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81940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740071 上传时间:2017-07-1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81940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病819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8194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学作业1、比较甲、乙、丙型肝炎临床表现的异同点。答:相同点:主要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不同点:(1)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26 周,起病较急,大多数患者有发热、畏寒、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人体感染甲肝病毒后,有的病人有腹胀或腹泻,尿呈褐色,大便色浅,检查肝脏有肿大和触痛或叩痛的体征。(2)乙型肝炎:潜伏期为 16 周,其起病较晚,发热少见,主要症状同甲肝,少数病人有呕吐症状,无黄疸或轻度黄疸,检查可发现肝肿大,压痛、脾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区疼痛。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可分为急性、慢性和重型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症状

2、和体征与甲型肝炎相似,但起病时大多不伴有发热,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轻度和重度之分。慢性乙型肝炎出现乏力、易疲乏、食欲下降、厌油腻等。常见的体征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重型肝炎常表现为肝功能衰竭、极度乏力、严重恶心呕吐,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脑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大出血等。(3)丙型肝炎:潜伏期为 2 周6 个月,平均 40 天,同甲型肝炎一样起病急。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

3、展成慢性。2、请比较乙型肝炎和艾滋病预防方面的异同点。答:相同点:预防的方法都是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三个方面入手。不同点:(1)管理传染源:对于乙型肝炎的急性患者应隔离治疗,对供血者进行严格筛查。现症感染者应禁止从事托幼、餐饮等工作。而对于艾滋病应落实和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积极采取自我防护,加强国境检疫。(2)切断传播途径:乙型肝炎应预防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凡接受输血、大手术及应用血制品的患者,定期检测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标记物,以便早期发现由血液和血制品所致的各型肝炎,推广一次性注射用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灭

4、菌,生活用具应专用,接触患者后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洗手,采取主动和那个免疫切断母婴传播。在艾滋病方面是加强性道德的教育,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3)保护易感人群: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应进行普种,易感者皆可接种,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保育员、同性恋者、药瘾者等高危人群及从事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等职业的人群为主要接种对象,母亲为 HBV 感染的新生儿及暴露于 HBV 的易感者,应及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保护期约 3 个月。在艾滋病方面应做到保障安全的血液供应,严格血液及血制品的管理,注射、手术、拔牙等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的感染,加强对高位人群的艾滋病疫情监测。3、请比较肾综合征出血热和伤寒发热的异同点。答:相同点:发热的热型都为稽留热。不同点:肾综合征出血热为突发畏寒,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 3940 摄氏度之间,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轻者退热后症状缓解,重症病例退热后病情反而加重。而伤寒,发热前有畏寒、寒战少见,体温呈阶梯形上升,57 天内达 3940 摄氏度,热退时出汗不多,常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