人回

11、味,增加感情的深度。 (第四次)( )4、.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 分)5、.结合文段谈一谈,当面临与父亲的一次较长久的离别时,你是否会流下眼泪。(2 分)(四) 、阅读心灵折旧费 。回答 1-5 小题(13 分)20 元钱,大哥受益一生。这是五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的东西。一天,夕阳沉沉地挂在天边。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皮屋前,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低档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根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

12、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他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白天的车了。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相信别人。汉子十分感动,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名,就匆匆地骑车走了。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就是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沉默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学校_考场(考室)_姓名 _班级 座位号 _线封密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