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7404409 上传时间:2017-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赣县中学201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周练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县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周练语文试卷(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命题人:高三语文命题组 2010-4-21第卷(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戚友跂望 果脯田父 散记霰弹枪 璞玉蒲柳人家B铺板曝露 苗圃鸭蹼 冠冕冠心病 福祉扺掌而谈C商榷宫阙 笨拙卓越 撺掇往上蹿 攒射万头攒动D佣工雇佣 生肖枭雄 朴刀梁山泊 琐屑解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嗑碰 渲泄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B备至 缉拿 明信片 招聘启示 自做自受C燥热 蛰伏 钓鱼竿 义气用事 沧海

2、一粟D观瞻 秸秆 元宵节 黔驴计穷 稗官野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的文章写得 ,让人一看就明白。他说话风趣, ,很富有哲理。读他的信真可谓纸短情长,大有 的感觉。他的话 ,真让人感到无聊。A.言简意赅 言出法随 言犹在耳 言不由衷B.言必有中 言近旨远 言不尽意 言犹在耳C.言简意赅 言近旨远 言不尽意 言不及义D.言必有中 言出法随 言不及义 言不由衷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语文老师常说:学语文靠积累,靠循序渐进,靠“眼到、手到、心到” 。B亲情是什么?当你们在一起时,它是欢乐,当你们分离时,它是辗转,是梦,是泪,是杜鹃 啼血!C几

3、年前,郭德纲憋了一肚子气的相声作品“我要上春晚” ,把春晚讽刺得体无完肤。D都市闲人,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说:“唉,天可真凉了” (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星期六要不要补课,在领导和老师之间广泛地引起了议论。最后综合各方面意见,领导决定 不补课,以避免出现麻烦。B 北京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正在筹划组建“妈妈评审团” ,将以“儿童最大利益优先” 为基本原则,从家长的角度对网上不良信息展开监督、评议、打击。C 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中国加大了扶贫力度,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 30

4、 年内减少了2 亿,成 为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这一目标的发展中国家。D2009 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谷底到巅峰的 “跨越” ,一路飙升的房价让购房者觉得住房 梦越来越遥不可及。显然,中央高层也将意识到这些,并果断采取了措施。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祭 孔 大 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 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 “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5、于每年阴 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 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 478 年,孔子卒后第二年, 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 庙。 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 赠加封,祭典 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 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 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 谒,总计达 196 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

6、宗于公元 739 年封孔子为“ 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 8 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 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 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 诚、必敬”。 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

7、文化,体现了 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 统一,形象地 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 “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 和开发利用“ 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 值 ,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 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6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 。

8、C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礼”而进行。7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级。B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的。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 8 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D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

9、演变成 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 ,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三(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陈驭虚墓志铭方苞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 马, 为富贵容,而不乐于仕宦。少好方,无所不通,而独以治疫为名。疫者闻君来视,自庆不死。京师每岁大疫,自春之暮至秋不已。康熙辛未,余游京师,仆某遘疫,君命市冰以大罂贮之,使 纵饮, 须臾尽;及夕,和药下

10、之,汗雨注,遂愈。余问之,君曰:“是非医者所知也。此地人畜 骈阗,食腥膻,家无溷匽, 污渫弥沟衢,而城河久堙,无广川大壑以流其恶。方春 时,地气愤盈 上达,淫雨泛溢,炎阳蒸之,中人膈臆,困惾忿蓄 ,而为厉疫。冰气厉而下渗,非此不足以杀其恶,故古者藏冰,用于宾、食、 丧、祭,而老疾亦受之,民无厉疾。吾师其遗意也。 ”余尝造君,见诸势家敦迫之使麇 至。使者稽首 阶下,君伏几呻吟,固却之。退而嘻曰:“若生有害于人,死有益于人,吾何 视为?”君与贵人交,必狎侮,出嫚语相告謷 ,诸公意不堪,然独良其方,无可如何。余得交于君,因大理高公。公 亲疾,召君,不时至;独余召之,夕闻未尝至以朝也。君家日饶益,每出

11、,从骑十余,饮酒歌舞,旬月 费千金。或 劝君谋仕,君曰:“吾日活数十百人,若以官废医,是吾日杀数十百人也。 ”诸势家积怨日久,谋曰:“陈君纵逸,当以官为维娄,可 时 呼而至也。 ”因使太医院檄取为医士。君遂称疾 笃,数月竟死。君之杜门不出也,余将南归,走别君。君曰:“ 吾逾岁当死,不复见公矣。公知吾谨事公意否?吾非医者,惟公能 传之,幸为我德。 ”乙亥,余复至京师,君柩果肂 ,遗命必得余文以葬。余应之,而未暇以为。又逾年,客淮南,始 为文以归其孤。君生于顺治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康熙某年某月某日,妻某氏,子某。铭曰:“义从古,迹戾世,隐于方,尚其志。一愤以死避权势,胡君之心与人异 ?”【注】 愤盈

12、:充 满,聚集。 困椶(zng) ,阻塞不通。忿蓄:积聚不散。麇(qn):聚集。嫚(mn):倨傲,轻侮。訾 謷(zo):非议。 维娄 (l):约束。 肂(s):暂殡:临时下葬。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好方,无所不通 方:医术B余尝造君 造:到去C每出,从骑十余 从:使跟随D惟公能传之 传:宣传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死有益于人,吾何视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因使太医院檄取为医士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C君之杜门不出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胡君之心与人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1下列几句话,全都能表现陈驭虚傲视权势之

13、家的品格的一组是( )疫者闻君来视,自庆不死君伏几呻吟,固却之君与贵人交,必狎侮公亲疾,召君,不时至因使太医院檄取为医士遗命必得余文以葬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驭虚能依据前人的生活情况,针对病例采用独特的药方治好病人,并能合理解释病因,医 术高超,令人信服。B权贵们派人来请他出诊,他坚决拒绝,因为他认为这些权贵“死有益于人”,这表现出他蔑视 权贵的正直品格。C作者对陈驭虚“ 性豪宕”“迹戾世”等行为隐含不满,所以对其 “为文”的请托以“未暇以为”为借口 来应付。D本文用几个典型事例 (治疫、抗诊与拒仕)来表现陈驭虚的医术和品德,事例不多而人物风貌 却

14、跃然纸上。第卷(共 114 分)四、(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诸公意不堪,然独良其方,无可如何。(3 分)译文: 吾日活数十百人,若以官废医,是吾日杀数十百人也。 (3 分)译文: 义从古,迹戾世,隐于方,尚其志。一愤以死避权势,胡君之心与人异? (4 分)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酬李穆见寄 客 至刘长卿 杜甫孤舟相 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 满贫家。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1)刘诗的三、四句与杜诗哪一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3 分) (2)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两诗的区别。 (3 分)15、文学常识与名句填空。 (5 题选 4 题,每空 1 分,共 8 分)(1)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 时期达到顶峰,标志性作品为“古典四大名著”。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南北朝是其全盛时期。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