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7405297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1 月 22 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题文】1.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A. C、 H、O、N、P 是 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B. 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中都含有 DNAC. 糖蛋白、抗体、受体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

2、细胞都含有磷脂【答案】 【知识点】 A4 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不含 DNA。 【思路点拨】根据有关物质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的组成物质分析【题文】2右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点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答案】 【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A 解析: 图中四种细胞器都有膜结构,因而不能通过有无膜结构进行区分。【思路点拨】根据四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题文】3.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

3、中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 37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 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A. 全部正确 B. 有一个正确 C. 有三个正确 D. 全都不对【答案】 【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D 解析:蓝藻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不同的酶催

4、化的最适温度是不同的;有些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果只发生地理隔离,隔开的两个种群个体间可以交配,少部分形成生殖隔离的种群个体间也可能发生交配,只不过是产生的后代不育;有肽键的物质如尿素与双缩脲试剂也可发生紫色反应;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都出现砖红色,但不一定是葡萄糖。【思路点拨】根据涉及到的生理活动及实验进行分析【题文】4.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 b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C. 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

5、调查统计D. 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在 DNA 中找到 15N、 32P、 35S【答案】 【知识点】 实验综合【答案解析】B 解析: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因两支试管中可能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作出判断;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 A 液 1ml,然后再滴 B 液3-4 滴。【思路点拨】根据相关实验分析。【题文】5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 Aa 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 4 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 的频率为 1/16,AA 和 aa 的

6、频率均为 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 C D【答案】 【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答案解析】D 解析:这是一个种群连续自交,没有发生隔离,故错误;最初只有 Aa 型豌豆,连续 n 次自交后,出现三种基因型 AA、Aa、aa,说明基因型频率改变,故正确;自交4 次后,根据 Aa 的频率及 AA、aa 的频率, A 的基因频率与 a 的基因频率相等,说明基因频率不变,则种群没有发生突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没有发生自然选择、也没有发生进化,故错误、错误、正确。【思路点

7、拨】根据生物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分析【题文】6. 右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 AB 段和 BC 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 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 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 段产生的乳酸,在 BC 段与 Na2CO3 反应【答案】 【知识点】 H1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解析】B 解析:由题意,选项 A 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 O2;选项

8、 C 中人体无论在 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 O2的条件下,细胞都是以有氧呼吸为主;选项 D 中进入血液的乳酸,与缓冲物质(NaHCO 3)发生反应。 【思路点拨】根据人在高原发生的呼吸变化结合内环境的稳态知识分析。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题文】24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菌中 DNA 的复制只发生在拟核B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C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D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

9、 tRNA 由 3 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答案】 【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BC 解析: 细菌中还会发生质粒 DNA 的复制;tRNA 也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思路点拨】注意细菌 DNA 的分布及 tRNA 的组成。【题文】25.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Y。下表显示了与酶 X相比,酶 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 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酶 Y 活性/酶 X 活性 100% 50% 10% 150%酶 Y 氨基酸数目 /酶 X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 1 大于 1A状况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状况是因为氨基酸

10、数减少了 50% C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 D状况可为蛋白质工程提供思路【答案】 【知识点】 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解析】CD 解析:题干中表明基因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状况酶活性不变且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也可能是氨基酸序列虽然改变但不影响两种酶活性,A 项错误;状况 虽说酶活性变了,但氨基酸数目并没有改变,所以氨基酸间的肽键数也不变,B 项错误。【思路点拨】根据基因突变的影响进行分析。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182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题文】26 (16 分)下图表示部分细胞结构和多种

11、蛋白质,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不能表示原核细胞的理由是_。(2)B 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可能是_,B 蛋白的形成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甲状腺细胞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3)D 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4)在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膜结构有(填名称结构)_。(5)若上图是果蝇的某个细胞,则细胞内染色体与核 DNA 的比值是_。(6)多细胞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是以_为基础的。【答案】 【知识点】 【答案解析】解析:图示细胞中有核膜,不可能是原核细胞;B 蛋白是载体蛋白,需载体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载体

12、蛋白的形成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甲状腺细胞吸收碘需要的 ATP 可以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酶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降低活性能的效率更显著;细胞中的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可形成 囊泡;若上图是果蝇的某个细胞,根据核膜的存在可知可能是间期的细胞可前期初期的细胞,因而细胞内染色体与核 DNA 的比值是 1:2 或 1:1;多细胞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思路点拨】根据图示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分析【题文】27 (16 分)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大豆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3、1)、由图甲可推知,与 P点相比,Q 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图甲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2)、种植大豆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中 CO2 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图中能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_,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 _。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 ,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 12 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 a 和 b(单位:g) 。则 b-a 所代表的是_(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

14、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 ,自变量是_。【答案】 【知识点】C8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解析:(1)由图甲可推知,随种植密度增大,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都变差,故与 P 点比,限制 Q 点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光照、CO 2 浓度。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才能保证产量。(2)B、F 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因大棚密闭,总碳量不变,经过一昼夜, 棚内 CO2含量降低,则有机物含量增加,植物表现为生长。可采取补充 CO2的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3)照光与不照光部分的生理过程中差别是光合作用是否进行,故右(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左(细胞呼吸)总光合作用。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强,因变量应该是反映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叶片上浮速率。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其他因素都是无关变量。【思路点拨】根据图示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分析【题文】28 (16 分)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 F2 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进一步研究发现 r 基因的碱基序列比 R 基因多了 800 个碱基对,但 r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 R 基因编码的淀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